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2019-08-13吴倩倩
吴倩倩
摘 要:县域经济是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而特色小镇是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新事物,对振兴乡镇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特色小镇和县域经济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联系。以肥西县为例,研究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小镇;肥西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0-005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7;F327 文献标志码:A
1 县域经济与特色小镇
1.1 概念与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是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现代化。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特色小镇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小镇特色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特色小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特殊区划,是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和核心竞争力进行规划建设的,应强化示范特色、打造空间特色、凸显地域特色、营造文化特色、夯实产业特点。特色小镇出发点是人,最根本的竞争力是文化,内生动力是产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要求小规模,追求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展现出跨界、共享、融合发展的新形态[1]。
1.2 二者联系
在中国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县域基础设施差、产业结构低效、产业特色不明、人才缺乏、地方债务高筑等,导致出现资源浪费、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率偏低等问题。2016年7月,住建部等部门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培育特色小镇,吸引了各界资本的关注,使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又一平台。县域经济是一种特色经济,其发展关键是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宜居宜游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是一种以特色资源和产业为依托的区域发展模式。由此,特色小镇成为振兴乡村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方向,而县域经济也为特色小镇生存提供了天然土壤[2]。
2 案例背景
2.1 肥西县概述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部。自然资源上,其拥有5A级景区三河古镇、4A级景区紫蓬山、3A级景区肥西小井庄、2A级景区堰湾山庄、三岗梨园春乡村旅游区等众多风景名胜,以及肥西老母鸡、三河水豆腐、羽毛扇等名优特产。历史文化上,肥西县有刘铭传旧居、古埂岗遗址、董氏宗祠、毛墩头遗址等重要史迹和代表建筑。交通上,根据铁路规划,肥西县未来将有5条地铁、一条线路全长约21.9 km的有轨电车以及通合六城际、合安九等2条城际铁路。经济上,如图1所示,肥西县从2013年起连续5年生产总值在安徽省排名第1,经济呈稳定上涨趋势。
2.2 肥西县特色小镇发展情况
自2015年特色小镇热潮兴起,肥西县开始培育属于自己的特色小镇。2016年底,肥西县三河古镇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2017年7月,其又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三河古镇建设为肥西县打造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调研了解到的信息,目前肥西县在建或建成的特色小镇种类如下:以文化旅游为主的三河古镇、淮军文化特色小镇、蓝城小镇、临湖小镇等;以体育运动为主的体育特色小镇等;以产业为主的建筑产业化特色小镇、花样年住宅产业化特色小镇、土耳其小镇等;以高新科技为主的通航小镇等。
三河古镇是目前肥西县建设相对全面、发展相对优势的小镇,是首批安徽省特色小镇,也是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因此,研究三河古镇,对了解肥西县特色小镇发展状况及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具体案例分析
3.1 三河古镇概况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总面积为2.9 km2。庐剧起源于三河镇,是著名的地方剧戏种。古镇拥有发达的传统工业,著名的传统工艺品有三河羽毛扇等。三河古镇有2 700多年的历史,为古镇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古镇以“八古”景观闻名,著名景点有刘同兴隆庄、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纪念馆、大夫第、杨振宁旧居、仙姑楼、望月阁、古娱坊以及三河大战风云馆等。
3.2 三河古镇发展状况
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政策扶持方面,201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小镇,2017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三河古镇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获得了安徽省和国家的倾斜和支持。经济上,肥西县从2013年起连续5年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第1,居民收入较为可观,综合实力名列全省前茅。
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三河镇立足于旅游资源和独特历史文化的优势,坚持打造三河旅游品牌,确立了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路线。农业上,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培育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上,优化创业环境,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上,2004年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三河古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建设以皖中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定期在万年台举办庐剧等演出。旅游上,2015年被評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入选安徽旅游十大古村镇。美食手工艺上,打造了木兰特色美食村等特色村庄品牌,编纂三河百花全鱼宴菜谱以及淮军宴、杨家菜、孙家菜等6大菜系,重现羽毛扇、木杆秤、木画、弹棉花、绕糖稀等传统手工艺。在生态环境上,开展小镇生态环境治理、丰乐河沿岸综合治理等多个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形成了“三道河,河三道”的水乡古镇风貌。
3.3 三河古镇建设对肥西县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河古镇建设对肥西县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第一,小镇立足于肥西县独有的国家5A级旅游资源,以“大湖名城后花园,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结合三河古文化,打造肥西特色旅游产业,促进了肥西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升级与融合。
第二,小镇能够对肥西县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三河镇精心打造三河大战风云馆、名人广场、老酒坊等精品景点,提升改造和修缮维护了杨振宁旧居、刘同兴隆庄、鹤庐等标志性景点,还原了展馆、作坊及商铺等多种业态三河古镇文化,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游憩价值和观赏价值,满足游客的多层次消费需求。
第三,三河镇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成立多家土地流转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三河镇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增强招商引资强度,促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稳步发展。
由此,三河镇在打造特色小镇的同时,能够促进三产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4 特色小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路径
4.1 特色小镇培育县域特色产业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相对的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依靠资金、科学技术、现代设备、人才等,而县域经济可依靠的主要是地理资源。县域经济得到最优的发展结果,是各县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利用特色资源打造地方特色的支柱性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发展[3]。
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产业为核心。若小镇已有特色产业,则在原来产业基础上实现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小镇的核心竞争力。若小镇原来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则根据特有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特色小镇所培育出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吸引社会各种资本的注入,从而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2 特色小镇实现县域资源优化配置
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在特色自然资源基础上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使小镇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集聚效应加强,更多资本注入,特色小镇建设成熟度增加,经济效益开始辐射周围,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发展,实现县域资源配置最优。
特色小镇将过剩的产能和积压的生产要素从过剩领域引到市场需求领域,增加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对传统资源和高端要素进行配置重组,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激活了本土特色产业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高端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产品,满足了人们多角度、多层次的差异性消费,搭建了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对接的平台,为县域经济轉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动力[4]。
4.3 特色小镇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进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城镇化。县域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特色和人口与空间布局不合理,而特色小镇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5]。
首先,特色小镇能够依托县域资源,充分运用当地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地理分布结构,合理布局空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其次,特色小镇拥有良好的集聚效应,县域以特色小镇为中心,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本,进行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构建产业布局。在特色小镇建设地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就业、住房、交通等民生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5 结束语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对推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特色小镇能够依托地方资源,培育特色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以特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以小镇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沈军.运动特色小镇为引领新常态淳安县域体育产业发展实践与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18,40(6):14-17,25.
[2]宋向党.特色产业发展视角下贫困县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以河北省临城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8(4):64-66.
[3]方明.如何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撬动城乡发展[J].中国乡村发现,2018(1):81-85.
[4]高峰.以新型城镇化促进仁寿县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5]闫坤,鲍曙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7(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