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与写话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8-13刘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写话教学阅读教学

刘丹

摘  要:语文阅读和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将绘本故事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基于绘本故事的实际应用作用,从阅读和写话教学这两个环节入手,利用实际案例具体分析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与写话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绘本故事  阅读教学  写话教学  语言感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33-01

小学低年级是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阅读、写话这两个环节,这也是体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绘本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结合绘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的展开阅读写话教学,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1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绘本在低年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儿童专属的文学体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绘本中运用直观的图画和简单趣味的字句来表达知识和道理,低年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低年级语文阅读写话教学中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对阅读、写作产生兴趣,继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绘本故事打开学生的心灵,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讲述学生生活中、成长中的故事,让学生间接的得到成长。不仅如此,绘本故事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形成缜密性、创造性的思维逻辑。

2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2.1 听绘本故事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绘本故事,首先教师要进行范读,范读的首要目的是明确字音,普通话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范读过程中,教师要咬正口音、带有感情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性。比如,教师在阅读《我的爸爸叫焦尼》这一绘本故事中,用深沉且充满爱意的语调为学生朗读,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故事中去,在无形之中不仅明确了字音,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绘本中的情感。完成范读过后,教师还可以进行领读,从而进一步纠正字音、腔调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较差,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听绘本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以分角色朗读为例,在《我的妈妈真麻烦》这一绘本故事中,有很多不同的人物角色,教师和学生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绘本故事中人物的心境,体会故事的核心主旨,感受到故事想要表达的根本内容。而且这种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继而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应用[1]。

2.2 读绘本故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学生自读环节中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默读、齐读以及自由读。其中师想要有效使用默读,就要科学的引导学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背景,让学生想想自己是绘本中的一個人物,然后再展开默读,以此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投入绘本,感受绘本。而齐读中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师也要合理的使用这一阅读方式,要根据绘本的内容、课堂当下的氛围,科学的选择齐读的方式,才能够保证齐读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鸭子骑车记》这一绘本故事就十分适合齐读,该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热闹、故事任务较多,在齐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绘本故事想要表达的环境氛围,从而提高对绘本故事内容情感的理解。相反,如果故事情节较为静谧、内容含义较为深远,就要避免采用齐读的方式。自由读和默读的形式较为相似,只不过在自由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绘本故事。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自由朗读,以某校教师为例,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规定时间内读三遍绘本故事,第一遍纠正字音、第二遍读顺语句、第三遍选择自己最喜欢一个段落,体会感情。而该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来回巡视、认真倾听,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采取不同的自读方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沉浸性加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反复的琢磨思考文章中的内容情感,尤其是在自由朗读环节,只要教师采用的方法合理,那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提高。学生在阅读其他文章时,也会采取相同的自读方式,就会对文章内容形成较为正确的理解。

2.3 写绘本故事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话教学的关键就是实践,因此在写话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联系和训练[2]。教师要准备好适合练习的阅读绘本材料,在对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确认学生明确了故事的核心精神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改写,按照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想要表达的内容,改写创作绘本故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绘本中文字内容较少,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特点,学生不会承担较大的压力,从而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反而会因为这种创作训练方式的趣味性,而逐渐爱上写作。在绘本中往往都会包含较多的修辞方法和精彩的表达方式,教师在完成绘本故事内容教学后,可以选择绘本中精妙的句子,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头或者结尾,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可以根据原文的句子形式,学习体会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真正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着较强的模仿性,因此观察是低年级学生最为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写话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续写创作训练也是利用绘本故事展开写话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找出绘本故事中的任意一节,可以是故事的中间部分也可以结尾部分,让学生根据先后文,重新编写故事情节,以此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想要续写出好的情节,就必须要对故事内容进行充分的体会和感受,只有理解了,才能够进行表达,学生对写话训练的兴趣也会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具有着趣味性、传递性和欣赏性这三个方面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应用绘本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深入其中,提高注意力。此外,教师借助绘本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完整、准确的表达内心想法,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因此必须要在阅读写话教学中合理应用绘本故事。

参考文献:

[1] 张金鑫.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鲁婷.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写话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益尝试
低年级写话教学浅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方法探微
学前儿童汉字识读的新路径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