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究

2019-08-11杨亚平

考试周刊 2019年52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人文教育初中历史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辨别事物的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有着极大作用。历史是一门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课程,极具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方面有着自身的学科的优势,也是培养民主意识的有利平台。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教育;策略方法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也很少参与进来,真正掌握历史知识,遑论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应该做出教学方式上的改变,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

一、 学习传统文化,积淀学生文明人格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积淀他们的文明人格。

初中历史教材中呈现出的政治文明、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明主要有以下内容:

物质文明主要包括最早培育出的水稻、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秦始皇兵马俑、京杭大运河、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古代建筑的修建等;政治文明包括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的创立等;精神文明包括老子、孔子等的思想,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王羲之的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皆是中华文化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多给学生传输这些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学生的文明人格。

例如,“百家争鸣”这一内容,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历史知识,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当了解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成果,同时通过学习各家思想能够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一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适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为了更好地教学,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其一,导入新课。即在上课期间插入《大秦帝国》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过程,并让他们明确该事件的参与人物等,以此来引入新课。

其二,学习新课。在这个阶段,让学生明确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以及百家争鸣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百家争鸣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等,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各显春秋。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他们对于这一知识将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且他们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也能逐渐意识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意义,这对于积淀他们的文明人格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 把握教材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并在教学过程中,借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在其中加入“民主意识”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为课堂教学规定方向,为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保驾护航。

如学习“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内容时,笔者便在教学方案中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基础,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基础,等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含的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2.

通过给学生呈现资料,让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对人民的尊重与包容,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公民意识等,促进学生培养起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在课堂上使用“讨论法”教学,不但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而且通过讨论,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也就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他们的民主意识也就会得到培养。

三、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创新教学模式,即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讨论课、阅读课、舞台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历史。比如,学习完隋唐时期这一单元的知识之后,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一堂活动课,即让他们将学习过的“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内容编写为一台舞台剧。在此之前,笔者让学生结成小组,查阅资料、结合相关视频等,自己编写一台可在班级中实施的舞台剧。如此一来,学生就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并将其总结归纳出来,编写具有逻辑性的剧本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得到很大提升。

老师还可以创建一个积极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开阔自己的思路,诱发自己的灵感,以达到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这一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古代历史和艺术成就的视频,让学生对古代历史和艺术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下问题:中国早在古代就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那么为什么至今还保持在领先地位?从节气的产生,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判断?在观看视频并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对于这些知识学生可能会更新自己的想法,长久这样下去,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下、课外,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这次活动的时候,笔者在课堂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将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起源,以小组内最喜爱的节日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探究报告。如此,在掌握了基本的历史探究与学习方法之后,学生自然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写一篇较为完善的探究报告。

且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良好互动,他们也会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等。长久采用此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 挖掘教材内容,提升学生个人境界

如前文所述,教材是学生展开历史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个人境界。

例如,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播放一段反映旧时期社会礼仪的视频,如见面要磕头、请安,称呼要称其为“老爷”“太太”等;再将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们之间互相打招呼的方式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本章节的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更加愿意去学习这一节的内容。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平等的理解会得到加深,这有利于养成他们的平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语言描述、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的民主意识就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很大提升。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着人文知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起自身的人文精神,为他们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连姬.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探讨[J].学周刊,2017(29):46-47.

[2]张庆生.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核心價值观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8):91-92.

作者简介:

杨亚平,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人文教育初中历史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