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
2019-08-12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中风的发病率、致死率、遗留肢体瘫痪率、反复发作率都较高,它是继癌症、冠心病等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疾病[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中风的致死率下降,而致残率相对上升[2]。在我国,中风死亡率仅次于癌症[3]。国内中风的发病率为180例/10万人~200例/10万人,发病率也随年龄呈上升趋势,约70%的首次中风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4];中风的死亡率为116例/10万人~142例/10万人,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为100万例以上,致残率高达75%[5]。而中风致残主要体现在运动障碍和言语障碍两个方面[6]。目前中医治法和现代康复结合治疗中风偏瘫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同,疗效较好,临床应用较为普遍[7]。本研究运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中风后遗肢体偏瘫,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 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中风后遗肢体偏瘫病人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1~82(65.45±7.55)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83(64.46±8.2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6 年 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出血和脑梗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经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脑梗死或脑出血病人; ②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③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肌力为Ⅰ~Ⅳ级,肌张力增高1~4级,Fugl-meyer平衡量表显示有平衡障碍,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有日常生活能力障碍;④年龄 40~90岁,病程在15 d至6个月;⑤入组前未服用过镇静药及肌肉松弛药;⑥病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如帕金森病、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或者其他类型痴呆) 或严重的脏器功能、造血系统功能异常者;②有严重影响肢体运动的疾病(如骨折、类风湿等);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④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或有脑疝倾向者;⑤双侧病变及小脑病变者;⑥有精神障碍者。
1.5 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中途拒绝贴敷者;②治疗过程中要求针灸或中药治疗者;③出现严重皮肤过敏或不良事件者;④观察期间失访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2011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8]为准则进行卒中后早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贴方选用《中国贴敷治疗学》中收录的痿证方加减[9],组方:川芎200 g,白术500 g,茯苓500 g,怀山药300 g,川牛膝300 g,麦冬300 g,锁阳300 g,龟板300 g,黄芪200 g,太子参200 g,肉桂60 g,干姜60 g。用法为诸药研末,用麻油调制。选取患侧穴位,上肢为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为环跳、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 隔日1次,每次贴敷4~6 h,连续贴敷12周。
1.7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专科体格检查评定病人初次住院及治疗6周时上下肢肌力分级、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
①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肌张力改善情况,设0、1、1+、2、3、4级评分分别为5、4、3、2、1、0分。② 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对偏瘫病人进行7个项目的检查,分别为无支撑坐位、健侧展翅反应、患侧展翅、支撑下站立、无支撑站立、健侧站立、患侧站立,每个检查项目都分为0~2分3个级别进行记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0分,低于14分说明平衡功能有障碍,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本研究将治疗后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值上升定为有效。③根据Barthel指数计分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成良、中、差3级。>60分为良,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41~60分为中,有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为差,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他人帮助。
2 结 果
2.1 两组上下肢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6周时,治疗组1例因皮肤过敏被剔除,1例因中途拒绝贴敷被剔除。入院时两组上肢与下肢肌力分级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肢Z=-0.83,P>0.05,下肢Z=-0.096,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肢与下肢肌力分级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两种疗法均有效。两组治疗后上肢与下肢肌力分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肢Z=-1.080,P>0.05;下肢Z=-1.609,P>0.05),可认为两种疗法对肌力改善的疗效相当。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上肢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下肢肌力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该研究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s) 分
与同组入院时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6周比较,2)P<0.05
3 讨 论
中风后偏瘫的机制,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对营卫与肢体拘挛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说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非风》曰:“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言之祥矣,然血气本不相离,故阴中有气,亦有血,何以辩之?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之按:“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言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挟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医贯·中风要旨》云:“其手足牵掣,口眼歪斜,乃水不荣筋,筋急而纵也”。综合分析可推测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痰瘀阻络与中风偏瘫关系密切。所以在治疗时应中调和阴阳营卫、化瘀通络。
穴位贴敷治疗综合了中医基本理论、经络、腧穴、中药和贴敷等多方面的知识,且治疗方法简单、费用相对便宜,病人的依从性较好[9]。它也契合了中风偏瘫的治疗原则。在穴位贴敷选穴方面也是有考究的,选穴主要依据为《针灸学》中的穴位定位及主治[10]。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周而复始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过程中的交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按照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功能,而且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效用刺激点。各类致病之邪停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侵犯和影响,致使经络阻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表现出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自古就有用穴位贴敷治疗卒中风病人的记载,如《灵枢·经筋》 提出: “卒中口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现代也有如詹敏[11]用鲜生姜、蓖麻仁、吴茱萸、附子、冰片等制成糊状,于每晚睡前敷贴双足涌泉穴,结合针刺治疗。李春红等[12]自制舒愈膏(由黄芪、川芎、赤芍、地龙、水蛭、当归、胆南星、冰片等组成)外敷于针刺后的穴位,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治疗。顾海平等[13]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取穴,将桃仁、红花、赤芍、牙皂、细辛、桂枝、牡丹皮等研粉调糊,进行穴位贴敷治疗。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中风后遗肢体偏瘫是可行的、有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渐提升,治疗疾病的最终目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保障生存质量[14]。而在中风的预防与治疗及后期康复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无疑为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