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2019-08-13周泽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周泽

摘  要: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更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课堂少了一丝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带有较高的兴致。这时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本文先介绍了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意义,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76-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第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教学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的情况,这严重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1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意义

1.1 拉近数学知识与设计生活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现象与内容又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2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靠教材上的语言描述,或者听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真正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的情况下,更无从提及良好的运用数学知识;如果教师没有采用有趣、心境的教学方法,只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数学的教学,将会导致学生只能理解数学知识的字面意思,未能深入挖掘知识背后包含的深层次含义[1]。这时教师就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和具体化,赋予数学知识新的生命与活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1.3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有些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知识,却无法将其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就与数学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实现其解决问题能力的稳步提高。

2   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学情境创设的足够合理,那么将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学生更加难以理解数学知识,还会造成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经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正式教学前的几分钟来给学生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或笑话,勾起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學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教学素材相结合,增加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有没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例子,例如,铅笔盒、粉笔盒、魔方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哪些物体属于长方体,哪些物体属于正方体,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或正方体,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2]。

2.2 提高教师的生活化意识

教师的意识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教师的教学意识较为落后,或者较为陈旧,那么教师将无法准确认识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无法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就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将数学知识变成简单的、生活化的问题,方便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保证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和教师重视生活化教学意识的培养,学校要定期培训教师,让教师能够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2.3 丰富课外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课堂教学只是教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课外活动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课外教学活动较少,内容不够丰富,未能认识到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创新和改进课外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例如微课,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4 采用生活化的练习

要想保证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和练习题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面值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去超市购物的模拟情景,提出几个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教师腰围学生营造一个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5 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未能提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无法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有可能是因为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氛围过于严肃和正式,从而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开始畏惧数学。因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墙上贴上一些装饰物,让原本沉闷、单调的教室焕然一新,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展示出学生创作的作品,让学生在舒适的教室内实现其适应度和安全感的提高,进而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问题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稳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宣以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69.

[2] 亢立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04-10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