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板是培育隐形冠军的摇篮

2019-08-13魏志强

中国新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微工业品巨石

| 文 · 魏志强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产物。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科创板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科创板。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

至此,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科创板定位

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不同,科创板的设立有其明确的定位。《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强调:“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在行业选择方面,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科创板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从上市条件看,科创板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

科创板定位显示,在这个新板块上市的企业均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是工业品。与消费品不同,工业品是购买以后用于加工生产或企业经营用的产品。工业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前者包括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后者如机床、光刻机等。由于工业品的用户是企业,并非消费者,所以,生产工业品的企业一般不为大众所周知。德国赫尔曼·西蒙教授把这类企业做到世界前三的称作隐形冠军。科创板正是为隐形冠军而生,换句话说,科创板可称作培育隐形冠军的摇篮。科创板不仅能使隐形冠军融到大量的资金,从而增强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通过上市使隐形冠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科创板的设立,特别是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的全新定位,将吸引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来到这个新板块上市,从而一批隐形冠军将在这里孕育而出。这些隐形冠军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新的产业基础。

聚焦和专注

科创板不同于其他板块的定位,决定了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必须是“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也就是说,在这里上市的企业,都有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潜质。这些细分领域就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六大行业。这就要求上市企业在业务方面不仅要聚焦,而且还要深度专注,使其技术和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准,也就是说,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一个成果。但企业上市后如何做成行业领军企业即隐形冠军呢?

我们以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为例,来说明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通过业务聚焦和深度专注发展成为隐形冠军。芯片制造前道工序有3个主要设备:光刻机、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中微是生产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的企业。

中微创办于2004年,是国内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产业的领先企业。中微有三大产品:芯片制造前道等离子体刻蚀设备(D-RIE)、硅通孔刻蚀设备(TSV)和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这三大产品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都位居世界前三强。目前,中微是国内仅有的一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地和批量地销售极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的企业。中微生产的刻蚀机已经进入台积电7纳米生产线,5纳米的合作也已展开。

中微在向隐形冠军的发展进程中有一句口号:“咬住国际先进水平不放松。”其对标公司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15年来,中微坚持做刻蚀机不动摇,聚焦而专注,最终实现了对世界级公司的追赶,目前已实现并跑。

对于中微的原创产品,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曾表示不信,并在美国状告中微侵权,但法院经过取证,证据并不支持原告,最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与中微和解。中微用自己的原创技术赢得了竞争对手的尊重。

再如,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璞数控”),也是一家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拓璞数控成立于2006年,10多年来聚焦并专注于机床行业。他们坚持“市场导向、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引领行业”的科技发展战略,研制出了全球首台多轴镜像铣装备、国内首台自动钻铆装备、国内最大的重型五轴机床、五轴车铣复合数字化生产线等一系列打破西方禁运的高端装备。拓璞数控还为C919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两部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以及其他高端智能装备。

这两家企业都是其所在领域的领军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的原因是长期坚持聚焦和专注战略。可以说,聚焦和专注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即隐形冠军的第一个支柱战略。

全球化经营

聚焦和专注通常是一个企业达到世界水准的前提,然而聚焦也会使市场变小。尽管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自身就有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市场,但因工业品的竞争本身就有世界性的特点,所以,在一个开放性的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国际化的。这一点与消费品不同,消费品市场通常要受文化、习俗、宗教、制度等因素影响,例如,中国人喜欢唐装,外国人就不一定喜欢;外国人喜欢吃西餐,中国人喜欢吃中餐。工业品则不同,比如飞机制造商购买飞机发动机时,谁的质量好,就买谁的,并不受文化、习俗等影响。我国要进口飞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以及大量的芯片等工业品,就是因为这些产品的竞争是世界性,我们国内的厂家目前还竞争不过外国厂家。所以,中国工业品制造企业一旦在某一个细分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准即成为了隐形冠军,就必须实施全球化战略。这也是企业成为世界级隐形冠军的第二个支柱战略。我们以国内企业的两个成功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巨石集团是玻璃纤维的专业制造商,是世界玻纤的领军企业,目前玻纤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玻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全球的20%。

巨石集团的使命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其国际化发展之路始于1995年,初期的“走出去”是单纯的产品“走出去”。2011年,巨石集团在埃及建立玻纤生产基地。经过5年的建设,巨石埃及年产20万吨的玻纤生产基地全面建成。埃及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以及周边的土耳其、中东和北非市场。截至2016年年底,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45亿元,缴纳税收970万元,直接解决当地就业1900余人。2016年,巨石集团又在美国投资3亿美元建设年产8万吨的池窑拉丝生产线。此外,巨石集团还加紧研究东欧、东南亚等国家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计划在时机成熟时启动新的海外项目。

从单纯将国内生产基地的产品卖到国外市场,到玻纤产能的战略转移,巨石集团走出了一条将海外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到国外市场的新路,实现了“以外供外”的新盈利模式。

第二个是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立”)的国际化战略。海立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空调压缩机供应商。全球空调排名前十的厂商都是海立的用户。每年有2000多万台海立的产品走进全球165个国家的亿万家庭。

海立不仅在技术、质量、智能制造等方面成为业界标杆,在国际化方面也是业界榜样。海立从最初的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制胜国际化,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经典成功之路。

海立国际化战略的成功,源自于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全球研发战略布局。自1998年在上海设立技术中心后,海立先后在南昌、广东也设立了技术中心,又根据技术和市场的需要在海外设立技术中心,构成领先世界的全球研发中心平台,全球研发资源形成共享。2008年海立在印度新德里建立印度技术中心,2013年在千叶市设立日本技术中心,同年在意大利米兰设立欧洲技术中心,2015年在芝加哥创立美国技术中心。这些海外技术中心更好地贴近市场,第一时间反馈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服务属地化客户,提供销售和技术支持,实现产品需求与开发匹配的本地化运营。

正是因为坚持国际化经营、全球化布局,海立才能够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空调压缩机供应商,即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隐形冠军。

以上说明,科创板为工业品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但企业上市获得研发和发展资金后,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聚焦和专注主业;当企业生产的产品达到国际水准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后,还要牢记适时地实施国际化战略。

猜你喜欢

中微工业品巨石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建筑
小学写作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微课初探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书法教学中微视频使用存在的误区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