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真课堂: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

2019-08-13龚梅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龚梅花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一门贴合学生生命成长的学科。建构童真课堂,教在起点、重在经历、乐在分享。从学生的“童心”出发,童真课堂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从而助推学生抵达更美好、更快乐的学习境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课程价值

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是一种契合儿童成长、贴近生命本质的课堂。建构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教在起点、重在经历、乐在分享。教学中,教师要守护学生的童心,了解学生的童趣,彰显学生的童真。要让学生凭“童眼”观照,用“童耳”倾听,用“童手”实践,以适切的方式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有趣味、更儿童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力,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一、教在起点,遇见“更生活”的道德与法治学习

童真课堂以“三真”(真心、真学、真导)为根基,其中是以“真学”为核心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的“起点”。关注学生学的起点,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教学部编版“我们爱整洁”,基于学生学的起点,笔者让学生先谈一谈每天是怎样做到整洁的,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起居,说每天要洗脸、刷牙、梳头、洗手,等等。通过回忆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认识整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呈现一些图片如“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一边看书一边吃东西”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互动交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困惑后,笔者设计活动,如“镜子里面的我”“这样做好不好”“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做是爱整洁吗”等,不仅让学生认识保持整洁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好处,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真正的整洁的内涵。又如对于手工劳动,不能因为脏而不参与,不能因为劳动脏而厌恶劳动,等等。在学习中,我们还组织了“健康卫生知识大闯关”“情景模拟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技能培训,让学生学会整理、学会整洁。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认知,不断丰盈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践履能力。

只有教在起点,才能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展开“真思”、发出“真言”、形成“真情”。教在起点,要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闪亮出镜”,大胆地敞露自我,呈现出自我的经验、困惑、问题等。只有切入学生学习起点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重在经历,遇见“更美好”的道德与法治学习

建构童真课堂,引导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关键在于学生经历。学生充分的经历包括学生的经验参与、深度的学伴对话、积极的资源共享等。只有学生充分地经历,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部编版“上课了”,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从而让学生适应新生活、创造新生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尽管他们每天都在听课,但是否会“听”依然是一个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听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良好的公共意识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课堂听课的认识就止步于“坐得端正”“回答问题响亮”“不开小差”等。对于“为什么回答问题前要先举手”“为什么要大家一起学”等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情境性活动,比如“出示一个问题大家抢着回答”,开展故事性活动,比如“坐井观天”“一叶障目”等。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提升学生的认识。比如对于“回答问题之前要先举手”,学生不仅将之作为行为习惯,更理解为一种公德;比如对于“回答问题要响亮”,学生不仅将其理解为一种要求,更理解为对别人的尊重。

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感受、体验,才能遇见“更美好”的道德与法治。

三、乐在分享,遇见“更快乐”的道德与法治学习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见解。在童真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但从不将自己的主观价值观念、意义等灌输于学生,从不将成人的观念、思维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诠释的尺度,也不将约定俗成强加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学生的“童心”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分享,从而让学生遇见“更快乐”的道德与法治。

例如,部编版“上学路上”,在最后一个版块——“交通‘信号要知道”,笔者以班级学生上学路上每天都会看到的交通标志入手,引导学生交流:在你上学的路上,还有哪些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到这些交通标志应该怎样做?这里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说,上学过红绿灯要走斑马线;有学生说,黄灯开始闪烁就不能前行;有学生说,即使遇到绿灯,过马路时也要左顾右盼,等等。通过交流,学生的经验得到分享。教学中,笔者还运用网络上下载的交通中常见的现象考量学生,比如“在红灯但没有车的情况下,妈妈拉着我的手要过马路,对不对?”“在绿灯快闪的时候,为了通过应该加速跑,对不对?”最后,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归纳、概括出过马路的注意事项。学生在积极的分享、研讨中明确了规则,获得了实用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积极分享,符合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逻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了解法治知识。只有当学生认识、认同了道德与法治知识,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与学生的积极对话、交往,能让道德与法治知识得到分享。在分享中,学生会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表达,从而在分享中获得快乐。

建构道德与法治童真课堂,需要教师用心,更需要教师永葆一颗童心。道德与法治学习,不仅要让學生获得知识,更要提升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起点,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历程,获得积极分享。如此,道德与法治学习一定会成为学生的美好的、快乐的生命旅程。

参考文献:

[1]张霞玲.呵护童真,让课堂更精致[J].教育视界,2016(24).

[2]诸建焕.谈《我是小小安全员》“童真”课堂教学心得[J].小学教学参考,2016(9).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