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谢幕 光辉永存

2019-08-11刘晓慧

现代交际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峰自我意识集体主义

刘晓慧

摘要:严歌苓在《芳华》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活雷锋”刘峰这一人物形象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代“英雄人物”的經历遭遇。本文将围绕电影《芳华》中“活雷锋”刘峰一生的经历,分阶段分析刘峰这一“英雄”形象在《芳华》中的起伏变化,并由此探讨刘峰所代表的“英雄”形象以及其背后所隐射的英雄文化。

关键词:《芳华》 刘峰 集体主义 自我意识 理性 时代英雄 英雄文化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092-02

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一个文工团的故事。在这个文工团里,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各式各样的人的典型形象。有电影的叙述视角——多才多艺却因为父亲被打倒而差点自杀的正直的萧穗子,有出身富裕的一心想要嫁入豪门的林丁丁,还有被欺凌被排挤的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悲伤过往的何小萍,小号手陈灿,以及“活雷锋”刘峰等。作为主人公之一的“活雷锋”刘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时代英雄象征,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悲剧色彩的典型英雄式人物。

一、从因时而生到光环泯灭

电影《芳华》中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好人”形象——刘峰。那是一个需要“活雷锋”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经典红色榜样的时代。而刘峰这一人物正是在这一时代的需求之下被塑造成的一位典型的完美人物,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的典范,并不是出于个人的主动选择,而是在时代的召唤下投身于集体的洪流之中的归从。事实上,刘峰既是那个年代中典型英雄人物的代表和缩影,同时也是在时代需要之下应运而生的千千万万个英雄的其中之一。可当曾经需要英雄的文化时代开始分崩离析,当曾经的榜样社会开始解构,英雄最终也将走下神坛,其本身所包含的人性成分逐渐取代瞬间的神性成分,从而使“英雄”回归冥冥之中的一员。在电影《芳华》中,尽管刘峰一直被塑造成一个英雄,一个受人敬仰的榜样,可事实上,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纯粹的英雄式人物。他深深地爱慕着林丁丁,并有着自己的私心,当他在邓丽君的歌声的鼓动下开始正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个人渴望,开始不再为了集体需要而是为了个人所求开始勇敢地追逐自我的时候,他却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英雄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下了神坛,揭露其被压抑许久的人性。可当英雄的个人意识开始觉醒,终于从“超我”的“圣人”形象中解构出来,回归“本我”的人性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排挤和嘲讽。刘峰告白失败后,萧穗子在影片中有句独白:“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忽然坠落凡间,还对你说他惦记你了很多年,她心里觉得紧张害怕,觉得惊悚、恶心、辜负和幻灭。”英雄光环的泯灭,带来的却是无尽的英雄的落寞。伤心欲绝的刘峰将所有的所谓“标兵荣誉”全部丢弃,来到了边疆。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不惧牺牲——或者说,他其实就是想要牺牲。他想要在光环泯灭之后,在战火中洗礼自己的青春,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自我与社会的认可,重塑自我。

二、从战火洗礼到英雄落寞

在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后,刘峰将曾经所有的荣誉全部丢弃,远赴边疆,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之中。他将自己的生命全数交给了战场,渴望在战火中洗刷掉过去的一切,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他爱护战友,将战友的生命与部队的任务视为比自己本身更重要的存在;当有逃生的希望时,他将所有生的机会悉数让给了自己的战友们,不惧牺牲——或者说,刘峰渴望牺牲。当战友撕心裂肺地向刘峰吼着“你是不是不要命了”的时候,刘峰的双眼闪过瞬间的明亮。萧穗子说,刘峰“就是不要命了”,他渴望牺牲,这样他就可以被人们称为英雄,被永久地传唱赞颂。如果说曾经的英雄形象只是顺从了时代的号召和意识形态的需要,那么,此时的刘峰就是在自我意识觉醒后主动地塑造自我,主动地想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英雄。在他心中,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支离破碎的自我形象中找到完整的存在,他才能够重新立足于新的时代。

可当时代不再需要“活雷锋”时,“活雷锋”就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产物。当文工团最终解散,因战争而失去了右臂的残疾军人刘峰,却只能为了生计匍匐在社会的底层,如同蝼蚁般任人欺侮,就连干部子弟出身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后来却在刘峰被下放边疆时选择置若罔闻的郝淑雯见了刘峰这般“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心酸场景都忍不住咬牙切齿地对欺负刘峰的人说了一句脏话。刘峰曾经是一位受到无数人崇拜和敬仰的英雄,是人们心中的“活雷锋”,然而,世事变迁,“雷锋时代”已经成为一代经典的故事,刘峰在20世纪90年代的遭遇,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三、从英雄失落到光辉永存

尽管刘峰在失去英雄光环以后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但他却并没有丧失自己最初的善良。相反,刘峰人格中的光辉品质在历经苦难以后愈发崇高、伟大。在一次次的变数与起伏中,他的自我意识中的理性思维逐渐完善,而这使他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和接受经历的一切。面对多年未见的萧穗子和郝淑雯,刘峰仍然一如既往地温和而友好;当萧穗子将林丁丁近期的照片给刘峰看时,刘峰只是静静地看着照片中笑容灿烂的林丁丁,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当说到弃自己而去的妻子时,刘峰毫无责怪之意,反而对她表示谅解。岁月的艰辛并没有使刘峰对他人的热心与善意消耗殆尽,反而让刘峰更加坚定与人为善、温和待人的态度,这也是刘峰从最初自我觉醒后有限理性驱使下的冲动,再到后来理性思维的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体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刘峰的英雄品质从来就没有消失,他一直都是一名英雄。也许时代的英雄会随着世事的变迁而湮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但真正的英雄无论遭受了多少困苦,都不会抱怨或怨恨,而是永远友好待人。就像《芳华》中的刘峰和何小萍一样,纵然曾经受过伤害,却仍然怀着一颗善意之心,温和友好地对待身边的人,对待相伴的彼此。

四、结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在特定的时期下,英雄总是因时而生,代表着特定意识形态下的社会文化需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峰受到时代召唤而成为现实中的“活雷锋”,得到了无数的敬意与赞誉;当那个充满了昂扬红色革命气息的时代结束以后,刘峰曾经所享有的所有的荣誉和敬意都逐渐消失,化为幻影——刘峰一直以来的“英雄”称号原来并非源于人们看到他内心的美好人格品质后所由衷称赞的,而是时代需要这一“英雄”模范所推举出来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着“时代英雄”身份的刘峰会随着一个时代的逝去终结而消失,跌落神坛,光环泯灭。因而,在这一背景下,英雄固然有其自身的相对性及社会历史性,这是不同时代所造就的共同的英雄文化。不过,真正的英雄往往能够超越特定时空的局限,克服自我意识中的非理性因素,成为永恒的精神的存在与力量。在时代英雄的光环消失以后,刘峰主动选择了自己的方向,为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而努力,这正是其努力重塑自我的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的理性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直到最后终于拥有一颗宽广的胸怀去面对过去的所有。在影片的最后,经历了半生起伏不定的刘峰和何小萍最终都以一颗宽容的心与过去和解,怀着平淡与善意去拥抱余下的岁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自己曾经代表的典型形象是否还会再次被需要,真正的英雄都能够永远保持一颗温和而善良的心,于平淡之中彰显自身人格的崇高与伟大。这份光辉的精神与力量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永垂不朽,在浩瀚星空之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严歌苓.芳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李冰洋.严歌苓《芳华》中刘峰的英雄形象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3).

[3]杨波.青春、历史、英雄的三维融合与艺术创制——略论《芳华》的叙事建构[J].电影评介,2018(12):26-28.

[4]石宕川.英雄书写与题材解构——《芳华》与《高山下的花环》主题塑造比较[J].美与时代(下),2018(5):115-117.

[5]柯弄璋.电影《芳华》:个体青春与记忆创伤[J].四川戏剧,2018(10):136-138.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刘峰自我意识集体主义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初冬月季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身为集体主义喝彩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