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信仰现状与思考
2019-08-12陈慧敏
陈慧敏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信仰”指人们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教派等的尊奉,是一种人类作为智慧生物所特有的精神诉求。马克思·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认为:进化中只有人类才拥有了给自已生命意义感的能力。布洛赫《希望原野》中也指出:人始终是希望的主体,从而驱使人主动去铺展自身的生存和历史。《法苑珠林校注1》卷九四亦云:“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1]信仰具有超越性、执着性、传承性、权威性,并以此催生出巨大精神力量,干预其现实行为。结合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和研究主体,本文“信仰”应当是广义上人生价值选择与人文精神追求,更倾向于实践应用性。
2017年,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018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看望北大学子又殷切期望“人生要扣好第一粒扣子”。2017年,关乎青年成长全国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一是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建立促进青年发展的政策框架,并成立了由51个中央国家机关组成实施的部际联席会议,关注青年发展由此而正式成为一项全覆盖的全国性行动。二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按照教育部部署组织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思政课”分教指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的专家赴全国13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深入课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全面的摸底调研并进行量化数据分析。2018年又提出“全员育人”。这一是说明了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重视,但同时也说明了当前青年发展中问题的存在。
青年发展既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此,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群体绝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与晴雨表。青年大学生以其极大热情与创造性以及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与可塑性,蕴涵了巨大教育和自我塑造潜力,因此,大学生信仰问题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的共同关注并产生了相应文化对策。但在社会转型、传统失范的急剧变革期,青年问题也许会更加突显。
一、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基本数据
(一)方法与被试
为准确了解当前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本课题组依据当前相关调研的代表性选题,结合实际自制问卷,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课题组先期制作了预问卷。问卷采用随机发放形式在六所本专科高校开展调查,共发放1500份,回收1422份,问卷回收率达95%。调查对象涵盖不同专业、学历、年级、性别的在校大学生,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共三十道题目,采用开放自陈式自由选答,用时一节课。内容涉及到大学生生存现状、信仰有无、信仰内容、理想、爱国与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传统文化等方面,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被试基本信息如表1。
表1 被试基本信息
(二)调查结果
信仰源于历史也离不开现实,不同的信仰或者传统信仰是否面临挑战,能否在现实中延续,也正是基于不同的现实生存需求。所以本次问卷也关注了大学生生存现状。统计结果显示:
1. 当代大学生主流上是有理想、有信仰、热爱国家、有追求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信仰、热爱国家、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对自身前途充满期待,注重精神追求。“理想”关乎信仰,对“你有理想吗”的回答,选择“有”占到79.1%(N=1125),选择“二者之间”的占14.91%,完全“没有”的很少,只占5.98%。这样前两项加起来已达到94.02%。
对是否“有信仰”项,明确选择“有”的占48.24%,明确“没有”的占33.97%,“不清楚”的占17.65%。对于“当前人生状态”项,本科生中“51.3%的人选择“热爱生活,目标明确”。
关于“信仰是否重要”项,选“重要”的占到56.5%,女生达59.3%,远超男生近6个百分点;选“一般”的占到30.5%,两项相加又占到87%。可见,在理智上,大学生们还是知道信仰的重要性并认可的。
大学生主流爱国,82.8%的大学生认为“十分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女生比例超过男生,具体见表2。在“每当看到国旗升起时,我就肃然起敬”这项,选择“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占到84.8%,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有77.9%。少部分同学(17.2%)认为“可有可无、无所谓、已过时”,说明当前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仍责任重大。
表2 是否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 信仰内容丰富,理性务实,也存在迷茫不确定现象
继续对有信仰的同学进行调查,信仰内容依次为“精神追求”57.2%、“英雄崇拜”11%、“物质至上”11.8%、“宗教崇拜”3%、“自我崇拜”的2%、其它15%。信仰内容丰富,理性务实。当前大学生信仰迷茫状态也不可小视,尤其信仰内容“其它”项居然高达15%。信仰的多样也正反映了信仰的不确定或信仰的迷茫。
3. 理想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就业压力最大,有焦虑感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感觉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就业压力最大,有焦虑感。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选项,“非常符合”只占到极少的4.22%,“比较符合”的占到39.2%,两项相加仅43.4%。而选择“不太符合”的占到46.3%,“完全不符合”的竟占到10.34%,两项总计占到一半以上(56.6%)。这种目标的模糊性会对当下现实行动力产生阻碍甚至反向影响。这给大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使命,必须有力成为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缓冲带”,让学生平安完成“断乳期”的适应,为其未来人生角色的转变做好身心上的全面准备。
对于大学期间“最大压力”,选择“择业”的占到42.19%,“学业”仅居其次占到32.49%,选择“人际关系的”占到14.28%,选择“家庭”和“情感”的两项共计才11.4%。大学时期应该是人生拓展期,进了大学后,学生们并没有很快进入快乐、放松、自主选择、全面发展的人生状态。这也许与之前人生目标的单一化及就业压力传导有关。
在社会化能力上,进入大学后,随着角色的转变,既有着脱管后的自由与快乐,也有着无所适从的茫然。与同学相处“很好”的占20.82%,“好”占到47.47%,明确“不好的”的2.39%,占极少比例,有29.32%选择“一般”。对部分同学来说,自我角色社会化融入适应大学生活仍需要过程。
4. 价值选择多元,兴趣广泛,呈现开放融合特征
这代大学生价值多元化,选择个性化,兴趣广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呈现出开放融合的特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认可并认为有必要,“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培育和践行”项选择占到78.3%。但能准确无误地说出12个词的只占37.6%,说不出或从没听说过也占到19.7%,仍有21.7%的同学认为“没必要、与我无关、不清楚”等。可见,主流价值观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力度不小,但两张皮状态也是存在。调查显示,47.1%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是“崇尚民主和自由”,仅有18.1%“相信共产主义”,还有16.2%的同学认为“金钱和利益最重要”。这与改革开放的环境和信息技术时代相关,网络是以开放、平等、信息共享为特征,开放的环境增加了选择的空间和包容度,这也成为这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及价值形成的文化背景。腾讯最新报告称,他们“网络社交更广泛:作为原生的互联网一代,对于移动互联网,尤其网络社交运用非常自如…借此将自已的社交拓展到了社会。”
5. 责任感不足,消费观念上注重超前享受
调查中明确认为“责任不缺少的”只占5.7%,认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责任感缺乏”的占43%,“有,比较盲目”的占33.4%,“危难关头才能看到”的占17.8%。尽管信仰内容项“精神需求”占到了57.2%的比例,但并不能代替这些市场经济下成长的孩子对物质的认可与需求。对于“拜金主义”看法,本、专科生“一般,金钱万能有一定道理”都是最大项,分别占到68.6%、60.2%。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也与传统差异很大,不再是量入而出,普遍存在着过度或超前消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月生活费1000-2000元之间的占55.3%,77.8%的大学生透支普遍,所谓“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很多贷款平台如分期乐、利学贷等没有门坎将触角伸向大学生。教育部财务司赵建军副司长也曾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文件,严禁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并鼓励学生去一些正规银行小额贷。对此也有异议,同年9月15日《经济观察报》陈志武发文《年轻人借钱花不好吗》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年轻人借钱的必要性,用未来的钱来规划人生也未尝不可。至于外在借贷环境规范化,这是社会问题,而非学生问题。
6. 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信仰本身具有历史承继性。从文化人类学上看,个体信仰建立在习俗信仰和价值上,体现了人类归属感与认同感需求。在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迅速消失,当代年轻人传统文化意识缺乏,信仰危机,成为共性现象。包尔生在其《伦理学体系》中就曾深刻指出:“20世纪的人类文化将带着信仰危机进入21世纪”。现代性的危机无处不在,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也是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的共同使命。为此,本次问卷加大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的调查力度,并将之作为信仰培养的重要资源。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接触但不甚了解。对“传统文化”表示“十分了解”的仅占9.8%,“一般了解”占到54%,“比较模糊”占34.7%,“一点不了解“占到1.5%。“一般了解”和“比较模糊”两项已达到88.7%。当代影响力评价上,对传统文化合理肯定,相对理性。他们大多认可其当代价值和影响,承认学习的意义,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占44.8%。但也明确意识到目前危机,对“传统文化现状”认为“还有影响”的占48.28%,认为其“势力还很强大”的只有15.06%,两项共计63.3%。认为“正在消失的”占到23.65%,“荡然无存”的只有0.35%。认为“有糟粕也有精华”的占至53.8%,认为“应以继承发扬为主”的占到37.3%。仍有9%的学生持基本否定态度,认为“现今传统文化显得过时了、保守了”和“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表现出明显的冷漠和拒绝。总体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比较客观清醒。
二、对大学生信仰的差异性分析
(一)信仰趋同
为真实了解不同大学生群体间的信仰差异性与趋同性,我们将分别以学历、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专业等分为5组变量,假定各选项结果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将样本分为两个独立样本,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值大于0.05无差异,否则有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在有无信仰、信仰内容、信仰重要性三个选项的5大类15项具体P值比较中发现,10项大于0.05,1项接近,4项低于0.05,趋同性更为突显。
对于信仰现状,只有政治面貌项差异,对信仰内容有性别差异、对信仰重要性项有性别和专业差异,其它分类群体均无显著差异。整体上不同信仰群体间信仰现状呈现同质化趋势。再梳理现有的少部分差异,发现主要体现在性别、学历、出身地上,这为我们平时学生工作中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提供参考。
表3 不同群体对信仰现状方面问题认识的差异性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我们可以就上表的基本问题具体剖析大学生信仰现状趋同性。关于信仰问题的认识,对于“有无信仰”和“信仰哪方面”问题的选择,无论以总体还是分为男女、本专科群体,选项比例出现答案一致,呈现出无关差异。其中总体“有信仰”的占到48.2%,“没有或不清楚”的占51.8%。继续对有信仰的同学进行调查,信仰为“精神追求”的有57.2%,物质至上的占11.8%。接着将大学生群体分为男、女生,本专科两个群体,结果表明,男女生、本专科之间有较大趋同性。
(二)价值观趋同
关于“爱国主义”项明显趋同。从表4可看出,除了男女生对“现在是否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的未来是否充满信心”和党员与群众间对于“是否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均无差异。
表4 不同群体对爱国主义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性检验
关于价值观、人生观选项,从表5可看出,除了不同学历大学生的回答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各项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当前人生观状态”项本科生中51.3%的人“热爱生活,目标明确”,专科生中“热爱生活,目标明确”的占41.2%。对于“拜金主义”项,本专科一致,“支持金钱很重要”的专本科生都占到10.3%;认为“责任感缺乏”的专科生占到44.7%,本科生占到39.7%。
表5 不同群体对价值观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性检验
(三)生存状态趋同
由表6可知,生存状态也呈明显趋同,除了“大学期间承受的最大压力”存在学历、性别、生源地显著差异外,其余问题不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6 不同群体生存状态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性检验
(四)传统文化认知上趋同
由表7可知,不同学历、性别、专业的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意义”选项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其它无显著差异。在“当前最快乐的事”选项上,本专科(P=0.119)、男女生(P=0.062)、以及生源地的不同(P=0.357)没有显著差异。且绝大多数都认为“好好学习,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是最快乐的事。
表7 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相关问题认识的差异性检验
(五)小部分差异性
关于有无信仰,女生高于男生,专科略高于本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文史类明显高于理工类,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本科生“大学期间承受的最大压力”首先是学业(39.3%)、其次就业(36.8%);而专科生的最大压力是就业(44.9%),其次是学业(29%)。“生源地”也对“最大压力”项有显著影响(P=0.001),频数分析结果:“城镇学生”最大的压力是“学业”(40.1%);而农村学生最大压力选项最多的是择业(45.1%)。“当前最快乐的事”一项,党员和非党员存在显著差异(P=0.012)。
三、问题与思考
(一)相隔四年两次共同调查结果:趋同性大于差异性
四年前作者也做过类似调查,问卷题目重合率达50%左右,目的在于对同一主体的动态跟踪。两次数据显示:不同信仰群体间趋同性大于差异性。虽非隔代,但这四年,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反腐力度加大、国力更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突显。这些成长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也会反映在学生身上:“有信仰”比例明显提升,四年前大部分(44.7%)的人认为信仰“缺失”,只有24.6%的大学生认为“有信仰”。四年后的调查中48.2%的大学生“有信仰”,上升趋势明显,“有无理想”一项选“有”的也占到79.1%。在信仰内容、价值观选择等项上明显趋同:两次都是“精神崇拜”最多,分别为64%、57.2%;关于“价值观”项,两次最多均为“崇尚民主和自由”(56.3%、47.1%);“你现在的人生观更接近于什么”选项中,“热爱生活,目标明确,为每一天努力着”均为两次最多(62.8%、44.6%)。在“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选项中,两次调查选择“一般,金钱万能论有一定道理”均为首选(62.8%、63%)。“责任感现状如何”,两次调查“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责任感缺乏”均占首位,分别是46.8%、43%。四年前调查,“宗教信仰”最少(2.3%),选择“自我崇拜”的较多(12.1%),而在本次最少的是“自我崇拜”(2%),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对自身的认识在改变。这也应该与近四年来国家主流意识教育相关,更多的学生从小我自恋中走出来,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结合起来。几年前,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Jean M.wenge曾研究认为:社交网站和一些新技术激发了现代学生的自恋趋势,并把网络一代称作“历史上最自恋的一代”。本来,这代大学生“生于改革开放后社会全面转型的文化多元化、选择自由化时期,特殊而开放的环境使其成为个性化的一代,也是极为自我的一代……其代际个性远远大于代际共性”[5]。但事实并非如此,值得深究。
(二)针对瞬息万变的不确定社会,要培养学生的“确定性”
尽管调查中大多数学生仿佛有信仰,但内容丰富,同时存在大量灰色空白地带,显示出多样性和不确定。“其它”项居然高达15%,充分体现出当前这个多元、开放时代的多变性、复杂性。价值选择项呈现的也是多元化,“迷茫徘徊”的竟高达32.6%,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占13.1%,这两项相加达45.7%,“但尽人事,各凭天命”也占据了17.8%。对于“当前人生状态”本科生中51.3%的人“热爱生活,目标明确”,26.2%的人“迷茫、徘徊”;而专科生中“热爱生活,目标明确”的仅占41.2%,有35.8%的人“迷茫、徘徊”。
90年代之后国家不再包分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对未来茫然。许多人过于急功近利,使其青春的朝气与激情消失在过早世俗化的考虑中,从而产生了一种“社会角色”的退出。学校应尽快帮助学生适应“断乳期”,规划人生定位指导现实行动。“未来”在于他们只是一个幻影,具有美妙性和模糊性。选项中各种的“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应该尽快由虚到实。目标的不明确,会导致自我内驱力不足,要加大培养学生的“确定性”。帮助其克服茫然、无措、焦虑,平安渡过青春期“暴风骤雨”之内部巨变与外界信息社会之瞬息万变之内外双变。在工具理性的时代,坚定人生信仰,明确未来目标,培养人生修养,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升华。哈佛大学近年进行了通识教育课大改革,为新生提供八大类四百门课组成的人类知识盛宴,也是用以培养学生的确定性。这些灰色空白地带,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着重点,这里蕴含着无数的机遇和可能性,在非常态中自会创造出奇迹。
(三)针对个体人格多重性,加大立德树人
这代学生不同信仰群体间同质化明显,人格呈现多重性、立体化,乖与逆、显与隐并存,代际特征不明显。尽管总体上显示有理想、有信仰,但也不容过于乐观,同时存在多元化乃至真空状态,在是与否、有与无之间存在诸多不确定、困惑、徘徊、无所谓、冷漠现象。这代学生开放、掌握技术、教育健全,而趋同性却显示出其身上个性化标志越来越少。他们爱“宅”,整体对外界隔膜,注重个性化体验,整体给人一种“乖”之表象。这种“乖”和传统意义上不同,并非完全被动接受。究其原因:一是更为民主、开放、宽容的环境,他们接受新东西快。二是成长过程中迫于外压装“乖”,乃至佛系流行。三是市场利益驱动下价值失范,文化相对主义流行,无可无不可。
国外一些学生自我规划较早,中国学生大多进入大学才学做职业规划,一切在缺位和错位中进行着。茫然属于常态,一是本来就不明确自已想要什么;二是属于人生过渡期的一种正常焦虑;三是外在被动的接受;四是大学教育本身问题,之前的大学只是人生目标中一个虚化符号。这个调查结果提醒学校学生入校后进行针对性的前期引导和介入的必要性、迫切性。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视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家国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大学时间,圆满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从少年到成人的过渡,把一个合格健康的人才推向社会。
(四)针对佛系,培养学生的信仰与希望
2016年“北京瘫”红遍网络,“屌丝”、“丧系”流行,“佛系”也成为2017年网络热词。这引起了学界关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曾专门组织讨论:“佛系:中国社会心态新动向”。的确,不少大学生信仰缺失,目标不明,放弃努力,拒绝成长,得过且过,在网络游戏中虚拟化人生。日本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书中说过“人人丧失欲望不说,还对未来抱有不安”。低欲望社会的出现,倒是人类未曾经历过的新现象。自茹毛饮血起,我们智慧人类一直在探索物质的最大化满足,继尔精神。日本这方面好像先于各国,于是各类极简生活倡导也应运而生,这自有其经济文化的特殊性。其实“颓废”的概念像人类本身一样久远,甚至相伴着现代性!目前年轻人为着国家奋斗的精神明显减少,人生目标不明确动力源不足。随着社会贫富悬殊,流动性减少,阶层固化,生存压力加大,很多年轻人放弃了努力。当代大学生早熟,激情褪却,正当青春,却不是青年。1922年五四退潮之后茅盾也写过《青年的疲倦》,近年“青年消失论”也曾成为热点,并发出呼唤“归来兮,青年”。
大学生的成长涉及到全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青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正是这代大学生的发展机遇。信仰支配着行动,信仰不足,行动力不足,主体精神力量弱化,难以担当家国重任实现人生更大的成就。青年期本身就是身心的急剧变化期,陌生的世界有待其重新认知,这种确立和整合自我的过程也是其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青年期会进行身心改组、整合、更新,也是内部精神世界的急速形成期,是斯普兰格(Espranger)所说的“第二次诞生”。高校要借助各种方式重塑学生的信仰,培养他们的人生希望,唤醒其生命的热情和冲动。学校要有爱的期待、爱的关怀、爱的设计、爱的落实,让学生无论在课堂、在生活、在日常管理,都有种主人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而非一味被动麻木接受。
(五)打破成长中的“代际困惑”与“代际孤独”
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成长中的“代际困惑”与“代际孤独”。困惑与社会转型、新旧交替、价值重估有关。传统社会,代代相习,社会结构稳定,人们重史尊祖,人生目标明确,所以没有“代沟”。伴随技术进步,人们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手段发生改变,“代沟”产生了。“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由于年轻人对依然未知的将来具有前象征性(年长者向孩子学习)的理解,因而他们有了新的权威”。[6]这时,新生代产生了文化反哺,在技术上优势明显,打破了之前孩子是长老身体与精神的后代之格局,精神脱轨,只留下了身体的繁衍。这种技术话语权的掌控,也自然导致其生存方式与心理的改变,从而使得上一代人失去的不仅仅是技术。在失去与上代的交流,文化营养几乎断代的同时,自以为是的年轻人并没有自我拯救之良方,转型中的社会也没有及时供养,于是“代际孤独”也就自然而然了。从自然生理层面,代的繁衍有时间上的差异性但不大,代沟主要应指文化心理层面,制约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其差异性要远远大于前者。某高校近四年新生入学心理测试报告显示,阳性症状人数上升趋势明显。另一方面,近四年来心理咨询的来访个案和危机干预的处理个案从数量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且症状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这也与“代际孤独”有关。
如何打破孤岛,学会与人相处,生存于社会,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宽恕待人,和谐共生,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六)主流价值观教育时有空泛,应该进行立体多样化尝试
这代学生视野开阔,兴趣多样,国际化、网络化、平等包容、务实理性,乃至有极少部分同学认为爱国主义精神可有可无。他们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物质成果的直接享受者,这种物质上的满足让他们感觉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是直接受益者。调查显示:主流价值观教育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疏离,效果有待提高。课堂上教师的正规传授,有时与学生现实生活远离,不免流于苍白,难以真正入脑、入心;当前的娱乐至上,消解了崇高与权威。必须探索思政及人文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立体化,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自我教育,体会出自我创造的乐趣。如90后喜欢马克思之类的网络传播方式,寓教于乐,网络广泛传唱。
每一种伟大的文明都有一种伟大的文化支撑。当今中国,走过社会转型期,急迫探索传统与现代的接轨。每当社会转型,结构变迁,人们的身份焦虑便会加剧,符号感需求会特别迫切。一旦失去价值评价体系和标准,就会陷入新的相对主义。柏拉图曾指出:如果没有“绝对”(即共相absolute),“殊相”(即个体)便没有意义。社会转型常会导致共相的缺失,整个社会处于“真空”状态。在当前“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将传统文化复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事实上,中国并不是一味地由外来文化的野蛮“侵入”而使传统断裂,文化主体本身有着充分的文化认同并努力进行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抵抗。整个近代史基本就是在变革与探索中不断产生自身文化反思、批判、论争的历史。如今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改变传统文化在近百年的内外交困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也就迫在眉睫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因此,一方面社会应当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平台,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大学生得加强学习,汲取传统文化营养,不断地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东方文化是典型的德性文化,是以整体的方式观照世界,有助于弥合现代境遇下人们心灵的撕裂和焦虑。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秩交替,每一代青年人都在自已所处的际遇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既然历史已经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努力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