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铸工艺在青铜器鉴定中的佐证

2019-08-12王文齐文化博物院

收藏·拍卖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芯型腔垫片

文:王文 图: 齐文化博物院

铜器范铸工艺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彰显的不仅仅是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还承载着青铜时代的文明。铸造一件青铜器,器表总会留下制范时的范铸痕迹,这就为青铜器的年代鉴定提供了依据。因此了解了各时期的青铜范铸工艺,也就更好地把握了青铜器的鉴定要领。

山东地处齐鲁故地,留下众多从商至秦汉的青铜遗存。现就山东淄博齐文化博物院院藏,部分具有范铸代表性的青铜器,分析其范铸工艺,依此为先秦青铜器的鉴定拓展一径。

从各时期青铜鼎的造型变化,可窥探出范铸工艺的不断演变

商代晚期辖軎 1988年11月28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

古代在铸造青铜器前,首先要制作模和范。“模”就是器物的样子,它决定了器物的内部形态;“范”就是依据样子制作的型体模具,它决定了器物的外部形状。模和范的制作,依据造型的需要,又可分为独体、拼合和套装等多种形式,只有采用多种模、范组合的形式才能够完成一件精美器物的铸造。一套完整的范具,都会有外型范(简称外范)和内型范(简称内范,俗称芯范)借助“垫片”或“泥撑”支撑,构成形体的型腔。

以一件西周三足立耳鼎的模范来说:包裹鼎模的范就叫外范;模通过消减出型腔的空间也就成了内膛,也就是内范(芯范);内范在鼎腹内的模型,就叫内芯范;包裹在外范在三足之间的模型范就称外芯范;从鼎腹内芯范上延伸出的安装立耳的凸起部位,就称为芯头;放置到内、外范之间,用于支撑鼎壁型腔的金属薄片,就叫垫片;预留的型腔支撑泥块就叫“泥撑”,青铜时代,型腔的支撑,依据形体的需要,多会几种方式一起使用。

商末青铜器,多处孔洞不加垫片

以院藏商代晚期辖軎 (wèi )为例,軎体上四处孔洞及顶部范铸痕迹说明外范是对分二块范体,型腔支撑全部采用的都是“泥撑”方法。器身上的四处长方形开孔,就是加装泥撑的位置。铸造完毕,去除泥撑也就形成了预留的插销位置。

軎体的底口范铸痕迹显示,内芯范底面一端是平面接触的外范体,没有延伸芯头,原因主要是有四处泥撑的加装已使型腔非常稳定,所以无需再预留芯头固定内芯。这种把形体结构需要巧妙设计成型腔泥撑支架位置的范铸形式,是商代范铸工艺史上一次大的跨越。就这件軎来说,把要安装辖的部位,设计成泥撑支撑軎体型腔点,这样不仅支撑了型腔,还预留出了辖的位置,一举两得。因此这时期,器身具有多处孔洞的青铜器,器身都不会再加装垫片,如果还发现有垫片加装,那一定不符合时代范铸的规律。

西周单玄纹青铜三足圆鼎 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临淄区河崖头殉马坑墓

商周,圆鼎三分法与范线是重点

这件西周单玄纹青铜三足圆鼎器表保留的范铸痕迹采用的是外范三分法拼合,并每块外范的分范线都依据三足的中心点分合,这样不仅便于定位“内芯头”上立耳的摆放位置,更利于腿足外芯范的定位。只要把底足外芯范块拼合线对准外范腿足分范处,形成等线,合范时就不会导致腿足内外范体错位发生。底外芯用了四块芯范拼合,中间是一块三角形芯范,在三角芯范的每条边又各辅加了一块芯范,底芯范与腹芯范之间的底壁型腔用垫片形式支撑。底部外芯范多加这三条辅芯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外范从形体上取形,使底足芯范与外型范之间不产生形体卡角。因该鼎外腹壁与底足外芯范之间形成的弧角过小,再加上每根圆柱形足与腹底之间产生的夹角也过小,都不便于形体外范的脱离修整,如果在底足三角形外芯范周边各辅加一块外芯范的话,这样就加大了腹与底、底与足之间的弧角,外范脱离下来就会更加容易。一般模与范之间的卡角角度都大于90°,才能最便于取下范具修整,这也是底足芯范采用四块范具的另一个原因。同时也把铸口和气口都设在这三条辅加的外芯范间,更显相得益彰。

商周鼎立耳都置于口部折沿上,外侧与折沿持平。立耳的摆放位置一般是取一条外分范线为坐标,在其一侧芯头上模印出一个立耳,另一侧立耳则取直线向对面延伸,在相对的芯头口沿处模印上去另一个。

一般底部呈弧面的三足圆鼎,外范多采用整体三分范拼合,有三条腿的,范具就分三块,有四条的器身没有“脊棱”的就分四块。如果发现这时期的圆鼎,器身范线与腿足范线不垂直或腹底小于90度角,而足底外芯范不是四块范兑范痕迹的,那就需注意。

此外,院藏的西周双玄纹青铜三足圆鼎的外范也采用三分法;腹腔内芯范采用的也是外范固定“芯头”工艺;底部内外范型腔也是用垫片隔开;铸口也是设在底足芯范拼合线上,和上一件鼎所不同的是这个鼎的腹底外芯范只用了三块组合。使用三块范的原因,是因为器身腹壁与鼎底之间的倾斜弧角够大,三块底足芯范就能够保证与外范形体不产生卡角,所以也就无需再增加辅芯。古人制范也是根据器形而变,并无定规。

鼎腹底还有阴线铭文,这是在鼎腹内芯范上反书堆砌的阳线文字,铸造完后腹底也就留下阴线字迹。把阴线铭文铸在腹底,这种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导致器底破损,因为鼎这类器物多是烹煮之器,为了最大化提升受热温度,多会把底壁铸薄,如果把阴线铭文铸于腹底,则更减少了局部腹底厚度,使用中很容易造成腹底破损。因此古人多把这类烹煮之器的铭文置于器壁相对比较厚的口沿上下部位,以此避免破损的发生。但这个置于腹底的阴线铭文,西周人也想出了相对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腿足外芯范块之间的拼合间隙加大,铸造后芯块拼合间隙间自然也就形成了较粗的范线痕迹,然后再把这种铸痕适当美化修整一下 ,也就相应构成了对腹底的承力作用,解决了底壁薄造成的使用困扰。大多数商周鼎底部的范铸痕迹不直接打磨掉的原因,也多是如此。

春秋早期,“半包裹”工艺流行

到春秋时期,青铜器的范铸工艺可谓集前期工艺又有所创新,如春秋早期青铜三足圆鼎,从器表保留的范铸痕迹来看,形体外范采用的是商初就已出现的三分法形式,内芯范采用的也是那种商初就出现的把内芯范延伸出芯头,并插入外型范中固定的方法,但三条腿足则变通采用了西周时期就出现的“半包”范铸工艺,它创新地把圆形腿足等分为二,一侧设计成“半包”的平面形态,一侧还保持半圆,这一创举不仅便于外型范的取形,更减少了底足外芯范块的拼合数量。由于一侧是平面一侧是半圆,底足外芯范与形体外型范之间都没有了卡角,因此只要一块底足外芯范就解决了底足型腔的问题,同时这种“半包”内侧平的腿足设计,还大大方便了制范时的加工工序,制范时,只需把裸露的一侧腿足内芯范贴敷到底足外芯范上,即可完成腿足型腔的支撑问题。

鼎腹型腔用内芯范延伸“芯头”嵌入外型范支撑;三足内型腔用“半包”方式支撑于底足外芯范,所以该鼎的腹壁和腿足型腔无需再添加垫片支撑,最多只需在底部内、外芯范之间的型腔内添加几处垫片用于支撑即可,器身无需加装垫片。器物的铸口同样也设在了底足外芯范与外范之间的拼合线处。所有春秋早期的青铜器物附件部位,采用的都是这种形体半包裹工艺,也就是一边有范体包裹一边没有范体包裹。如果这时期有些青铜器物的附件部位,范铸工艺不是这种形式,那就需注意。青铜时代,一种范铸工艺的产生,伴随的是时代体制的变化,因此都会有一定的定律规范。

春秋晚期,镬鼎工艺凸显实用性

西周双玄纹青铜三足圆鼎 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临淄区河崖头殉马坑墓

春秋早期青铜三足圆鼎 1985年7月19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

春秋晚期的青铜环带纹三足圆鼎 ,范铸工艺同前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沿上的立耳由以前的“实心”演变成了有内芯范的“空心”,并且立耳的角度也向外有所倾斜。制作这种立耳,制范时必须要在以前的实心耳朵内再添加一个内芯范才能完成,这样就产生了型腔,就需要加装垫片,反而增加了制范的难度。这种有内芯范的鼎耳,都采用范体套铸工艺,也就是先把加装了内芯的鼎耳小范具拼合到外范的大范具内,范铸时也就构成了一个整体。这种工艺多少都会在鼎耳范具拼合处留有范铸痕迹,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一种鉴定依据。

古人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其实是鼎的用途在生活中发生了变化。前期的鼎由于体量相对比较小,用途主要是盛装和加温部分食物,发展到春秋中期,鼎的体量逐渐加大,这时已经开始用鼎烹煮一些食物,也就是镬鼎。为了确保烹煮的温度提升,加装一个盖子成为必然,有了盖子就要解决盖子的放置与口沿的密封问题,前期的直立耳设计会相对阻碍盖子的放置与鼎内温度的密封。

因此,把口沿上的立耳角度适当向外倾斜一下就方便盖子的拿取,如果把立耳的整体厚度再加宽一下,也就增强了盖子与耳之间的密闭问题。

战国,采用单元模印组合

到了战国时期,所有器表装饰纹饰也由以前的外范整体刻画演变成了单元模印组合的方式,这也是范铸史上的一大飞跃,从而使装饰图案的工作,变得轻松而简单。

春秋晚期青铜环带纹三足圆鼎 1984年9月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

如果一件器物的造型纹饰特征符合战国早期,但腿足、附耳、盖钮或铺首等附件部位没有二次铸接痕迹,以及纹饰处找不到单元模印留下的拼兑痕迹 ,那必假无疑。

如战国早期雷地龙纹青铜三足圆鼎。这个鼎的附件部分全部采用的都是二次接铸工艺,包括盖钮、鼎耳、三足。附件全部采用二次接铸后,制作鼎腹的型腔相对就变得简单起来,这时鼎腹只需两块外型范和一块内芯范就能完成型腔的拼合,再也不用考虑腿足的卡角问题。

这时期,只是盖钮的接铸方法和腿足、附耳有所不同,腿足与附耳接铸时是预先在外范体中挖出榫洞形成榫头结构,那是因为腿足与附耳的形体都有一定的空间包裹榫头,盖钮因为形态呈环形,体积又小,因此不便于采用预留榫头接铸。古人的解决方法是在浇铸盖子时,预先把接铸盖钮的位置采用泥撑工艺,盖子成型后,抠掉泥撑胎土自然也就形成了榫孔。二次接铸盖钮时,只需在盖内部榫孔处再补加一块范块作为支托就行,铜水流入榫孔,盖钮与盖壁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榫卯关系。

这种全部附件都采用二次接铸的工艺,其实也有弊端。往往会因为定位摆放的偏差,导致腿足或者附耳二次接铸后位置偏移。所以才出现了三条足之间,有的足底铸口修整得很平整,有的却反而没有修整铸口,目的就是为了用铸口残留的痕迹来调整三足之间的平稳。

到了战国晚期,一切器物的范铸形体都变得非常方便和实用。就拿秦鼎来说,以前不管立耳还是侧耳都是长方形设计,耳中间的空隙并不是很大,这样在实际中,钩取就很不方便。但到了秦代,不仅把鼎耳革新成了上圆下方的形态,同时还在鼎腹处加装了一个“飞檐”,这既方便了钩取又解决了炭烟分流的问题。这种向方便实用化发展的趋势,其实也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由浮华变得务实,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汉代以后的青铜器物上都得到了现实印证。

战国早期雷地龙纹青铜三足圆鼎

猜你喜欢

内芯型腔垫片
柔性石墨金属齿形垫和缠绕垫力学及密封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如何理解消防系统法兰垫片“遇热不致失效”要求?
不均匀预紧对螺栓法兰垫片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
模具型腔精加工及走刀方式探讨
承载结构的垫片设计
基于FANUC0i—MB系统的宏程序参数化编程研究
不一样的/i?/和/I/
人教版八上第四单元写作·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My Teacher
简单按钮注塑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