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历史和地理性内容的教学
2019-08-13王岩
王岩
摘 要: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包含了相当多的历史、地理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尽管经过十年多的实践,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已为广大老师熟知。但是,教师仍然普遍反映,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地理题材的课很难上,有的老师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史地内容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教教师历史、地理类知识的缺失
执教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史地知识学习和有关教学技能的专门培训。因此,他们在史地知识上难免有欠缺的地方,致使教学中容易出现知识概念表述上的错误。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述海岸线时,没有“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的区分;有的教师在制作有关地图的课件时,出现表述不够规范的现象。
2.知识、技能学习的要求不清晰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的方式“跳跃”地呈现在相关学习主题中的,涉及的内容广泛,知识点多。教师常常会感觉知识、技能学习要求不太明确,难以把握教学的“度”。比如,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等地理方面的内容时,该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是识记名称,还是在地图上指出位置,记住具体面积?
3.课程目标的融合、比重
在面对史地内容教学时,因为学生准备不充分,有的老师就一味进行知识讲授,而忽视其中情感价值目标。相反,有的老师特别重视挖掘其中的情感价值,而忽略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学习方法指导。就会出现当有的教师在为历史激情飞扬的时候,学生依然是冷静面对,很难产生情感共鸣。
4.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些史地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太紧密,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如果教师未能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导致教学设计脱离实际,学生必然会感到学习史地内容比较枯燥,缺乏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史地内容教学的注意事项
1.品德教师要认真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比较浅显,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基本能够掌握。但是,这些内容会牵涉很多背景知识,如果教师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时就可能会产生一些知识性错误。因此,为了保证知识技能传授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在平时注意有针对性地阅读经典历史、地理类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2.基于课程标准,把握好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度”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说要追求史地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而是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性。通过解读教材,教师可以更加具体地确定有关内容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此外,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进一步精准定位学习目标。这样,基于课程标准、教材设计、学生特点来确定学习目标,可以使教师明晰教学要求,把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度”。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统领史地内容的学习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本课程的性质做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它综合了有关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五、六年级的教材虽然偏重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教学,但它的核心还是品德教育。
4.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成效
(1)拉近学生与史地内容的时空距离
史地教学内容,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图、地球仪、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我在教学《站在长城上》一课时,先出示了古代各朝代纪年表。圈出了修筑长城的时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代,用起始箭头帮助学生从纪元表里计算这中间一共间隔持续了多长时间。接着,我给学生出示了长城遗址在我国各省的分布图。请学生估计一下,大约跨域了我国北部多少个省市自治区?仅仅是两张图表的出示,就让学生感受到长城具备修筑时间长和距离长的两大特点,为后面学习修筑它时的巨大困难做了伏笔。
(2)立足学生的体验
注重运用体验学习的策略,通过活动体验、情境体验、移情体验等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活动,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一些感性材料。引领学生触摸历史、地理、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讓史地内容可解可感。
宁安路小学的熊xx老师在《指南针的故乡》一课中,开展了模拟“古人在不同物体上写字”的体验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让各组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骨头、竹片、绢布和纸,让学生直接在每种材料上体验书写,从而自己得出感受:纸易于书写,便于携带保存。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了人类发明造纸术的价值,更体会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总之,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探索地理,探究事物的根源,我们的品德课堂便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婷.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66-67.
[2]翁少青.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探索[J].黑河教育,2018(1):62-63.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