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
2019-08-14于芳芳张德发高丽英
李 磊 于芳芳 吴 月 张德发 高丽英 马 萍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300054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引起的CNS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研究认为,梅毒螺旋体(TP)的清除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关,T淋巴细胞对梅毒螺旋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为此本研究分析了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系统对TP的作用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32例作为神经梅毒组,其中麻痹性痴呆型12例(男7/女5)、脑膜血管型10例(男6/女4)、眼梅毒型4例(男2/女2)、混合型6例(男3/女3)。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目前国内外均无神经梅毒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确定入选标准参考中国CDC指南与共识[2]、美国CDC指南[3]、欧洲CDC指南[4]及相关文献[5-7]:(1)有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2)任何阶段的梅毒脑脊液RPR 阴性,但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并具备下列2条者:①无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CSF蛋白≥0.5g/L并且白细胞(≥5×106/L)升高;②无其他已知原因所致的符合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中符合(2)者为高度可疑神经梅毒患者。所有入选患者血清TPPA、RPR均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清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以排除HIV感染;脑脊液行墨汁染色、抗酸染色,以排除隐球菌感染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1.3 研究方法 检测方法:采取晨起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采集量为2.0ml置于事先准备好的有抗凝剂的试管中,同时将20μl标记抗体置入另外一支试管中,将100μl加入抗凝剂的静脉血样置入标记抗体试管内,摇匀后染色,持续15min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溶血素FACS 450μl,再次摇晃均匀并置于室温下保存15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加入2ml PBS洗涤1次,最后加入0.5ml PBS重悬细胞,将最后得到的样本2h内置入流式细胞仪中对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所用试剂均购自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型号为FACS Canto。
1.4 检测指标 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CD45+、CD3+、CD4+、CD8+、CD19+、CD16+/CD56+、CD4+/CD8+,并计算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目前临床多以CD45+代表白细胞共同抗原、CD3+代表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4+代表辅助性T细胞分化抗原、CD8+代表抑制性T细胞分化抗原、CD16+/CD56+代表NK细胞分化抗原。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定量资料比较时,当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亚群比较 神经梅毒组CD4+、CD19+高于健康对照组,CD45+、CD3+、CD16+/CD56+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对比个/μl)
2.2 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占比情况对比 神经梅毒组CD3+%、CD8+%、CD16+/CD56+%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19+%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神经梅毒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占比检测结果对比
3 讨论
神经梅毒对人类危害大,致病机制不明,治疗手段有限。目前研究认为梅毒侵犯人体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8-9]。基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强大的免疫调控作用,其在神经梅毒患者体内的起到什么样的调节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了神经梅毒患者血清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神经梅毒提供依据。结果神经梅毒患者抑制性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高于健康对照组,T淋巴细胞总数低于健康对照组。表明神经梅毒患者免疫调节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仍发挥主要免疫反应,但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导致患者体内梅毒的持续存在及组织损伤[10],其免疫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有研究指出B淋巴细胞在机体清除TP方面并不起主要作用,推测这可能与TP表面的黏多糖保护膜有关,黏多糖、宿主蛋白等组成的保护层TP表面,保护TP不易被清除[11];这与本研究发现的B细胞(主要为CD19+细胞)在神经梅毒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相同,推测B淋巴细胞在神经梅毒患者中清除TP作用有限,或者B淋巴细胞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耐受及抑制过度活化的免疫应答,导致神经梅毒患者体内梅毒的持续存在。
NK细胞是一类不需要特殊抗体参与、无需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表达即可直接杀伤病原体或靶细胞的免疫细胞亚群[12],与巨噬细胞构成第一道免疫防线,起监视功能并分泌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免疫。多数学者认为NK细胞在清除机体TP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NK细胞数在神经梅毒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推测神经梅毒患者下调或者降低NK细胞细胞毒功能,或者NK细胞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功能减低,减低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功能,最终导致机体清除TP功能受限,TP持续破坏神经组织导致患者神经损伤。
在神经梅毒患者中,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抑制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这与Li等[13]研究早期梅毒患者发现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低于健康人群,抑制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高于健康人群,结果相反。提示梅毒感染不同阶段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神经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仍起主要作用,但清除TP功能受损;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3+%、CD16+/CD56+%较健康对照组有降低,但降低不明显,提示成熟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在神经梅毒患者中均降低,机体免疫力低于健康对照组。
总之神经梅毒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紊乱,机体清除TP功能受损,应该进一步研究TP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愈梅毒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