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编《近代汉语词典》“J”组词小校(下)
2019-08-13李雪
摘 要:在笔者的拙作白编《近代汉语词典》“J”组词小校(上)中对白编中义项漏收的情况作了简要的叙述。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白编在释义不确、引例时限等方面也存在些许问题,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典》;释义;校勘;J组;白编
作者简介:李雪(1991.3-),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汉语。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1
一、释义不确例
《白编》中,有个别释义不确的例子。现举例如下。
(一)【饥羸】
《白编》的释义有两个:①饥饿疲顿;②饥饿疲顿的人。《汉大》的释义也有两个:①饥饿瘦弱;②指饥饿瘦弱之民。关于第二个义项,两本词典举的例子都是一样的。那么究竟哪个意思更准确呢?
根据《说文·羊部》:“羸,瘦也。”可见羸的本义为“瘦弱”的意思。在《汉语大字典》中,对“羸”的解释既有“瘦瘠”,又有“疲惫”的意思。当“疲惫”讲时,举的例子是《礼记·丧问》:“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白编》举的例子是《敦煌变文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三)》:“病卧只居方丈内,饥羸起坐甚艰难。”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浑身无力的疲惫感,所以这一例句译成“饥饿疲顿”是可以理解的。《白编》举的第二个例子是宋苏轼《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见今州县出卖,米价不甚翔踊,但乡村远处饥羸之民,不能赴城市收籴。”此例译成“饥饿疲顿”,笔者认为不太合适。乡村远处的老百姓距离城市很远,即使米价很便宜,他们也很难来城市买米,所以也就没有“疲顿”之说,只能是“饥饿瘦弱”的意思。《白编》举的第三个例子是明袁宗道《宿古驿》:“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在泥途中行进,饥饿疲顿也是可以理解的。关于第二个义项,两本词典举的都是唐魏征《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开发太仓,赈恤饥羸,咸从充健。”这篇檄文主要是讲讨伐王庆文的,因其杀害忠良,科税无已,导致民不聊生。老百姓没有吃的,所以饥饿瘦弱。因此笔者认为译成“饥饿瘦弱”更合适一些。此外,关于第二个义项,《白编》还举了宋程颢《论十事札子》:“或一州一县有年岁之凶,即盗贼纵横,饥羸满路。”“年岁之凶”是说收成不好,既然收成不好,老百姓自然吃不好,因此只能是“饥饿瘦弱”,而不能译成“饥饿疲顿”。
综上,笔者认为关于“饥羸”这一词条,无论是义项还是例句,都应该再斟酌一下,以求词义更加精确。
(二)【疾俏】
《白编》中“疾俏”的意思为“聪明;机智”,《汉大》中的意思为“动作轻快灵活。”举的例子都是明《西游记》:“渡水过墙能疾俏,偷香弄絮甚欢娱。”
经笔者检索,发现只有这一条例证,且原句是“渡水过墙能疾俏”,《白编》写成了“渡水过桥能疾俏”。分析文句,“渡水”和“过墙”都是和动作有关的行为,形容动作只能是“轻快灵活”,而不能是“聪明,机智”。此外,由于笔者通过检索只发现了这一条例证,所以这个例证算不算孤证,该不该收录也是个问题。
二、引例时限有误
《白编》对于例句的选择,主要遵从时间顺序,出现的时间越早,排列的就越靠前。正如江蓝生先生所说:“书证按时代排列,注意反映词语的产生、发展、存活、消亡情况。不仅要反映被释词语出现和使用的时代,同时还要反映这个词语通行的地域;对有些词语,还要反映它使用的文献范围或文体特点;尽可能通过例句反映词语的用法、功能。”这也体现了其编纂原则,“义项排列和释义体现词义演进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但笔者经过检索,也发现了几例疏漏,现列举如下:
(一)【家常】
“家常”,《白编》释义为“普通,寻常。也指跟普通人一样”。《白编》中义项第一引例为明汤显祖《邯郸记》二七出:我只道是家常雅乐,原来教坊之女。咱人不可近他。根据笔者查阅资料,这一义项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如宋张先《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樽前一行。
【家徒】
“家徒”,《白编》释义为“家丁,门徒”。《白编》中义项第一引例为明徐贲《送珣楚山还广济》: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侯启禅扉。根据笔者查阅资料,这一义项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如唐白行简《李娃传》: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
三、结语
笔者学识浅薄,对白编J组词的梳理,希望能够有所增益,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汪维辉.汉语大辞典摘瑕[J].宁波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7):86-89.
[2]蒋宗许.近代汉语词典杂论[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54.
[3]白维国.历时辞书引证超前举隅—《近代汉语词典读稿札记》[J].中国语文,2005(7):376-380.
[4]江蓝生.《近代汉语词典》的新境界[J].辞书研究,2017(1):1-5.
[5]汪維辉.谈谈《近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和审稿[J].辞书研究,2017(1):8-11.
[6]芮东莉.《近代汉语词典》: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J].辞书研究,2017(1):13-16.
[7]李艳琴,杨芳.白编《近代汉语词典》“B”组词小校[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7-22.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湖北、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10]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11]白维国,等编.近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