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能力培养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
2019-08-11石伟萍
石伟萍
摘要:译者能力是译者专业素质和翻译能力的总称,其不仅指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也包括译者的职业态度、责任等。从译者能力所应具备的能力出发,探讨广东理工学院翻译专业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提供改进意见。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专业 译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195-02
为适应我国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良好双语能力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成为外贸及商务机构、外资企业、翻译公司和涉外机构的迫切需求。然而,虽然大部分本科院校培养的翻译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有些甚至取得了专四、专八证书,但在对外交往中,很少有学生能够用英语流利地交流。因此,对译者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的呼声也甚嚣尘上。
一、译者能力及广东理工学院翻译专业培养现状
译者能力是指译者灵活使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完成翻译工作,及在翻译过程中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
广东理工学院于2018年被批准开设英语翻译本科专业,因此,对于该专业的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以下通过课程设置及翻译专业教学重点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课程设置
与其他同类本科院校类似,广东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的本科专业批准单位,所收学生与公办院校相比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前两年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等,为学生打好“听、说、读、写”的语言基础。在专业阶段后期着重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交替传译、英语写作等科目,为日后的翻译工作做好准备。
(二)广东理工学院英语翻译专业教学重点
(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18级本科英语翻译专业共分三个行政班,相对于非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相对扎实。然而在实际课堂及练习中(以语法课堂为例),很多学生会出现部分单词眼熟但不知或者不确定其含义的现象;如在做第二章节分析句子成分的单词听写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写出谓语、表语、限定词等,三个班145人仅有不到40人能够听写出反身代词;课本内容讲解完毕做相关专四真题时,很多学生在读题之初难以理解题干意思,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flexive pronoun is used as appositive?______ A. He promised himself rapid progress. B.the manager herself interview Mary. C. I have nothing to say for myself. D.they quarreled themselves red in the face.”这个问题,仅有五分之一同学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刚刚开始本专业学习的大一学生尚未接触过专四真题且词汇量相对比较匮乏,一时间无法想到“reflexive pronoun”及appositive的意思,也就不理解句子题干。二是不知道如何分析句子成分,选项A为反身代词做宾语,C是介词宾语,D选项则是做状语,因此应选B。此外,在课堂提问时,学生在遣词造句及表达等方面也有很多问题。因此,在前期要尤其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构句规律,完成语法基本知识的构建,为高年级的翻译实践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中文素养的培养。目前,中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学生通过App及公众号获取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众所周知,良好的中文素养对促进英语学习大有益处。我国许多知名翻译家,如朱生豪,杨宪益,王佐良,许渊冲等,都因超高的文学素养才能翻译出享誉世界的作品。知名医学翻译家王贤才教授认为:“一个外语工作者最终可能取得成就的大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中文(而不是外语)水平。”[1]张培基教授认为:“以外语为本行却无心在母语方面下工夫是短期行为。是会吃亏的。”[2]有鉴于此,在开学之初,翻译专业就开设了由韩星、朱康有主编的《国学概论》,讲授从商周至明清之间的多元文化及主要思想,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二、翻译专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一)缺乏高质量的教科书以及成熟的翻译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翻译专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改进,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教材的选择上。市场上的本科类翻译书籍琳琅满目,但大都年代久远且只是教授普通书面交际英语的材料,很少涉及专业国际会议、法庭、军事等相关专业技术类翻译,与社会需求有所偏差。
在翻译教学上,几乎没有系统的翻译教学理论指导。传统的翻译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翻译任务,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完成,然后由教师讲解翻译方法,部分老师甚至直接略过翻译技巧,将重点放在学生背诵单词上,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在本阶段学习过程中很难在翻译上有质的提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布置大篇翻译任务给学生练习,随后直接给译文参考供学生自主学习。诚然,翻译水平本身就是通过实践逐步提高的,但不考虑学生个体基础及水平差异,用相同的翻译材料及授课方式对待每一个同学,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难以实现。
(二)教学基础设施使用率低
目前,几乎所有英语专业都配有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这为口译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但是,这些设备的使用率却很低,以18级英语翻译专业为例,其整个学期仅《英语听力》一门是在语音教室。
三、改进意见
鉴于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基础知识与语言基本功薄弱的问题,在其专业课程设计上应当多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为今后的口笔译工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在教材选取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难易适中,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的教材;在高年级阶段,可以开设如科技英语、外事英语、基础会议口译等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提高中文素养方面,可以适当将《中国文学史》《中外名著选读与欣赏》《现代汉语》等列入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在高年级阶段,鉴于课堂边做边讲解的效率太低,教师可以在讲授完系统的翻译理论之后,为学生指定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籍供英专学生阅读。比如历史、语言学以及中国及西方哲学,专业书目如商务、财经、法律、旅游以及医药学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为他们将来攻读研究生及选择职业方向做好准备。
四、结语
总之,我国英语翻译专业的培养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当今的中国所需要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并以之为参照,立足于实际,正视学生基础、教材建设以及相关翻译理论欠缺等不足,培养专业的翻译人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宁敏磊.王贤才谈科技翻译[J]北京:中国翻译,1995(1):25.
[2]朱曼华.张培基教授译苑耕耘录[J].北京:中国翻译,1996(6):36-37.
[3]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7,28(4).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