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差异性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8-13李永金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李永金

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一项基础性的学科。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肩负着新任务,同时也面临着新契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既要实现“学科整合”,同时又要彰显育人价值,因此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尝试已经势在必行了。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能够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要数差异性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基于差异性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引入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40-01

差异性教学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差异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由原本的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们身边真正的“导师”。由此可见,差异性教学是与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倡导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论点相一致。

在差异性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点做法。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在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逐渐被教育界所关注和认同,目前合作学习这一教育理论已经获得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在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得以体现,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学生在个人自主思考之后就某一课题进行集中的讨论、研究,相互交流想法和问题,完成教师交待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之后,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由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介绍经验,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再与其他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针对差异性理念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路径,可以从小组成员分配、小组学习内容、小组问题设置体现差异性等多个层面加以推进。

1   小组成员分配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优势互补”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进行小组组别的划分。在小组成员的配置和安排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体现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可以“优势互补”。也就是说,每个小组的成员安排要尽可能地做到好坏兼具,这里所说的“好”指的就是语文功底较为扎实的学生,而所说的“坏”,指的就是那些语文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带动作用,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这也是为了切实地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差异性理念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划分上也是极具技巧的。例如,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之下可以在整个小组内部营造一种热爱阅读的氛围;而有的学生文字功底较为深厚,就可以将一些写作的技巧在小组内部进行分享。

2   小组学习内容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跳头摘桃”

由于各个小组的成员不同,各个成员之间的语文基础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在小组学习内容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跳头摘桃”。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要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第一,要熟记文章中的生字新词;第二,要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第三,要通过阅读,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第四,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感受世界古文明的博大精深;第五,理解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其中,第一、第二点要求是针对小组内部所有学生提出的,第三、第四点要求是针对中等学生刚提出的,第五点要求是拔高提升,是针对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的。在小组内部,教师也要引导成员们进行有规划地学习,在有效的小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地提升学习的效率。

3   小组问题的设置上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针对不同的小组,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也要充分地体现差异性,让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给与每位小组成员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感知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篇课文的时候,针对小组内部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找到文章的主人公或者是寻找文章中的一些好词好句等等;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如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说出基本的理由等等。在难易结合的环境之下,可以给与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消除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自卑感,这样就可以实现“强的更强,弱的进步”的教学目标。

4   结语

总之,差异性教学方法与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如何将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发展能力状况进行高度地匹配与契合,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们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主要可以上述三个维度着手:第一要在小组成员分配上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优势互补”;第二要在小组学习的内容上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跳头摘桃”;第三要在小组问题的设置上体现差异性,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相信通过这种大胆探索、积极推动、多措并举的模式,一定能够使得差异性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得到更加高效、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佟秋慧.自主参与 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23-27.

[2]馬万雄.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1):105-106.

[3] 刘雅君.差异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5(17):181-182.

[4] 卞真永.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245.

猜你喜欢

差异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