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平台 有效互动

2019-08-13吴红梅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音乐课堂

吴红梅

摘 要:现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了,音乐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发联想,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在快乐的音乐课堂提高审美、合作、创造等能力,在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词:音乐课堂;引导参与;互动创造;快乐学习

“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培养,除了在课堂中教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的基础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协作能力等以及注重文化视野上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老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反应。”然而,不少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授,采用“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方式,只是教學生“学会音乐”,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音乐课,在音乐课堂中不愿展示自己,更不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反思,要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思考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方法才能吸引学生,为学生搭建怎样的音乐学习平台,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学,使师生、生生更好地互动起来。

一、引导参与、快乐欣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其主要教学要求就是“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与见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听了一遍乐曲后往往提出一个问题:“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学生选择了答案后再听一遍乐曲,草草结束教学。这样的教学孩子们的反应往往是一片茫然,心不在焉,一点学习兴趣都没有,谈何快乐?欣赏教学中要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快乐参与的过程。

1.说一说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人们的不同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音乐教学和学习中是不存在标准答案的。欣赏乐曲之前,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专注聆听音乐。如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欣赏曲《铁匠波尔卡》轻快活泼地表现了铁匠们在火光下快乐劳动的情景。在欣赏前,我很神秘地跟学生说:“老师喜欢旅游,有一天我在一个小镇上发现一个店铺。店铺里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工作时发出了很有趣的声音。请大家听一听这个声音,猜一猜这些工人是干什么的?”然后播放《铁匠波尔卡》的引子部分。这时孩子们已经被我神秘的表情及话语吸引了,非常专注地聆听着。听完后我又鼓励学生大胆说一说,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有的孩子说:“这是敲石头的声音,是不是工人在石头上做雕刻?”有的说:“不对,我听好像是敲三角铁的声音,是不是个乐队啊?”还有的说:“好像在敲打什么金属的东西,叮叮当当的。”……尽管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孩子争论起来,但是这足以说明,孩子已经参与到了音乐里并开始思考。教师启发性、引导性的语言很重要,给学生“争吵”“讨论”“说话”“交流”的机会,提倡“思维”亮相,让人人参与,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畅所欲言。

2.唱一唱

学生对于乐曲的理解不会很完美,更别说去表现乐曲的情感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主题旋律配上合适的歌词,并唱一唱,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与理解。如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唱游森林》中《狮王进行曲》的主题旋律表现了狮王威风凛凛的形态和坚实的步伐。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形象,在主题旋律中我们配上了词“我是狮子,森林之王,我的叫声吼吼吼;小动物们不要害怕,我们都是好朋友”。学生学会唱词的同时也熟悉了主题旋律,在完整欣赏乐曲时,学生很快就能听出主题旋律,而且跟音乐唱了起来。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音乐作品形象,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

3.演一演

音乐是表演艺术,人们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满足自己的音乐表现需求。在教材中有许多好听的音乐作品:如《青蛙合唱队》《口哨与小狗》《龟兔赛跑》等都具有情节性与故事性。在欣赏完乐曲后,教师给学生创造表演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及满足自己的音乐表现需求,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如欣赏《狮王进行曲》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在《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跟着音乐的节拍或走、或跳、或舞、或唱,非常专注,非常开心。

二、师生互动、快乐表现

在表现教学这个领域里,让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沟通、融合感情,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1.深情范唱 激发兴趣

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唱歌是演唱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对任何一首歌曲,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演唱。那么,教师的范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管是清唱还是听伴奏范唱都要走到学生中去,学生不仅从你的声音中受到感染,你的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会感染学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热情互动 激发情感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歌曲过程中会更加认真,这时我们再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会唱歌、唱好歌,感受到歌曲的情感,体验到学习音乐带来的快乐。如歌曲《大鹿》的教学。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我范唱时把歌曲第一部分唱得比较平稳,而第二部分突然加快速度,唱完后我问:“老师为什么在这里加快速度?”大家纷纷抢着回答:“小兔心里紧张想快点跑进大鹿家。”“小兔害怕被老狼抓住。”……我接着又问:“这句我们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比较好呢?”“强!”孩子们和我一起边讨论边尝试演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很浓,他们能感受到音乐的力度与速度,关注到情感与音乐情绪的融合,理解歌曲中“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里与教师、同学热情互动,快乐学习,自信地歌唱。

3.共同合作 综合表演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只有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

《亚克西巴郎》是一首新疆柯尔克孜族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刻画了小朋友爱劳动、爱整洁的形象。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设計了跟歌曲音乐编创动作律动、用声势动作伴奏读歌词、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等活动。当每个活动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时,根据学生的意愿分组:演唱、声势伴奏、打击乐器伴奏、舞蹈律动,将唱一唱、奏一奏、动一动等音乐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综合表演,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享受音乐,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三、激发联想、快乐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普通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是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通过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机会,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创编节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场景都是创造音乐的良好素材。所以,在创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创编节奏,用乐器或自制乐器进行表现,如课间场景,菜市场里的叫卖声,厨房里妈妈洗菜时的流水声,切菜、炒菜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通过让学生去探索,去感受身边的音乐,学习身边的音乐,运用身边的音乐,让学生处于轻松的乐学氛围中,体会到:音乐并不神秘,它就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里。只要发掘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观察力、独具匠心的创造力,把内心的感受用音符创作出来,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创编故事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学生创编了节奏以后,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利用创编的节奏进行故事的创编,在创编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快感。教材中的《大雨和小雨》《虎大王来了》《秋虫音乐会》《鸭子拌嘴》《野蜂飞舞》等都可以用节奏,用乐器或自制乐器创编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的创编”活动《节奏故事》,我给这个故事取名《鹅妈妈的一家》。故事情节是这样的:(1)清晨,远处走来一群鹅。用双响筒演奏XX XX表现鹅走路的样子。(2)鹅妈妈说:“今天天气好,我们出去游玩吧。”小鹅高兴地叫起来。用响板连续演奏XX XX一次来表现小鹅开心地叫起来。(3)来到小河边,小鹅勇敢地跳下去。河水声用铝板琴演奏X-来表现,小鹅跳水声用小鼓演奏来表现。请学生创编接下来的情节。孩子们根据前面故事情节和情节中的节奏,创编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小鹅捉到鱼(用手串铃摇动表现),互相争抢(用响板演奏X表现);小鹅在水里比赛游泳(演奏X-来表现)……课堂上气氛热烈,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想展示自己的表演,不愿离开音乐教室。

3.创编动作

创编表演动作,用线条、图形等来记录声音,表现自己的情感也是创造内容之一。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欣赏曲《爱的祝愿》是一首经过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为典型的“ABA”三段体加一个尾声构成。在欣赏主题旋律时,我引导学生用线条来记录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旋律的线条感和连贯性。当孩子们随着优美连贯的旋律划出爱心图案、传递着象征爱心的红纱巾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无论以什么内容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我们都应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努力营造快乐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蔡梦,苏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音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赖景琼.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