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9-08-11代杏杏

神州·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路径研究

摘要: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实施平台,对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乃至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为切入点来建设体育文化,尚未能足够多的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对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路径

1.1加强体育设施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导向作用

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属于硬性的、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由学生自主使用的物质文化。学校可通过赋予运动设施一定的教育性为学生自主锻炼提供安全和科学的保障。比如在每个体育设施旁边设置“提示牌”,提示内容包括活动项目的名称、使用方法、发展身体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使用的评价标准以及使用示意图等,让学生有目的地、有指导性地使用运动设施和器材,并形成关于这些运动器材的系统性的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此外,在体育场馆旁边设立一些国际知名的体育雕塑,添加名人简介以及所获荣誉,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高尚的体育氛围。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使用物质设施之前,体育教师应该对所运用到的设施、器材进行系统化讲解,帮助学生树立其系统化的体育思维,而非仅仅专注于运动训练。通过强化对物质设施的关注和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教学以及教师对于体育事业的热爱和认真的态度,能够将精神性的、心理上的体育意识和感悟物化到体育设施上。对具象化的体育设施的学习和关注,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体育文化的感悟,更好地通过物质设施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

1.2强化设计体育人文景观,提升体育物质文化品味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所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教學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物质文化环境的构建中,除了所用设备、器材以及教学环境,还应该包括整体构建的人文景观。在校园内适当挖掘体现学校体育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希望传递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也大大丰富了髙校的体育物质文化,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每所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区域、办学方式不尽相同,传统的校园文化和时尚体育文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校的体育场馆构建、布局以及体育雕塑等综合起来的体育人文景观的建设。高校体育人文景观的建设,是提高学校体育文化品味的基础,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对于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课堂氛围具有积极的宣传作用。校园内的每一处体育雕塑都象征着体育精神,活跃着体育氛围,激发着体育热情。

1.3创新体育教学中对空间和设备的利用

作为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校园内的体育建筑、雕塑以及或是体育场馆,其本身的构建和展示形态就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具象的形态成为了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的实际载体,这些文化现象代表着人们想表达的思想和凝聚的智慧,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这些文化要素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合理布局体育场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建设场馆、增添设备。进行体育教学的体育场馆应该经过科学细致的安排和布置,整洁明亮。除了传统意义的体育场馆,还应该促进体育展览室、体育宣传橱窗以及校园体育网等新兴空间的利用。

创造性地使用体育教学设备在新时代下的集中体现是结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使教学方法变得易于操作和展示,更加生动、科学和全面地展示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更易于接受。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许多动作具有连贯性,稍瞬即逝,这给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带来了难度,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这些复杂的动作通过慢放、重放等方式讲解,减轻了教师重复多次示范学生仍不得要领的尴尬境地。并且,许多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对各自身体的肌肉群的了解和感悟,慢慢带动练习。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一边播放肌肉解剖图,一边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实际指导。

2.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路径

2.1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高校中体育教学仍然以体育教师为主,学生扮演着参与者和学习者的角色。但是,往往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高校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和主体和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实际上是分离的。只有将体育教学和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统一起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两者地结合。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促进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比如在现代社区中,拥有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可通过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社区的体育活动。如将体育教学的课堂搬到社区去,由学生充当社区里的体育教师,对社区里的体育运动和比赛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让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可以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充当老师的角色,这对学生的组织指导能力、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提升自身地体育技术无疑是难得的有效的机会。此外,教师可创造型地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来发挥和强化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们在一周之内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内容,下一节课的课堂内容为分组开设健身房,让学生们充当健身教练,以获得最多学员的健身房获胜。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在非体育课堂时间,每人选择一个项目,并进行设计和多次排练,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表演或完成不同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以吸引学员。教师通过创新地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不仅能够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还能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程之外进行体育活动,让校园充满浓厚的体育氛围。

2.2强化体育教学中的文化特色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不同地区之间的人们往往具有不同的传统体育习俗和方式,不同地域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体育观念和兴趣爱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遵循国家规定的要求,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学生的身体特质以及习惯、兴趣爱好和体育物质文化进行特色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比如最为普遍的可以将地域分为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和偏远地区的高等院校,两者之间在物质条件上存在差异,但是却各有优势。比如偏远地区的高校,虽然学校的物质文化没有像城市地区那么先进和国际化,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围绕当地特有的山川、河流、森林等地形,举行各种户外的体育运动,比如登山、划龙舟比赛等。而在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量的体育信息,因此体育教学应该更加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可以依靠学校具有的体育设施组织新颖的、整合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举行各类体育知识讲座。

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路径

3.1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建设

在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学最前沿的施行者,髙校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学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意识是发挥教师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当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弘扬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学在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他们才能身体力行,将体育文化意识投射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体育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设置、体育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以及体育课程结果评估中充分融入体育文化所需传递的精神。

正是由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导着体育文化建设,因此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文化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肩负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重大任务,他们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都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安排课程、组织体育活动、配合学校的管理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整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因此,学校多注重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能力要求和培养,如运动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這些能力可以通过自学、开展教研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获得。

3.2提升体育领导者在体育教学中的管理能力

促进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不仅需要具有雄厚实力的师资队伍和活泼的学生,一支运筹帷幄的管理领导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大部分各司其职,而如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决策权和推动力在领导队伍中,教师和学生所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远远没有管理者的政策导向更有效。确切的说,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提高体育领导者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对学校的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预测能力,从宏观层面把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动向,提前为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进行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在学校推而广之。对于促进体育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优秀教师以及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在有关体育教学的问题出现之前做到未雨绸缪,在整个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当一个导航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程学超.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21):280.

[2]陆丽萍.优化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J].江西教育,2001 (10):48.

作者简介:代杏杏(1986.12.01)女,河南开封,汉族,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路径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高校跆拳道选项课中的实效性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