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年人便秘评估技术应用共识(草案)

2019-08-14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北京医院老年医学泻药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图1 老年人慢性便秘分级处理流程图

1.背景

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是老年人常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排便少、便干、排便难,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罗马Ⅳ(Rome Ⅳ)及患者自主感觉。老年人便秘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慢性便秘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5%~20%,80岁后达20%~34%,长期行动不便需护理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

慢性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需反复就医消耗大量费用,而更多的老年人自行滥用各种泻药,导致依赖药物,甚至发生结肠黑变病,可能诱发或加重肛裂、痔疮、反复发生不全肠梗阻、肠穿孔、疝气、结肠癌、阿尔茨海默病、心脑血管疾病,从而造成更加严重后果。

目前老年人慢性便秘已成为一个各国面临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就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2.老年人慢性便秘的临床评估

2.1 记录一般生活信息 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家庭情况包括配偶、子女,是否住在一起等;了解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水分和纤维素摄入量)。

2.2 初筛问题 ①想排便少(每周<3次)或没有排便意图;②想排便但排不出;③排便时间延长;④每日或每次便量减少;⑤是否粪便干或硬;⑥是否需要手法辅助排出粪便;⑦是否排便不尽感;⑧伴不伴有腹痛、胀满、肛周疼痛、梗塞感及下坠等感觉。以上感觉符合2种或2种以上的,同时近3个月一直有发生,至少从6个月前开始发生。经询问若回答阳性,进入便秘的相关检查。

2.3 是否长期、间断服用泻药、服用频率(每周次数、用量、种类);是否处方药。

2.4 合并哪些慢性病、使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长期、间断、用量、药物名称、频次)、有否手术史(时间、名称),以便判断继发性便秘(药物或器质性相关)。

2.5 是否需要心理、精神状态评估。

2.6 是否存在以下警报症状:血便,贫血(头晕、黑矇、心悸、乏力等),消瘦,腹痛,排便频率或粪便形状明显改变等。了解有无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家族史。如存在,需完善血常规、便常规、结肠镜、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2.7 体检 查体(包括腹部和肛门直肠),尤其注意腹部压痛、包块、浅表淋巴结等。

2.8 筛选检查评估 血常规及粪潜血试验应作为老年便秘患者的常规随访指标。对除外了继发性便秘的患者(也就是功能性便秘),可行结肠道动力测定和(或)直肠压力测定,如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等。对高龄老年患者应充分评估,避免检查过度。

2.9 便秘分期 按症状轻重和对生活影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症状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短暂渗透性泻药治疗等恢复。重度:症状持续、严重,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

3.治疗方案建议

3.1 轻、中度便秘 在详细临床评估的基础上,对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选择经验性治疗。强调指导多饮水(每日超过1.5L)多摄入膳食纤维(每日超过1.5g)、反复进行对便秘发生、发展等基本情况的知识普及,教会患者及家属通便药物的简单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副反应,按分期选择合适泻药(渗透性泻药、分泌性泻药或可加用促动力药或益生菌)治疗2至4周。

3.2 以上经验性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进行结肠、直肠功能检查,并评估心理状况。混合型便秘患者可先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无效时联合使用泻剂(可短暂、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3.3 联合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需重新评估,尤其关注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规范治疗等。必要时多科联合会诊,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如果仍无效,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患者获益。

3.4 老年人慢性便秘分级处理流程图(图1)

执笔:王薇(北京医院药学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许乐(北京医院药学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邱蕾(北京医院保健医疗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猜你喜欢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泻药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红色,是北京医院代代传承的基因
《老年医学研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北京医院:中南海“定点医院”往事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