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读引路

2019-08-13杨军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困境阅读

杨军

摘  要:阅读是了解历史,感受世界,处理信息,促思维发展,实现情操陶冶的可行举措,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故而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量,促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非常重要。本文对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走出阅读困境,提高阅读水平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阅读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8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很多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均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提上日程,引起了关注。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学生仍一味沉溺在应试教育旋涡中,一心扑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阅读教学工作开展困难[1]。部分教师虽为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籍,但与初中学生年龄、性格等脱节,要么内容浅显,要么深奥难懂,走马观花,学生阅读后一头雾水,理解的层面仅停留于文章浅表,缺乏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同时,教学时,教师“满堂灌”的情况仍存在,阅读过程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未凸显,遇到问题后不愿或不敢发表见解,创造性能力与思维受阻,和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另外,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可供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少,家长无太多零用钱为学生买书,均成为阅读能力提升的绊脚石。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探索可行举措来引导学生走出阅读困境。

1   鼓励自主阅读,注重阅读体验

课文是有学习价值的阅读素材,教师应以教材为武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鼓励其自主阅读,并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实现课本大意的掌握,消除自主閱读的盲目性,且针对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先以字典查阅或与同学交流的方式来攻破,若仍不明白则需做好标记,及时向老师请教,最后教师对大家所提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而对于少数人不懂的问题则进行一对一讲解,讲解后鼓励学生重新阅读,加深理解,消化记忆,让学生懂得欣赏、阅读与实践,这对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更有利[2]。

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教学中,则为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如下问题:①《山海经》是什么书?②文章重点讲述了长妈妈哪些事?其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③文章中为何前段提到“长妈妈不是一个很受人尊重的人”,而后面又说“从此对于他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充分的思维空间,供学生自主求知、探索,给学生留下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过程,帮助其更好理解语文知识。

2   课内内外衔接,延续阅读精彩

若要使学生生命底色变得更有魅力,光彩照人,除了要开展课内阅读外,还需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好似一只展翅高飞的鸟,课内阅读为鸟的一侧翅膀,而课外阅读则为鸟的另一侧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唯有两翼均振翅高飞,方可使学生阅读面拓宽,阅读量增加,通过长期的阅读过程掌握阅读技巧,积累阅读经验,促阅读能力提升。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加强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且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总量应不低于260万字,且每学年至应阅读2-3部名著,这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少,阅读量不足的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同学间、同桌间相互交换着进行书籍阅读,这样就解决了课外书籍数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因不听学段、年龄、性格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差异,感兴趣的书籍也各不相同,故而需结合多因素为学生推荐切合实际的课外读物,使学生阅读欲望被激发,拓宽阅读面,促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如为学生推荐内容丰富、短小精湛、文质兼优的课外读物(《语文报》《读者》《小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并逐渐过渡至有独特写作手法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篇佳作的推荐(如《鲁宾逊漂流记》《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读物与初中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更相符,不会太深或太浅,可促使学生阅读技能不断提高。

3   开展多彩活动,张扬学生个性

多样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达到阅读兴趣激发的效果,能够在全校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打造“书香校园”。农村学校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具体可包括:

第一,每节语文课上课前,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朗诵几句优美语段,在黑板上摘抄几句优美诗句或散文句子等,并讲讲你为何觉得这些诗句或句段好?好在何处,而素材积累的过程实质也是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思考的过程,对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均有帮助,一举二得。

第二,鼓励同桌间、朋友间利用午休时间或课后时间相互分角色阅读课文,根据所阅读文本中所提到的人物角色,做好与其性格相符的角色安排,这种参与性与互动性强的阅读模式更符合初中生“胃口”,积极性高涨,使阅读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诗词朗诵会、汉语知识竞赛比赛、词语辨析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紧张学习氛围得到调节,让学生从繁重学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4   结语

农村初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改善阅读质量非常重要。但当前农村学校学生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阻碍重重,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有必要继续致力于阅读教学质量提升课题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出更多可促阅读水平提升的方法,减少城乡教育差距,促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孙永峰.关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64.

[2] 黄秋平.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2):27-3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困境阅读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