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一道别样的风景

2019-08-13张春带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运用微课

张春带

摘 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一直是广大师生努力解决的一大难题,随着新课改浪潮及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闯进了语文学科的视野。在微课的“帮助”下,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无趣,把课堂变得赏心悦目,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发掘了写作素材;教给了写作方法;懂得修改并养成习惯,提高了写作水平,提升了语文素养。

关键词:微课;作文教学;运用

“作文真难教呀!”“老师能不能不写作文呀?”“真的不会写!”“真的没内容可写!”从当小学语文教师以来,身边的同事、学生就会发出这样的心声和感叹声,这时常引起我的思考。的确,作文难教我有同感,学生作文写不好我也看在眼里,除了思考我还想了很多的办法,也曾学习模仿过李吉林老师、刘建发老师等名家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但都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随着新课改浪潮及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闯进了语文学科的视野,并将微课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将传统枯燥的写作讲授,单纯无趣的技巧指导变成动静相宜、赏心悦目的微课视频教学,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发掘了写作素材;教给了写作方法;让学生懂得修改并养成习惯,提高了写作水平,提升了语文素养。

一、善用微课,激发写作之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能让学生愿意写,有信心写,作文就有希望。又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写作的兴趣是作文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如指导写想象作文《未来的……》这种半命题作文时:首先我借助微课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将教材中出现的范文《电脑住宅》用动画的形式把它的外形、内部构造、里面设备及作用等展示出来,让孩子们直观感受21世纪科技的发展是那么迅猛,同时又是那么的神奇,看后他们异常激动,都想赶快动笔来写写自己的奇思妙想;接着,我又借助微课出示这次习作的要求及构思,让孩子们了解后再动笔写。有了微课的魅力展示,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半节课时间大多数孩子已完成了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由此可见,兴趣是写作最好的推动力,能让孩子从被动写变为主动写,从不愿意写到有信心写,而微课在这中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善用微课,发掘写作素材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常有一些孩子为选材而苦恼,原因是自身阅历尚浅,素材本身储备不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轻松自如随手拈来就有素材可写呢?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可见,学生习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所以我不仅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还要帮助我的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我借用微课帮助学生发掘写作素材。

(一)用微视频记录学生校园生活,做学生校园生活的传播者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下课时,走廊过道、操场上都热闹非凡,处处充满他们的欢声笑语。有的在走廊过道上玩猜谜游戏;有的在操场上比赛跑步、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打乒乓球,还有的在踢足球……这时我会拿起相机把他们那难忘的精彩镜头记录下来,做孩子们校园生活的传播者。这只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学校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校运会、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厨艺课、辩论会……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时我也会把他们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和难忘的一刻记录下来,做成微课。当习作要写关于“一次难忘的活动或场面描写的时候”,我会把微课展示在他们面前,让他们重温昔日的场景,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还解决了没有素材可写的问题,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表现和看法表达出来,这样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

(二)用微视频记录学生日常的生活,做学生生活的有心人

素材是写作的核心內容,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积累很多素材,如在家第一次做饭,在公交车上让座等,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把活动的过程、感受记录下来或让家长拍下视频交给老师,老师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迹制成微课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当要写难忘的一件事或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这微视频就起到大作用了,学生也不再为没东西写而苦恼了。

(三)用微视频记录大自然的美景,做大自然的爱心使者

放眼望去,大自然处处给予人类美景,可当我们要求学生写关于大自然美景时,他们又不知从何写起。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鼓励学生、家长要做大自然的爱心使者,记录或拍下:郊游踏青时的美景及好心情,秋天田野、果园丰收的景象,外出旅游感受大山江河之壮美时也不要忘了记录或拍下这美景……然后交给老师,老师根据上交的记录或照片视频做成微课,在写关于这方面的作文时老师会播放微课,将这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美景再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时老师适时教给他们谋篇布局的方法,他们很快就能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了。

三、善用微课,教写作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提取写作方法

纵观小学教材,其中不乏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写作方法有特色的范文,教师应当合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到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我发现孩子们三年级时学过《翠鸟》这篇课文,而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时,课文运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值得借鉴。于是我利用微课一边呈现翠鸟五彩缤纷外形的图片及其捕鱼时灵敏、迅捷的动作画面,一边解说。作者先从翠鸟缤纷艳丽的外形写起,再从翠鸟捕鱼灵敏、迅捷的动作入手,让读者体会翠鸟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孩子们在欣赏中懂得这种动静相结合写法的妙处,所以,这一单元的作文孩子们都能学以致用,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得活灵活现!

(二)充分阅读课外书,借鉴写作方法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是的,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我会根据写作内容给学生推荐课外书。如写作内容要求写人,那我会提前布置学生看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两部著作,并要求学生在看时一定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做好读书笔记。在指导写作时,把名著中出现的典型人物的写作方法用微课的形式展示并进行归纳讲解。如《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的句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的“三角眼”“吊梢眉”等面部描写,写出了王熙凤美丽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的性格特点。因为,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所以,写作时要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特点来描写,从而达到“以貌传神”的效果。

又如《三国演义》里对鲁肃和诸葛亮的神态描写: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过一个“吃惊”一个“笑”的鲜明对比,把诸葛亮“胸有成竹、神机妙算”的特点刻画出来了。所以,神态描写既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又能反映人物品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章形象生动。

因此,在习作时可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去借鉴课外书的一些写作方法,使文章在表达上更生动,内容更丰富。

四、善用微课,助习作评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从教这么多年这句话在学生面前已讲过无数遍,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写作文都不起草稿,反正踩上西瓜皮划到哪里算哪里,写完笔一丢,本子一盖就上交给老师,每次收上来的作文不是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标点不规范就是语句不通顺,或是像流水账似的主次不分,甚至还有中心不突出或偏题的现象。让老师批改得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所以说学生不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作文水平是无法提高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借助微课的“帮助”,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一)借助微课,感受榜样的力量,激发修改习作的欲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借助微课展示王安石、贾岛两位著名诗人反复修改诗句准确用字的故事。微课先展示王安石修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的故事:传说中他为了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又如贾岛这位诗人,他为了写出一首好诗不惜花上几年功夫,琢磨诗句“僧敲月下门”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结果误闯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后来韩愈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也说“敲”字好。可见,就算是名家在写诗写文章中也需反复琢磨反复修改。通过微课讲述文人名家修改诗句的故事,学生了解后都觉得很惭愧,纷纷表示以后写作文也要做到反复修改,把修改作文当做一种习惯。

(二)借助微课,教修改方法,提高修改能力

学生有了修改习作的欲望,但不懂得修改的方法,就犹如“无头苍蝇到处乱窜一样”,不仅起不到修改的效果,反而会失去修改习作的热情。这时,再次用微课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1.初读习作,整体把握,发现问题

在初读的时候主要看文章的主干,也就是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有无问题。

2.反復朗读,精批细改

这一步主要是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修改,将一篇文章修改得更加通顺。这里的读要更加精细,要逐句逐句地读。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等。

3.再次朗读,修改润色,把握整体

在这里可以先看文章的开头是否能吸引人;看文章的过渡是否自然,一气呵成;看文章写得是否生动具体;最后再看文章的文题是否能够打动人心。

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就能大大提升。

(三)借助微课,示范修改

有了修改的欲望和修改方法的指导,如果加上老师的示范修改引路,学生在修改习作上会更加得心应手。示范修改离不开微课的“帮助”。我利用微课出示学生好、中、差三篇范文及出示修改的方法,也就是初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再读,从字、词、句、段、标点去分析好在哪儿,如不好应怎么改;最后看开头、结尾及文题是否吸引人,是否打动人心。有了微课的“帮助”和老师的示范修改,学生的修改热情被激发了,修改能力提高了。

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使课堂生动有活力,让学生敢写有信心写!提高了写作水平,提升了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艳珍.微课让小学作文教学熠熠生辉[J].基础教育研究,2016(6).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叶圣陶.教师下水[N].文汇报,1961-07-22.

编辑 李烨艳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运用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