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8-10胡敏强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胡敏强

摘 要:产教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主动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与南瑞集团合作共建南瑞学院,进行了新工科教学体系的重建、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合作机制的创新,在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道路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7年以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新工科建设拉开帷幕,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对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和产教融合进行了部署。开展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创新型人才紧缺和学生就业难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对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认识

1.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内涵

建设新工科是国家基于新工业革命、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以及更加重视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其实质是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并对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合作教育等方面产生拓展和质量提升,以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培养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紧缺人才。

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实质是通过企业和高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组织形态和生产管理模式,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共同建设新工科专业和学科,实现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协同育人,让企业为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活力,让高校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支撑作用。

2.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战略举措。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国民素质的竞争,焦点集中于科技和教育,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相统一、相促进的有效着力点,顺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1)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态

在宏观层面上,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国家产业结构改革与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融合的新形态。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遇到空前挑战,经济下行的压力前所未有,以调整产业结构与转能增效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改革是国家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卓越人才和新工科人才严重不足,传统工程人才严重过剩,企业用工荒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一肩挑两担”,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从而为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动能。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把教学过程和师生融入企业前沿,为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在中观层面上,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行业转型升级与高校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形态。行业转型成为行业引擎的作用越发明显。《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规划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行业升级势在必行。同时,高校转型发展迫在眉睫。2013年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纳入了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工程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三大核心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认证体系重塑培养流程、促进高校转型的改革已经展开。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通过集成高校与企业的创新要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通过行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完善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以工程实践逻辑和工程专业认证的理念,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有效实现行业升级与高校转型的深度融合。

在微观层面上,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高校课程质量提高深度融合的新形态。造成当前工科人才结构性不足与结构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适应当前形势。面对新工科的产生、传统工科的转型,行业内紧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强的新兴工科复合型人才,我们要认真分析未来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基本素质,明确不同领域工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体系,按照工程逻辑构建模块化课程,开展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建立能力达成和课程体系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按照素质与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确定评价体系,从而确保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将产业前沿与高校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接,通过打造“金课”行动,实现人才岗位胜任能力与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衔接。

(2)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机制

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机制改革,把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整合、优化。

一是资源对接机制。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通过资源对接机制,把实验室、课堂搬进企业,把研究项目、产业导师带回学校,打通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将教育链与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对接,将人才、技术、项目、设备、科研平台等创新要素聚集起来,高校为企业招才引智,企业为高校构筑人才高地,双方创新要素产生叠加效应,握指成拳,达到整体功能大于要素之和的效果。

二是人才流动机制。通过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实现区域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人才流通,通过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校企協同双向育人。

(3)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为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带来模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突破产教融合瓶颈。国家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验基地等。二是扶持行业组织与社会机构,促进产教双方对接,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整合校企资源。允许和鼓励高校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三是保障产教融合相关方利益,建立长效合作模式。通过政府或学校的服务购买,校企的共建共赢,财税减免与融资支持,实现对企业、行业组织参与产教融合的支持。

二、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的南师大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底蕴与优良的传统,工程学自2004年起一直保持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018年排名进入前5‰。南瑞集团是电气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利水电自动化供应商,拥有员工近2万名。2017年双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签署了《共建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暨深化合作协议》,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南瑞学院”),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构建新兴工科与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组建“南瑞班”。自成立以来,南瑞学院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四问四改”的新工科教学体系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正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对于如何建设高水平的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电气与自动化人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南瑞集团最具发言权。南瑞学院利用校企共商机制,广泛听取南瑞集团的意见,主动适应新工科的要求,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调整。

(1)问行业需求改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是高校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作为现代产业环境下的一线用人单位,南瑞集团认为在新工科背景下,行业紧缺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结合我校“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南瑞学院参照 “产教融合型新工科学院”办学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研究型、复合型、创业型,分别对应学生的升学、就业与创业,以适应行业产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2)问技术发展改教学内容。业界批评高校最多的就是拿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工作。工科的特点就是技术发展快,特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跨界融合的新工科时代,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南瑞学院在南瑞集团支持下,适应产业行业需要,对课程与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首先是“三创”课程体系的建立。根据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院将专业主干课程的焦点集中到“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上来,重新制定课程大纲,将“创意、创新、创业”分别落实到具体课程之中。其次是教学内容的“三个同步”,即坚持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同步,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同步,教学内容与科研课题同步,以“前沿性、权威性、创新性、适用性”四性结合为原则,将一线新技术、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中去。

(3)问工程实践改教学方法。传统工科教学方法一般是基于学科逻辑和演绎逻辑的,学科逻辑是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学科,在掌握各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演绎逻辑则是由概念、公式出发,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上再回到具象的问题本身。这两种逻辑都与工程实践逻辑相违背。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的人才是要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生要具备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南瑞集团参与下,南瑞学院系统改革了传统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研究型教学。首先是确立“三能力”的人才观,即明确南瑞学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全体师生以此为主旨和纲领,实施自己的教和学。其次是确立“三有利”的教学观,即提倡教师教学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然后是确立“三结合”的学习观,即要求学生的学习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扩大学习时间与空间,增强学业挑战度。

(4)问用人满意度改质量标准。南瑞学院对学生的学业和综合测评进行改进。一是建立主干课程的“3847”过程性考核制度,规定平时大作业不得少于3次,平时成绩记载不得少于8次,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不得多于40%,每次考试能力型题型不得少于70%,以此扭转重知识轻能力、重期末轻平时、重考试轻考查的学业测评体系。二是设置三级四类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和学分认定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竞赛,以及创新创业项目、发表论文、发明创造,并给予奖励学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建立以课程成绩、创新创业成果、工程实践能力为主体的综合测评体系,从保研、奖学金、专业分流等方面,激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四位一体的教学资源建设

(1)“三措”并举的教师资源建设。南瑞集团拥有4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专业学者,这些资源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校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有力支撑。我校利用与南瑞集团的校企共建,“聘、引、培”三措并举,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一是聘请38位电气工程领域国际一流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开设“电气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新型发输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等涉及新工科专业最新发展的课程。二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引进4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行业顶尖专家,有效地壮大了教师队伍。三是通过互派合作,将我校教师派驻集团参与科研,集团派驻专家参与教学,共同培养了8位优秀教师。

(2)“四实”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资源。南瑞学院利用南瑞集团先进的实验设备,将本硕实验室搬进企业,建立了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四实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有效提高了南瑞集团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的方式,把学生的课程实习、社会实践、工程实训等纳入集团分内工作。在全面规划基础上,综合考虑培养目标、课程方案、实践内容、考核评价、时间安排等因素,整体统筹“四实”教学计划。

(3)“三新”标准的新工科專业建设。根据新工科的专业定义以及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预测,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共建产业研究院;组建电机控制与新能源发电以及电气装备智能制造两个学科方向;积极开展新能源发电以及电气装备智能制造和多智能体控制等涉及新工科专业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南瑞特色班”培养工作,适当扩大“定制式”人才培养范围至其他专业方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从实验、毕业设计、实习、试卷等8个方面重构新工科专业质量标准,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4)“三个面向”的跨学科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南瑞集团,南瑞学院面向前沿技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产业发展,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電气装备电磁兼容工程实验室以及气电互联综合能源工程实验室等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把实验室建设成集常规性、开放性、创新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示范性教学实验中心;依托南瑞集团国家级研发平台,共建新兴交叉学科工程实验室和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南瑞学院还与南京新澳电气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和研发中心;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了面向地方特色产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

3.“二式”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南瑞学院开展订单式、项目式合作育人模式尝试,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和效果。

(1)“二层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南瑞集团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人才培养规格,比如需要熟练掌握某种程序设计的毕业生,学院以协议(订单)为依据,根据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南瑞集团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评估考核标准,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南瑞集团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接轨集团文化,确保人才培养与需求同步,有效缩短企业用人的职业适应期。

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进入南瑞班。南瑞班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在本科层次,学校采用“2.5+1+0.5”培养模式。前两年半,学生主修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一年利用自主发展学分(南京师范大学为了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30个学分的自主发展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使学生按照集团要求选修专业主干课程;最后半年,学生进入南瑞集团参与工程项目,把项目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入职适应性。在研究生层次,采用“1+2”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以参与集团科研项目为主。

(2)“三类”项目式实践育人模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南瑞学院采取项目式实践教学的方式。第一类项目式实践为全院的课程实验。学院与南瑞集团共建了3个省级实验室,针对本科生安排20个验证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针对研究生安排10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将行业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用于实验教学。第二类项目式实践是毕业设计,聘请集团科研精英作为我校毕业设计项目导师,采取师生互选的方式,合作完成毕业设计。第三类项目式实践是社会实践,南瑞集团优先接受我校学生的毕业实习、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

4.互利共赢的“三共”机制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校企共建”作为一项战略加以实施,以保障“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形成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过程共管”的运行机制与工作格局。

(1)“三元”利益共享机制

一是设备共享。一方面,学院依靠集团的先进教学科研设备;另一方面,集团也有使用学院或学校设备的权利。

二是师资共享。学院在利用集团行业专家担任学业导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课程主讲教师的同时,学校和学院的师资也向集团开放共享,承担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培训等任务。

三是成果共享。一方面,学校与集团共享合作成果,共同申报省级、国家级课题、成果和平台,联合举办“紫金论电”国际学术会议,共同扩大南瑞集团与南瑞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集团在选拔优秀毕业生或预录员工时,享有优先权。

(2)强调“闭环”的责任共担机制

首先从组织上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南瑞集团为南瑞学院配备名誉院长和执行院长,共同协商重要决策,参与过程管理。

事前强化协议意识,预先制订好明确的责权利统一的协议,双方认可后签字执行。事中强化过程管理,双方出台了8份人才培养文件,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事后,强化意见反馈与结果考核,采取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以及第三方评价(如麦可思调研)等,对结果形成反馈,从而形成质量保障的闭环,并将问题解决在下一循环之前。

(3)“七个共同”的过程共管机制

学院制订“七个共同”制度,以确定校企双方在合作育人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

“七个共同”制度是,学院与南瑞集团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选拔南瑞班生源,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共同开展学业评价,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并就以上环节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