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高年级学生习作“动”起来

2019-08-13聂丽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能动性高年级习作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作者从整体把握、抓住契机和创造活动等三方面尝试发挥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能动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文章华而有实。

关键词:高年级  习作  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4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历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就高年级学生而言,一直都害怕作文,写作时缺少素材,内容空洞,字数虽达到要求,但缺少细节描写,华而不实。作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困扰着我。在摸索实践中,我发现教师不能局限于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正如古人所说:“功夫在诗外。”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让高年级学生习作“动”起来?笔者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1   整体把握,化被动为主动

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单元顺序先把课文讲完,再指导本单元的习作,在课堂中出示习作要求,解释题目,点拨习作布局,说说注意事项,赏析范文,给学生一两节课完成习作。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一脸茫然,似乎毫无准备就要完成习作任务,结果,不知如何下笔,习作索然无趣。

于是,在开学初,我就带着学生浏览每个单元的课文导读和习作要求,并把每个单元的课文主题与习作内容罗列出来,找出习作是否与所在的单元课文有联系,最后一起讨论如何为习作作准备,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有的学生发现第一单元习作要写一封信给远方的朋友与第一组走进西部的课文有联系,“我们先了解中国西部的建设及西部小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我们这里的学习环境,写一封信给他们。”第四单元作文要求写感动的一件事和第七单元写熟悉的一个人,有学生说:“现在才开始学习第一单元,我还有很多时间准备,平时我要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把他们写在日记本上,两个单元的作文我就不害怕了”再如,第五单元要求缩写《金色的魚钩》或《草船借箭》,有学生说:“在学习这两篇课文之前,我一定要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更加认真听讲,那么,这个单元的缩写作文我就充满了信心。”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堂中,我看到学生的眼神没有恐惧,而是充满了自信。让学生整体把握习作内容和要求,化被动为主动写作,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不再害怕作文。

2   抓住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了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倾吐。

开学一周后,恰逢班上要改选班干部,我就把第三单元的竞选班干部发言稿作为第一次作文。在竞选班干部环节中,我建议学生从三方面展开详细讲,首先要讲清楚自己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接着说清楚自己有哪些优势,最后讲清楚竞选成功后怎样为班级同学服务。很多同学都踊跃地走上讲台毛遂自荐,说得很有条理,甚至有学生在结尾处还不忘为自己拉票:“……请大家相信我,我定会‘言必行,行必果,希望大家能给我机会,让我为班集体尽一份力,请为我投上你真诚的一票,谢谢大家!”也有学生写道:“假如自己这次竞选不上,我也不会灰心,仍然会继续努力!” 在平时教学中抓住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习作。

3   创造活动,让习作“动”起来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斯基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创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去感受、思考,让活动的热情化为习作的能动性。

例如,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看图作文或者写童年趣事。看图作文中,图中是正在进行小足球赛。由于学校没有足球场,我就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模拟进行足球赛,全部同学轮流参加,并把活动过程切割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第二步:裁判宣布比赛开始,运动员的神态动作、双方踢球场面、守门员怎样守门、观众是怎样看球赛的等等;第三步:比赛结束时,双方运动员及观众是怎样的表现。由于亲身实践,学生感受非常真实,一些学生在写自己守门员守球门时用了“半蹲、侧扑、抱住、抵挡、接住、上提、跃起“等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把守门员的动作写得很精彩。

在指导学生写童年趣事前,我建议学生回家做一件有趣的事,例如独立煮一道菜、吹泡泡、喂小鸡等等,把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班上有几个村里生活的同学写了自己烧火做饭,有的同学写道:“烧火做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坐下把干草放进炉灶里,等锅烤烫后,马上放油,把青菜放进锅中,锅里顿时发出“滋滋”的声音,我被吓得用手捂住耳朵后退了几步……”也有的写道“……我拿着锅铲在锅里不停地翻炒,翻着翻着,咦,锅里的肉片怎么还是没有变化?感觉总是炒不熟?低头一看,原来炉灶里的火灭了,我忘记添柴草了,真是手忙脚乱,顾得了炉灶顾不了锅了!”还有的写道“……煮菜中的我忙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生了火,才发现干草没有了,拿回干草,火又灭了……妹妹跑进来,笑我是‘小花猫!我哭笑不得……”由于学生有观察、有真实的活动体验,写起作文得心应手,本次的童年趣事习作不仅内容丰富、感情真实,而且饶有趣味,令人忍俊不禁。

总之,通过整体把握习作内容、抓住契机引导思考以及创造活动引导体验,学生的习作热情高涨了,习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习作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习作的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能浅尝辄止,如何让高年级习作“动”起来,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

作者简介:聂丽华(1988-),女,广东博罗,本科、学士。

猜你喜欢

能动性高年级习作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