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对策
2019-08-13孙霞红
孙霞红
摘 要:幼儿园里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幼儿社会性的反应。幼儿告状行为频次越来越高,如果处理不当,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本文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23-01
在幼儿园里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幼儿社会性的反应。幼儿告状行为频次越来越高,如果处理不当,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幼儿告状行为指的是幼儿在受到别人欺负或不公正的对待时像教师诉说求救的行为。幼儿告状行为不同于成人告状,其主体是3—6岁的幼儿,从告状内容上来说是受到欺负而不是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告发,从诉说对象来说是教师而不是司法人员。
1 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千差万别,形成告状行为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告状类型。分类如下:
1.1 自我中心型
这部分幼儿在家中肯定是受到家人少爷般的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自我满足,自我称心如意的,一般都是自我为中心。到了幼儿园,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便会产生告状行为。
1.2 检举他人型
这部分幼儿告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是非,他只是喜欢跟教师诉说事实,他们对看到“不当”的事情时,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
1.3 维护规则型
这部分幼儿把老师的话当做是不可违背的圣旨,一旦在活动中出现不符合规则的行为,他们就会采取解释说理的提示向教师告状。
2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告状行为的案例
为了充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告状行为,笔者亲自观察了不同年龄班的幼儿的告状行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仔细观察了两个大班,两个中班,以及两个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案例一:(小班)在一次玩玩具的时候,某一个桌面上传来了争执声。豆豆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说完就跑回座位,然后很得意的跟毛毛说他已经告诉老师了。
分析:在此案例中,笔者可以看出豆豆产生了告状行为。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刚刚与家庭分离,享受不到在家里以他为中心的生活,这个就是告状类型中的自我中心型。
案例二:(中班)在一次午睡期间,婷婷不肯睡觉,一直在被窝里翻来覆去,还时不时的和其他小朋友讲话,带班老师批评了婷婷,结果婷婷说:“老师,旁边小朋友也没睡觉。”
分析:在次案例中,中班小朋友人际交往能力开始发展,因此,此时更多的告状行为来源于交往,这个就是告状类型中的检举他人型。
案例三:(大班)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朱磬瑜是服务员,她负责端茶送糕点,作为顾客的小小非要自己起身去拿茶叶,糕点,朱罄瑜就跑过去向老师告状,说:“老师,小小不听我的话,我让他坐好,他非得自己弄。说完,拉着老师到茶馆区域,让小小听老师的话。
分析:从此案例中看出,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迅速,非常在意规则游戏,一定要按照老师说的游戏规则来进行,一旦在游戏时候,有的幼儿不按照规则来玩,规则性强的幼儿便会产生告状行为。这就是告状类型中的维护规则型。
3 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3.1 不正确策略
3.1.1 对幼儿不搭理
在实习期间,有一次幼儿在看动画片,教师在写教案,这是一幼儿跑来跟老师说有小朋友讲话声太吵,听不见电视的声音。教师连头都么抬。幼儿等了一会、看到老师么说话,就跑开了。
3.1.2 对不乖的幼儿有偏见
在我们潜意识中,总觉得听话的孩子要比调皮的孩子要乖。当有幼儿前来告状时,总会不自觉的偏袒听话的孩子,潜意识的经罪责降到调皮的孩子身上,完全不问原因,这不仅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还会让其他幼儿受到影响。
3.2 正确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3.2.1 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
在幼儿生活中,告状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也许幼儿所诉说的事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从幼儿来跟你告状这一行为中可以看出,幼儿在进步。
3.2.2 亲自了解告状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年龄特点不同,他们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也不同,也会产生不同告状行为的类型。作为教师,处理一系列的告状行为,首先必须知道幼儿的年龄阶段,年龄特点,以及告状行为的类型。只有充分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3.2.3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都娇生惯养,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有家长来解决。孩子是心肝宝贝。但是到了幼儿园,没有了家长这棵保护大树,教师也没有分身术,不能顾忌所有幼儿,因此幼儿必须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4 结论与反思
告状行为并不是一件坏事,他是幼儿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并不相同,所对应的类型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有自我中心型,检举他人型,维护规则型等。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要亲自去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以及类型,做到对症下药。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中,不可盲目。有些教师在对待幼儿时态度千差万别,但是,态度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能够改变之前的态度,做不到最好,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更好。我们千万不能对幼儿不理不睬,有时候我们的一个漠视,會对幼儿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也许以后他不再告状,不再交流,变得沉默,我想这不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
综上所述,幼儿向教师告状虽事小,但是背后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心理影响。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处置不当,漠视幼儿的告状,会在幼儿心里留下阴影。每一个幼儿都是可爱的,无论告状原因是什么,教师多一点点爱,多一点点关心,多一点点理解,好好爱每一位幼儿。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J].山东教育,2002:7-8.
[2] 赵尚松.幼儿的告状行为分析[J].心理世界,2004(3).
[3] 小玲.怎样应对孩子的的告状行为[J].家庭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