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阅读与生活的桥梁
2019-08-11鲁燕朱翠琴
鲁燕 朱翠琴
摘 要:2009年国际PISA阅读测试之后,非连续性文本就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关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也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非连续性文本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提炼、分析、归纳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多元阅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生活;能力
近年来,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越来越多,这种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特殊文本逐渐为老师和学生而熟知,让我们有一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觉。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非常丰富,随处可见,一张说明书、一块公交车站牌、一张景区地图……不胜枚举。这些非连续性文本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功能。“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思想精髓,因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更是要注重与生活有效结合,体现它的生活本色和阅读价值,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利用校园资源,加强渗透
校园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教师应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实践,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校的徽标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是图标类的非连续性文本。校徽的每一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它们蕴含着学校的思想和文化,传递着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一个学生怎能不了解自己学校的徽标呢?但实际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对学校徽标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巧妙利用校徽这一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徽标的颜色、形状、图案、文字等各种非连续性元素去观察、分析、思考,并展开合理的联想,了解每一部分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整个徽标的寓意。这样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思想、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再如,新学期开学领取语文课本后,让学生先读读书本的封面、封底、目录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对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在高年级,还可以引導学生翻阅每单元《语文园地》,用表格或思维导图将各单元的语文要素罗列出来,横向、纵向进行比较,哪些是承接了之前的学习而来的,哪些是新的能力训练点,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的管理工具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每个班级的墙壁上都会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班级的课程表、值日表等,学生大多浏览过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却未曾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思考。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材料来引导学生阅读,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学生通过阅读班级的值日表,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就能了解到本学期班级值日工作有哪些项目、每天是怎样安排的、自己哪一天值日、负责什么任务等,从而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此外,有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打分,并贴在班级墙壁上。学生通过阅读班级学生各项评比打分表,进行横向、纵向的数据分析,就可以了解自己及同学们这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可以向哪些同学学习等。在学生每天生活的教室中就地取材,随时进行阅读指导,锻炼了学生读、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二、 活用生活资源,锻炼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强调阅读与生活相结合,语文教材中课文插图、课后资料袋很多都是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呈现的,但有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阅读资源向学生的生活倾斜,模拟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去关注这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将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迁移到生活中解决问题上,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模拟生病的情境,指导学生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而学会正确用药。学生初次阅读这样的文本可能会觉得十分枯燥,甚至不知从何入手,一会儿读文字说明,一会儿去读表格,会出现跳读现象。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先粗略地通读,了解药品说明书是由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几部分组成的;再具体阅读适应症,选择适用的药品;然后详细阅读说明书中关于用法用量的表格,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比较、分析,有效地把握表格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最后,让学生浏览注意事项,了解如果服用这种药有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在阅读药品说明书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一次富有生活体验的全新的阅读感受。这样的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锻炼了学生快速了解大意,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论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乘坐地铁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地铁路线图,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地铁线路,明确行车方向;模拟超市购物,引导学生阅读商品的说明信息,选择合适的商品;出示玩具及说明书,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安装及使用说明书,并尝试独立进行玩具的安装与使用……这样的阅读指导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自然会引发阅读这类文本的兴趣,也就会主动在生活中寻找并阅读这些非连续性文本,逐渐提高能力。
三、 采用任务驱动,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读、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是训练学生读、用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指导阅读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任务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提炼、整理、分析、判断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完成任务。
如,我们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可以“诗城一日游”为专题,布置学生为来马鞍山旅游的外地朋友设计具有特色的一日游方案,同时要求用文字与游览示意图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生明确任务后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先绘制主要景点分布图,然后筹划主要游览马鞍山哪些具有特色的景点,如何合理地安排线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每个景点的特点细致地考虑各景区游览时间、景区间转换时间、车辆往返时间等。最后将设计的方案绘制成清晰的导游图在班级进行介绍说明。在这次方案设计活动中,学生必然需要阅读一些介绍景区的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比较选择合理的路线,解决线路与时间问题,动手绘制游览示意图,其实这就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及获得的能力,阅读或设计一些非连续性文本,实实在在地为生活服务。这种非连续性文本学习方式因有了确实的任务,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
鲁燕,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教育局;
朱翠琴,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健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