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合作,优化初中物理教学
2019-08-13杜龙
杜龙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应由教师的如何“教”转向学生的如何“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及抽象性决定在其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物理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巧妙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攻破教学重难点,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优化教学
《学记》中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我国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记载。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教学中,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了。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更要把合作学习融入学科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把握物理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希望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可供借鉴之处。
一、巧用小组合作优化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态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就不高,若教师采用平铺直叙的导入方式,更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新课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新颖别致”的导入环节,以此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迫切心理。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合作试验中发现某些“奇怪”的物理现象,引发他们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揭示课题。
如在导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趣味小实验“纸人跳跃”:小组成员分工,有剪小纸人的、有负责拿玻璃板的,还有负责表演的。小组成员通力协作,按照教师的要求把玻璃板放到小纸人的上面,保持玻璃板与小纸人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并用手帕在玻璃板上用力擦几下,这时学生会发现玻璃板下面的小纸人上下跳跃起来。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小纸人会跳跃起来呢?带着这些疑惑,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新知识,希望解决心中的疑惑。为新课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二、巧用小组合作突破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知识的精华。由于重难点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高,学生不易理解。单靠学生一人的力量很难突破。此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实验,从不同的角度完善问题的答案。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领略知识的核心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以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利用电流表总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要求,分组设计实验。小组成员按照实验要求,有设计线路图的、有记录数据的,还有负责观察电流表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就这样学生从所学知识入手,在合作中通过实验现象发现规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后续学习电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改变了学习态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这正是攀登知识高峰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因而极大地提高了物理的教学效率。
三、巧用小组合作探究物理规律
实验是探寻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物理中的很多规律、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是物理的灵魂。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例如教学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时,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激光笔、玻璃水槽等实验器具,通过激光笔斜射在玻璃水槽水面上,改变斜射的角度,从而得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在得到物理规律,优化物理教学的同时,还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和谐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不仅是物理學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还是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巧用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速他们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有效地推动物理教学的进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2]胡少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