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差异教学”实施策略

2019-08-13朱鸣宇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实施幼儿园

朱鸣宇

摘  要:幼儿园开展有差异教学活动,可以保证幼儿个性发展。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如何来定位和把握学前教育“差异教学”,如何来实施幼儿园“差异教学”活动才能最好的发挥其意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园“差异教学”提出可实施性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差异教学”  实施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8-01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幼儿差异,满足幼儿的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教学。美国学者汤姆林森“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差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1   加强“差异教学”预设

在幼儿“差异教学”中,教学活动预设是重要的部分,只有事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和对幼儿个体差异有良好的把握,才能够做好幼儿“差异教学”活动。“预设”是教师把握教学要素基础上对教学活动的预先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预设内容也就是课前准备的内容有哪些,幼儿的差异性了解上,教师主要注意把握和了解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特长、接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在教学准备上,主要做好课程设计,包括教案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游戏的设计等方面。

其次,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对自己的“差异教学”工作并不是局限于一节课堂活动的。教师对于幼儿差异性的掌握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了解幼儿的不同差异,看起来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其实却是有很多路径可寻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幼儿家庭环境的了解,结合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来对幼儿有初步的了解,经过日常的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就可以对幼儿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有一个预判和基本的定位。这些工作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工作,但是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这项工作是潜意识里就在进行的工作。另一方面,在教学准备上也是需要精心设计和规划的,一节优质的幼儿“差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很多的付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设计合理的游戏环节等,结合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来编写科学的课前教案。

2   提供充分的教学材料和空间

充足的教学材料是幼儿“差异教学”活动的必要准备。幼儿“差异教学”的本质要就就是满足幼儿的差异性发展,维护幼儿的个性需求,而不是千篇一律、统一化发展,在幼儿“差异教学”活动中,更是需要深刻认知和立足这一原则。材料本身就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载体,丰富材料也是幼儿“差异教学”活动的重要体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和自我创作兴趣,而且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幼儿自我发展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环境。

例如,在《中班:神奇的魔术棒》语言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视频教学材料、音乐背景材料和小动物头饰等材料,让幼儿利用丰富的直观材料来学习课程内容,利用充足的材料进行情景扮演,让幼儿能够自由的发挥个性和想象力,让幼儿的创新思维和个体个性在利用丰富材料进行各种尝试中得到培养。

在幼儿“差异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充分的材料,教师还应该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足够的空间不仅指的是较宽敞的教室空间,也包含充足的时间和个人空间。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材料,并给幼儿充足的自我发挥空间,给幼儿的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空间条件,使幼儿更好的发展创造思维和个体感知能力。

3   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表达

幼儿语言发展是幼儿教育目标中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会有积极的表达自我的愿望,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会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自我个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园“差异教学”活动中,幼儿自我表达和“差异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幼儿“差异教学”可以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更好的进行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幼儿充分的自我表达效果会使教师更加了解和把握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的设计“差异教学”活动方案。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的进行自我表达,与小伙伴和老师分析自己的想法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是幼儿“差异教学”的课程目标,更能体现幼儿阶段“差异教学”的本质内涵。由此,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要鼓励和引导幼儿的语言表达、同伴沟通和自我表达。

4   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幼儿“差异教学”活动实施中,不是做好课程预设,研讨好教案,然后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地运用到课堂中,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反应做出随机应变的恰當调整,使“差异教学”精神得到更好的体现,以期获得更好的“差异教学”活动效果。

教学活动的“预设”和“生成”是教育界经常关注的两个共生的概念。幼儿课堂“生成”是教师在预设基础下根据教学反应,对教学活动的做出灵活调整后的呈现。对于幼儿“差异教学”而言,课程活动的“预设”和“生成”都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做好课程准备,课堂灵活、恰当调整,才能做出好的幼儿“差异教学”活动。

5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幼儿“差异教学”活动中,幼儿和教师都是主体,都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的关系能够帮助幼儿“差异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视同仁”的教育态度在这里并不适合,教师应该尊重幼儿间的差异,允许不同的回答和不同的想法,因材施教。

教师支持和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会使幼儿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幼儿信任教师,敢于与教师沟通,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和快乐的体验,使幼儿个体个性得到鼓励。因此,教师用理解、包容和尊重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幼儿,让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感知内容和表达方式,使幼儿“差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52,54.

[2] 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52.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实施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