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体会
2019-08-11邹建平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难点和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更大的进步。学生收获的多少、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是衡量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高有效性;教学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加突出了课堂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有效地发挥课堂的重要性,构建更有张力的数学课堂,才能提升有效性。
一、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共同作用的发展过程,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组织等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元素,是教师展示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点。因此设计一个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首要环节。
(一) 教学设计要注重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基础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必须照顾到每位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预设的教学结果,力求人人能动手。同时不断深化运用,进行知识的延伸,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有事可做,不断提高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教学设计要突出重点
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教学重点是由教材决定的,是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单一的,需要完整理解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才能把握重点、突破重点。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要从探究、思路和创造性等方面来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知识、思维、能力训练的统一,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难点并加以突破。
(三) 教学设计要精心设问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问题,有效地设计问题是解决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设计问题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会产生各种错误,其原因是多元的,有些是知识性错误,有些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等。寻找到发生错误的原因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问题再设计,培养学生回头看问题的习惯,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解题经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 创设学生有经验的情景教学
为学生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參与学习,让学生能更多地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学习效果的增强也是必然的。
例如,在教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采用如下的情境问题来引入新课:如图,点A、B、C表示新建的三个居民小区,现要求建一所学校,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请画出表示这所学校的点P。
对于这个学生都有经验的生活问题,马上能让学生非常好奇地想知道结果,立即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激发求知欲望。
(二)
增加学生可行的动手操作
适合学生的数学实验操作,是提升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对一些全新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不妨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
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用等腰三角形的纸片进行对折,当两条腰重合时,感受并猜想此时这条折痕的特征。
(三) 减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压力
过重的课堂活动压力,必然使得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兴趣是减轻课堂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减轻学生的压力,才能使学生更主动、有效地与教学活动同步。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一些游戏、讨论的活动,从而营造张弛有度的课堂气氛。
三、 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一) 课堂训练要有针对性
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练习才具有针对性。同时,在练习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点,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后再加以练习,有利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重要性质的掌握。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设计如下练习:若方程(m-2)xm2-2+3x=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解答上述练习,就能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强调的重要元素加以完整的理解。
(二) 课后作业要有层次性
每个老师面对的学生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不同的学生由于基础有偏差,往往造成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组织练习之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采取不同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练习的容量、难度等方面采取分层,作为本课的基础练习要求人人到位,同时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提高的练习,这样才能做到各有所得,共同进步。
(三) 错题纠正要有目的性
错题纠正的最终目标是完善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提高基础技能,通过错题的整理,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一是可以让学生发现一些习惯性错误的原因;二是针对性地去训练经常犯错的知识点;三是弥补失分点的漏洞。同时节约复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作者简介:
邹建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