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研究

2019-08-13张卫东张琳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张卫东 张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现阶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虽有成效,但也有不少制约发展的难题。因此,一定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出现的“三农”问题,合理确定农业农村改革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克强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三农”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明了农业农村改革的任务、目标、路径和努力方向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阶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虽有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难题。因此,一定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出现的“三农”问题,合理确定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破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难题

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推行美丽乡村、合作社建设及村级社会治理等具体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科技水平低、产业拓展空间狭小、生产要素优化重组难度大、资金筹措困难、缺少各类人才及能人、规章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诸多难题。特别是一部分群众和地区尚未认识到推行农业农村改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主动性、参与性不强,缺乏具体推进措施。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整体规划缺失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缺失。尚未做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兴产业主体培育、利益联结与保障机制构建等系统性、全面性规划。缺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所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培养等规划。一些地区存在着换领导、换思路、换规划现象,使得乡村发展一直在“路上”。一些地区严重缺失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预警机制,老百姓分析不出市场上哪一种商品将要过剩,哪一种商品会出现供给不足。例如,“农家乐”“花海”“农牧业体验园”等市场需求有多大?同一区域内还在谋划创办的“农家乐”“花海”“农牧业体验园”有几处?无人研究,无人预警,各打各的牌,各做各的“菜”,最终将会导致产业内部恶性竞争。

(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培育措施不力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一直处于支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人才紧缺状态,乡村严重缺少发展规划人才、产业发展技术人才、组织管理人才等“乡土人才”。甚至有的地区严重缺少有文化、有技能、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资源。形成原因在于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农牧区学生上大学人数较多,但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后不愿意返回乡村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乡村中青年从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乡村人才引进、培育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不多,难以合理解决好人才队伍的薪酬待遇及其配偶子女就业等问题,普遍存在人才待遇较低,技术人才进不了乡村且留不住等问题。原有的农技人员大部分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作用发挥不大。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各类人才紧缺,人才队伍整体能力较弱,研究成果较少,缺少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成果转化难度大,人才队伍建设特别缓慢,制约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进程。

(三)少数民族地区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够,依据市场经济规律科学组织集体经济发展制度体系尚未健全,运行机制不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班子成员中有知识、懂管理、善经营、有威信、群众比较信任的管理人员特别缺少,整体管理能力弱化。且一些村民委员会不愿意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认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好管理;有的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总要求,尚未树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思想、新观念,不善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依赖于“等、靠、要”。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条件不成熟,本土型企业自我发展、科学发展能力弱,很难依据市场经济规律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深度发展。

(四)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推进产业发展难度较大

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一直沿用传统的老方式,靠天耕地养畜,自然宜居生活,接受外来生产生活的能力较弱。一部分群众和地区对科技推进产业发展战略的认识不到位,因循守旧的发展观根深蒂固,农业农村改革止步不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乡村产业发展方式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连片种植生产能力弱,特色产品初级生产加工较多,精深加工工艺落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此外,一部分产品生产加工盲目跟风,致使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上同质性产品较多,市场风险大,若一个产品营销出现问题会波及全区其他同质性产品生产。

(五)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灵

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产业园区缺乏发展资金,国家投资专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量少,地方又无财力大规模安排资金扶持发展,民众入股资金非常有限,造成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且缺乏大额资金的投融资渠道,致使大多数乡村没有能力助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没有前期投入、实施标准化生产等产业发展前期工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缓慢,培植规模大、实力强、全产业链融合的产业发展项目很少,特色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制约了农业农村广度发展。

(六)少数民族地区支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

受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不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难以创新,短期内现有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短板难以改变,各城镇、产业园区发展密切相关的供水管网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因资金困难、投入机制不灵而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及时、全面解决。推进产业发展、产业技术研究等公共服务因资金严重不足难以推进。特色产品交易、仓储等设施不够完善,企业进驻乡村市场的吸引力不强。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了深刻系统阐述,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揭示了农业农村改革重大任务和内在规律,指明了农业农村改革目标、路径和努力方向。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积极制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整体规划,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农牧民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健全投融资机制,夯实支撑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用战略思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质量。

(一)合理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整体规划

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结合每个乡村特点,尊重差异,在保护利用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等基础上,全面制定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整体规划,确定乡村改革和发展方向。重点要研究制定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延伸、特色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中长、短期发展规划。以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目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制定出農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细致规划,划出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不追求一个模式,不设统一时限,不搞“一刀切”。要合理规划,尽量避免乡村特色产品生产加工盲目跟风现象,合理规划乡村同质性产品发展。

(二)加快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要合理制定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办法和人才流向乡村优惠政策,放宽创业空间,制定吸引大中专毕业生、经营人才、新乡贤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有计划、分重点地引进、培育一批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富有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的农牧业技术、管理人才。加大乡村劳动技能培训力度,着力解决好农牧民就业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制定由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参与的农业农村改革、优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议事制,鼓励专家教授跟踪研究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集体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要按照乡村区域合理规划布局、产业规模发展、专业化生产经营的要求,全力解决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阻力,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跨村、跨乡组建股份制集体经济组织,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从内容和空间上把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引进一些科技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乡村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程度,增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拓市场的能力和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品种,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

(四)努力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方式

不断创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健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优先发展和振兴乡村战略运行机制和制度,按照推动发展有一定带动能力的产业和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思路,在本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链的链接,实行一体化经营,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鼓励少数民族地区民众以及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调动农牧民群众和各类企业广泛参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振兴乡村战略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民众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和企业的意愿,注重保护群众、企业权益不受侵犯,力争为老百姓谋取更多利益。要高度重视群众、企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认识问题,要组织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到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学习产业发展与组织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要根植于乡村独特的风情风貌、地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性开发古村落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挖掘特色产品,着力发展以独特产业、独特产品和独特服务为主的特色经济。积极发展生态经济,重点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保护青山绿水的产业,特别是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五)拓展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投融资渠道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乡村缺乏产业发展资金。为此,要全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着力培育金融新型业态,助力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参与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金融差异化信贷服务方式,建立完善乡村产权抵押物处置机制,吸引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次,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制定出台“回引创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经济组织、企业进驻乡村创业开发资源,引导农牧民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发展等多种方式参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建设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设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

(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支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支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合力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发展等密切相关的供水管网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品交易、仓储等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吸引经济组织、企业进驻乡村市场。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众住房等条件,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

参考文献:

[1]韩长赋,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农村工作通讯,2018-04-04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提出要求,《人民日报》,2018-12-30

[3]刘守英,熊雪锋,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与路径选择, 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10-18

[4]董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六大新信号,农家致富,2018-01-01

[5] 李玉红,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对“拉格日”合作社的调查,《攀登》,2017-08-05

[6]孙兴华,农业农村改革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中国商报,2019-01-23

[7]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华网,2018-12-29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刑事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增强少数民族地区高物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