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及意外事件的影响
2019-08-14张宝静张丽君
张宝静 张丽君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 心内一科 300121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心脏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病情急等临床特点,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健康[1]。临床上常采用介入治疗,虽然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因老年患者抵抗力差,耐受性弱,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诱发冠脉痉挛,增加穿刺血管并发症,甚至造成心梗、猝死等严重意外事件,影响手术康复效果[2]。绝大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不仅对自身病情、依从性、康复效果影响较大,也对患者亲属、朋友等周边人群形成了一定心理压力。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护理干预,降低心理应激程度,对介入治疗地顺利完成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在治愈心血管疾病基础上予以加强心理状态调整的双心护理,纠正患者不良行为和认知,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双心组。常规组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9.5±2.5)岁;病程5~10年,平均病程(6.9±1.2)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4例,Ⅱ级15例,Ⅲ级12例,Ⅳ级9例;合并疾病:糖尿病16例,高血压15例,支气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10例,其他6例。双心组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3±2.2)岁;病程6~9年,平均病程(6.5±0.9)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14例,Ⅳ级7例;合并疾病:糖尿病15例,高血压18例,支气管疾病11例,脑血管疾病9例,其他7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采用介入治疗;③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者;②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①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等,帮助患者熟悉环境;②专业护士陪同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对患者个人基本资料进行登记记录;③为患者制定饮食食谱,给予健康均衡的饮食指导,预防排便困难引起心血管类疾病;④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观察用药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
双心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方式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模式护理,即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1)首先为心理个性化干预:使用焦虑心理测评表,测评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耐心听取患者叙述,并主动提示和启发,使患者认识到冠心病疾病变化与自身负性情绪反应的相关性。取得充分的信任之后,耐心鼓励其脱离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与患者保持积极沟通,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的原因,若缺少子女陪伴、担心连累子女,则开展家属沟通指导,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陪伴,采用正确的方法鼓励、督促、安慰患者,向家属讲解情绪低落的危害性;若对自己疾病治疗不乐观,则采用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心。心理干预每周2次,每次15~30min。(2)行为认知干预:①对冠心病用药给予指导和护理,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利尿剂等,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时间、剂量等,耐心解答患者对用药的各种疑问,讲解每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有不适应立即告知主治医生;②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告知患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科学健康的饮食和起居习惯,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坚持体育锻炼,禁烟酒,提高冠心病的预防意识。向患者讲解冠心病转归与预后,帮助其主动参与、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信心;③为每位患者制定健康运动计划和指导,在固定时间段陪同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心脏功能训练,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下床做上下楼梯、慢走等训练,活动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出现心率增快>20次/分或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训练,进行休息,若患者休息后不适仍不缓解要通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应激反应:采用心理学评价量表SAS与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值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②意外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痉挛和心脏骤停等。③自我效能:包括情绪、症状及药物管理、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等5方面,每项评分20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高。
2.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对比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双心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反应对比(分)
2.2 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双心组干预后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药物管理等5方面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变化(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护理前比较,□P<0.05。
2.3 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双心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8.33% vs 25.00%),且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这与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性衰退、免疫力下降、合并其他原发疾病种类多等有关,因治疗效果不尽理想,病情反复,给患者造成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患者常常出现抑郁、压抑、焦虑、自卑等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同时这些不良情绪会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诱发冠脉痉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3]。“双心护理”正是基于此逐渐被临床认可和应用,它是指在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采取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双心护理模式强调护士在对心血管疾病基础护理同时,强调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该种模式也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心理个性化干预,用药给予指导和护理,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健康运动计划和指标等双心护理措施,以患者心功能为护理要点,通过全方位发散式的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使患者正确认知冠心病疾病;通过提高认识,消除恐慌与恐惧心理;通过指导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通过心理干预,让患者心情愉悦放松,缓解和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本研究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指标SAS与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双心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指标相比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患者焦虑、抑郁得到显著改善,表明双心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许侠[4]对16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双心护理,结果显示双心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程度,与本结果基本一致。
心理因素对自身行为改变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情绪改善有利于躯体疾病改善。本研究通过双心护理使患者认识到行为改变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积极辅助作用,进而自觉约束自我行为;干预后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药物管理等自我效能评分明显提升。通过适当的健康运动和训练,使患者肌肉得到锻炼和放松,可有效降低血管出血与痉挛,提高手术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心律失常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本研究统计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双心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5.00%,且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双心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提高预后,与刘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治疗冠心病时在注重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注重患者的内心需求。双心护理模式在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