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8-11王华
摘 要:本文以快乐教学法为基础,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从情景模式、主观能动性、课堂形式、实践内容四个方面,在引证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优化课程的具体执行办法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经验的交流,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方法研究,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
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愈发明显,教师必须在课程设计与执行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特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更应当尊重学生成长的天性,站在学生角度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以此达到完善课堂效果的作用。而执行这一教学策略,必须以情景环境的展开为基础,重点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 创建情景环境,引导学生展开课程学习
处于低龄段的小学生,在兴趣倾向上,更愿意倾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在整合教材大纲的基础上,将课文内容转化为生动故事,通过讲解与演绎的方法,让学生融入课文内容中。以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与人物进行演绎。当学生在第一课时对文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后,就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对语言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引用课文中的语句,并完成此项内容的表演。方法上,可以将7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同学担任旁白,其余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在近似小剧场的串场中,完成课文内容表演。以此,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锻炼,达到语文素养培育的教学效果。
二、 激发主观动力,帮助学生挖掘真情实感
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是快乐教学法执行的关键。在激发学生主观性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出发,在鼓励学生对内心感受进行描述的同时,更加真切地学习课文内容。相较于以往统一中心思想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挖掘,并在调动情感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将学生从原有模式的枯燥、单调的阅读理解式学习中解放出来。而对自己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宣泄,可以产生更加轻松、自在的心理条件。
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了周总理自强奋进的故事后,可适当地以自己求学过程中的案例作为引导,率先向学生们敞开心扉。然后,再适时地将课堂时间交还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分享自己的心理感悟。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程内容作为基础,在网络中寻找带有一定浅显争议性的讨论题目,在组织学生对此内容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尝试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的习作内容,从简单的生活情感描述入手,逐渐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对快乐教学方法起到辅助与引导作用。
三、 丰富课堂形式,将多样化内容带入课堂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是基础,塑造学生的文学感是关键。而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对课堂形式进行优化,可以很好地将这两方面内容进行融合,并在生动、灵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节奏。而站在教师的角度,也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快乐教学方案。音乐作为典型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起到愉悦精神、放松状态的作用,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内容,可以和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为学生创造轻松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将字、词、句,甚至是古诗文等内容带入课程中,起到丰富课堂形式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桂林山水》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古曲《春江花月夜》作为引导,在悠扬且富有旋律感的乐曲中,营造出奇秀景色的环境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在配合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展示魅力的桂林山水风光,更好地达到环境烘托的效果。又如,在进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童声版的《让那个世界充满爱》这首乐曲,在配合学生朗诵的过程中,将文章中情感内涵烘托出来,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 突出课堂实践,增强教学课程的游戏性
课堂实践内容,不仅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也是加强课程游戏性的重要途径。在快乐教学法中,通过语文课堂实践内容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并将这种年龄特征引导到课程学习中。将课程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得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学生在参与游戏时的专注力,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完成课程学习。但在此教学方法下,教师应时刻把控课堂的走向,防止课堂出现不受控的无纪律状态,降低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2》课时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字设置一段小谜语或是一段小儿歌,组织学生进行解谜的同时,完成识字与记忆。例如,在讲笔画复杂的“懂”字时,教师可以使用“重心靠边戴草帽”的儿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同时,教师的课程设计中,也可以借鉴三字经的内容,增强儿歌的韵律,达到教学的游戏性水平,完成快乐教学。
五、 总结
生动的情景环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的课堂形式、生活化的课堂实践,是构成快乐教学法的基本条件。在形成系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自身岗位的定位进行调整,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激活,通过对天性的引导,更加真挚地完成课程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快乐的心理状态下,完成课程学习,并发自真心地完成自身语文学科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蒋永鹏.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3.
[2]徐清琴.寻找生活中的语文元素——生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8(14):71.
作者简介:
王华,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太昌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