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仪式论视角下的视频博客受众认同研究
2019-08-12贺芳菲张明照
贺芳菲 张明照
【关键词】Vlog;过渡仪式理论;身份认同
Vlog是videoblog的缩写,指的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和音频于一体的视频日记,内容大多为以拍摄者为主角的个人生活记录或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日记。与直播、普通小视频不同,Vlog凭借传播者私密性的视角、生活化的内容及精美的后期制作,成为了一场场对受众颇具影响的过渡仪式。本研究将借鉴人类学过渡仪式论,分析Vlog缘何是一种仪式,它表现出仪式中的何种特点,这样的运动着的过渡仪式是如何影响到受众的认同,最后进行社交媒体时代Vlog的祛魅及反思。
一、Vlog与过渡仪式论
社交媒体时代的Vlog是一种自我呈现和表演的视频形式,Vlogger在拍摄过程中的自我呈现是一种向虚假表演的真实对抗的体现。[1]换言之,Vlog之中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似非常私密,似乎打破了戈夫曼的“拟剧论”,技术将前后台的分界消弭于无形,但事实上,在开机录像之前,传播者已进行过多次演练,开机的那一瞬间其实已经是传播者在“前台”的表演。这样的精心雕琢的“个人生活记录”和“个人特色”其实是一场社交媒体场域中的文化表演。
所谓的文化表演,按约翰·麦卡隆的界定,是指“在这样一些场合,我们作为一种文化或作为一个社会对自我进行反思并加以界定,将我们共同的神话和历史戏剧化,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我,最终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而在其他方面却又依然故我”。[2]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表演以象征的手法,透视出社会生活的结构,凸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方式。[3]在Vlog表演的过程中,Vlogger将所展演的世界和我们现实的世界借助于Vlog这样的象征形式融合起来,让受众获得一种新的认同或整合。
仪式是一整套规范的人为活动,具有重复性、程序化、象征性、表演性等特点,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的稳定与认同的作用。[4]格尔兹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并从这个角度解释了仪式呈现宗教和塑造信仰的实质。[5]
过渡仪式理论是对仪式的动态学理解,范·热内普挣脱前人静态学的仪式研究走向,在《过渡礼仪》中强调仪式的进程,认为仪式的动态进程具有三段式基本结构,即“过渡仪式模式”:分隔礼仪、边缘礼仪和聚合礼仪。三个阶段前后相继,构成一个动态的仪式过程。[6]
Vlog具有仪式所拥有的特点,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观看Vlog的过程中,受众并非“填鸭式”的、毫无情感波动的完成了认同的变化、群体的整合,他们像虔诚的教徒,参与了一场完整的仪式,并等待下一次仪式的“洗禮”。
二、过渡仪式论视角下Vlog的特点
(一)重复性
内容同质化、定期发布。内容的同质化不仅表现在Vlog博主大多借鉴国外Vlog内容及模式,往往以时尚、美食、旅行、数码产品、开箱或生活事件为主题,也表现在同一Vlog博主不同作品内容同质化程度高。同时,Vlog博主会定期更新作品,以满足Vlog粉丝的心理需求,一次次循环着仪式的过程。
(二)程序化
虽然采取了“个性化”的展演形式,但因其主题的特定性而导致了展演的模式化,往往将个人主题及感慨、抽奖环节、回答粉丝问题环节作为主要内容。同时,“面对面”属性是Vlog展演与其他视频形式相区别的一个最重要的程序。面对面、对受众窥私欲的满足及精美的视频制作构成了程式化的Vlog,是文化工厂中流水线的产物。
(三)象征性
据研究,如今观看Vlog的流量高度聚集在少数的头部Vlog博主身上,[7]其Vlog内容精美、博主自带流量,与普通的直播、视频区别明显。受众高粘度的Vlog博主本身是“偶像”或“偶像”一般的传播者,因此观看Vlog本身是一个粉丝与偶像接触的过程。在观看Vlog时,因其“面对面”的人格化属性,博主与受众之间的社会身份被剥离,象征了“人人平等”。
(四)表演性
网络把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中,促成了公私领域的合并,受众似乎获得了窥探“后台”的机会。但每一个Vlog都是刻意的、经过型塑的、将“后台”的私人情境推向“前台”的作品,Vlogger在视频的拍摄、剪辑前放松自己,回顾反馈,制定表演策略,在视频开机后将自己特定的“人设”展现在观众面前,扮演符合其角色规范的社会角色,进行“伪自我呈现”,给观众一种“面对面交流”的双向互动感。
因此,Vlog作品是仪式的中心,围绕着Vlog的博主与受众都是仪式的参与者。通过具有煽动性的Vlog观看仪式,受众完成了一次次仪式过程。
三、过渡仪式论下的Vlog受众
受众观看Vlog正是在经历着一次仪式,观看前—观看时—观看后正是一个拥有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的完整仪式过程。
(一)观看前身份混同
时下受欢迎程度居于头部的Vlog博主常常由名人及自带流量的网络红人组成,因其身份特殊性,在Vlog未发出前,已经聚集了一批粉丝。粉丝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人而看Vlog”的粉丝。Vlog是偶像个人的附属品,具有满足粉丝的偶像崇拜及满足与偶像“双向互动”的、身份平等的作用。另一类是“因Vlog而看人”的粉丝。这类粉丝对Vlog的内容、形式、风格的关注大于Vlogger本人。Vlog与Vlogger密不可分,两类粉丝的身份可以不做特别严格的区分。在此阶段,每位受众都拥有自己的社会身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二)观看时身份交融,原社会结构消失乃至颠倒
在观看Vlog时,以“面对面”视角发布的Vlog本身具有“交流平等性”及“沟通私密性”的属性,让Vlogger原本高高在上的身份变得平易近人。Vlog模拟出一个空间,将受众“拉”入传播者的“生活”,将仪式现场与现实世界区隔开来。例如,欧阳娜娜原本是知名艺人,在Vlog中突然展现出了她与普通的大学少女一般的生活,平易近人甚至小女生脾气的“祛魅”过程让她变成了“国民妹妹”。她面对面分享自己的食物、私人收藏,毫无保留地将Vlog的受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营造出一种“我让你来参与我的生活”之感。受众在观看视频时,与Vlogger的交流没有了阶层、身份的区隔,且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Vlog的受众,在仪式过程中,参加仪式的受众从原有的社会身份中抽离出来,共同置身于网络中的一种无差别的身份交融状态,成为“Vlog粉丝”,呈现出明显的反结构性质。
(三)观看后重新调整身份,回归原社会结构
范·热内普同时指出,在社会生活中这三组礼仪并非始终同样重要或同样被强调细节。受礼者不可能长期处于游离的“边缘”状态,他们需要通过“聚合礼仪”重新聚合或回归到日常的生活。[8]聚合礼仪是受礼者从边缘到世俗生活的必经阶段。“过渡仪式”理论始终围绕着“平凡或世俗与神圣或宗教”的二元世界观展开。[9]仪式的阈限阶段可以是公开的、大众化的,也可以是隐秘的、与世隔绝的,Vlog的观看兼具公开性与隐秘性,在观看完之后,受众从阈限状态回归平凡与世俗,“反结构”状态回归原结构,他们重新聚合成粉丝或回归到日常的状态。
四、反思及对策
Vlog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视频形式,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受众短暂抛弃现实身份角色,产生一种与传播者“面对面”的仪式感,在经历短暂的过渡仪式之后,最终回归现实社会。但在观看Vlog的过程中,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种仪式修饰下的隐性的权力控制。本质上,Vlog的内容所展演的都是Vlog博主的“日常”,是带有强烈的消费符号的、与普通观众有较大阶层差异的生活记录。通过一次次的观看提升对Vlog博主关注的粘度以后,带来的是对Vlog博主及其传播内容的消费主义关注。
以微博为例,现在国内Vlog博主影响力最高的欧阳娜娜、密子君、林小宅、丁一晨等,[10]他们在进入Vlog领域之前已经是自带流量的艺人或“网红”,此外,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素人Vlog博主也擁有多数人难以具备的自身条件,比如说他们大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也因此他们通过Vlog所展演出的内容一定程度上与普通受众的生活有所区隔,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窥私欲。
因此,在内容本身没有涉及需要监管的层面上,受众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获得消费快感后,要认识到社交媒体时代的“象征性现实”虽然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更加贴近现实,但其所表达的生活方式及透过Vlog所暗喻的本质上仍然并非真正的现实。因此,受众应提稿自己的媒介素养和抵御“生活化规训”的能力,并增强辨别能力,不能将Vlog提供的现实作为真实现实,刻意追求其展示的生活方式及消费符号而迷失自我。
注释:
[1]王仕勇,曹文扬.表征与价值:基于视觉逻辑的短视频生产——以Vlog为例[J].青年记者,2019(06):71-72.
[2]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03):123-138+5.
[3]朱凌飞,孙信茹.文化表演:传媒语境中的理解与阐释[J].广西民族研究,2005(01):58-63.
[4]王玮. 仪式传播中的粉丝身份认同[D].安徽大学,2017.
[5]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02):26-33.
[6]蓝希瑜.“拔伤”:浙西南畲族死者的过渡仪式[J].民族研究,2016(03):55-64+124-125.
[7]宾振宇.Vlog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浅析[J].视听,2019(03):147-149.
[8]梁宏信.范·热内普“过渡仪式”理论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98-103.
[9]阿尔诺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付煜鸿,徐越.Vlog在国内的传播特点及影响力分析——以微博社交平台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03):12-14.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