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政服务产业 消费升级新风口

2019-08-13钱果果

中国新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服务行业家政服务业

| 文 · 钱果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未来的家政服务行业配合现在经济发展,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019年5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将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和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决定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支持。这项部署体现出,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于家政服务业的重视。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正在从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人们对于消费的认识,不再从最初的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进行消费,而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消费升级,在物质基础之上更多的是对于精神上的消费。

随着消费主体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家政服务也从过去少数人的需求,转变为众多家庭的刚性需要,从过去单一的清洁服务,转变为更细化的专业服务,甚至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从传统的线下门店预约雇佣,转变为电子消费,运用设备通过网络一键快速下单。

家政服务行业地位逐年提升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而产生的行业。其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曾几何时,家政服务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百姓家中。当时的家政服务行业还只是在简单的家庭清洁、孩童护理等方面,只能在保姆中介市场中隐约发现萌芽。

1995年,我国把家庭服务员职业提升为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职业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新的职业,家政服务行业以此为契机,成为一个新兴行业。但是,家庭服务员却已有很长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为家庭生活服务的家政事业大量涌现,家政研究及政策措施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中国的家政服务行业开启了新篇章。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养老和托幼已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个人问题,而是政府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公共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消费升级的关系,我国的家政产业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人们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理解不再是过去那种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有更高的要求,在衣食住行基础之上讲究生活情趣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要达到全面的满意度,还要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群体生活3个方面的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家务劳动社会化日益突显,老龄化日益加重,二胎政策开放,老年护理和母婴护理问题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家政产业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日益凸显,市场对家庭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慢慢地,家政服务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消费升级 客户需求提高

在我国,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消费人群的结构变化、消费体量的快速增长、消费场景的快速进化,这些都成为了消费升级最好的土壤。

如今,现代化的家政服务,已不限于曾经单一的洗衣做饭、清洁养护等“保姆式”服务。消费者现在和曾经相比,要求更加具体细化,更加需要全方位专业的角度,涵盖到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包括家庭护理、运动健身,甚至鲜花服务、宠物照顾等,这些都是可以满足家庭成员更高生活需求和生活情趣的专业服务。

即便是清洁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家务,现在也已升级为可以操作辅助器械,或是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士来完成。不再是以前单独意义的保姆或者小时工来服务,而是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这些都可以来帮助人们获得更加舒适的服务。

现在80后、90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曾经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家政服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4400亿元,同比增长26%,从业人员达2800万人左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家政服务业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更快。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现有1.9亿户家庭,约15%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家政服务正在迅速释放巨大需求,每年增速达到20%左右,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消费、增就业的一个着力点。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需要人帮助操持家务;而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升级使许多家庭具备了接受社会提供家庭服务的条件。

如今的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劳动的社会化,这些都可以直接促使人们产生家政服务的需求。

2019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年末,我国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数为24860万,占总人口比重的17.8%;而60周岁及以上人数24949万,占总人口比重的17.9%,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了0~15岁的人口。按城乡人口3:7的比例计算,城市的老人和儿童有1.2亿人,他们是需要得到社会、家庭或他人照顾的群体。

不仅如此,为了应对市场日趋多样化的新需求和新要求,家政行业从业人员也将完成劳动密集型向专业密集型的转化,而创新产品、提升运营效率也成为家政服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发展广阔仍存隐忧

2017年6月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我国家政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已超过3000万人。造成家政服务行业需求量变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家政服务市场需求火热,人们对家政服务要求变多。

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门类被家庭广泛接受,作为一种职业被从业者广泛认同,作为一种行业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相对其他职业和行业而言,仍然存在稳定性差、流动性大从而导致的人才匮乏的特点。

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家政服务大众化越发凸显,服务贴近生活化将成为常态,和现在的家政服务费用相比,涨幅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家政服务业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多资本介入,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因此,在家政服务业中,存在服务对象大众化和服务水平成长性的矛盾,需要寻找支撑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7年6月在杭州发生的保姆纵火的事件,已经透露出了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除了类似极端案件之外,在家政行业日常的运作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家政服务公司在年报中表示,家政服务业普遍缺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率低,技能水平较难满足用户要求。同时,家政服务人员分级标准不明确、频繁跳槽等问题也曾经出现,甚至会因此给雇主带来一些困扰。众多不成熟的问题,造成了供需之间的现实矛盾和雇佣双方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导致“供需缺位”现象。

用户的需求提升,迫使家政服务行业对于自身的从业人员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培训,倒逼家政服务行业告别曾经不规矩、散乱的现状。不仅如此,从业者参加培训的意愿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上没有成熟的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因此,大部分培训都由家政公司自己来承担。

近年来,家政服务业以连锁经营为代表,开始新的经营模式。2016年,连锁家政服务企业有12万家,占家政服务企业总数的18.2%,企业营业收入1438亿元,占家政服务企业营业总收入的41.1%。其中,连锁经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组织化程度。同时,不单单是连锁经营,以网络为主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政服务业蓬勃发展,家政公司互联网化恰好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符合家政行业发展进步的规律。

家政服务行业作为朝阳行业属于高频消费,有着贴近消费者、受众广泛等特点,在产业链的延伸和跨界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为了满足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未来家政服务业将呈现规范化、职业化、智能化、品牌化、跨界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的家政服务行业配合现在经济发展,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服务行业家政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语言服务行业的本地化专业建设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经营管理研究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黄金》 传播信息 传递经验 促进创新 服务行业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