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培育幼儿审美能力的对策
2019-08-09李金丹
李金丹
摘 要 幼儿教育中的美术课程是打开幼儿心灵、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一扇大门,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要想有效发挥美术教育课程的积极作用,牵引幼儿走入艺术世界,让幼儿能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能够感受美进而表现美,幼儿教师必须注意美术教育教学课堂方式方法的选择,只有打造高效美术教育课堂,才能够搭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桥梁。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对策
中圖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29-01
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促进幼儿知、情、意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将色彩、线条、图片的结合,能够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幼儿也能在美术课程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活动中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要想真正发挥美术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幼儿教师必须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手段,才能合理引导和培养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深入自然,激发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大自然变幻莫测而又姿态万千,它的山水、天空、白云、花朵、鸟鸣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幼儿去探析,也以美丽多姿的姿态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幼儿教师必须把握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有计划的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中带领幼儿去感受大自然中的美的景象,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置身于自然中享受美。为有效的利用自然素材来开展审美教育,激发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带领幼儿走近自然,观察自然
幼儿的观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要想让幼儿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自然的美,教师必须在开展实际活动中带领幼儿能够真正地走进自然。在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为幼儿播放一年四季自然美丽的情景,让幼儿能够观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所大自然不同的美丽。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深入自然,去贴近的观察自然,这样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进而激发幼儿的自然感知能力。
(二)以自然为素材,开展美术活动
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以自然为素材开展活动,包括剪纸活动、绘画活动等。自然是幼儿具象的能看到的事物,从自然出发引导幼儿创造剪纸、绘画,能够让幼儿创造出更真实、更具有想象力的作品,能够让幼儿通过所看尽情的在美术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感受。
二、深入生活,提供幼儿自由创造机会
生活是巨大的素材库,也是为幼儿提供自由创造的源泉。生活中处处充满美的事物,每一位幼儿都身处于生活之中,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的源泉。为让幼儿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热情,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中自由创造美。教师可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带领幼儿到展览馆、公园、动物园等地方,让幼儿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生活事物的色彩、线条、形态来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以此出发让幼儿进行再创造。
如在开展《交通工具》绘画课程上,我已经引导幼儿去看了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幼儿对交通工具有一个表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我让幼儿根据自我的想象和意愿画出“各种各样的车”,在幼儿结合想象作画时,幼儿的作品不仅能妙趣横生,创造力万千,更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三、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感受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对幼儿来说是感受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欣赏美,美能够更集中的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的心灵能够受到最直接的冲击,也能够让幼儿获得更强烈的美感体验。
首先,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经典的名画。经典画作包含了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也从多角度去诠释了生活中千奇百态的美。如梵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青蛙》等。我会将这些名画放在幼儿活动室的不同的角落,在实践中我发现,这些作品对幼儿的吸引力很大,能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被模仿。
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看一些有趣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也是激发幼儿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如《猫和老鼠》、《虹猫蓝兔》等。
四、创新活动,培养幼儿创造艺术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新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艺术能力。为给幼儿以展现自己和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幼儿能够在创造作品中感知美,表达美。幼儿园教师可以开展绘画作品展览大会、绘画比赛等,这些简单的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与竞争欲望,能够让幼儿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是教师深化美术教育课堂,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教育新途径,应该被广泛应用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中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必须把握幼儿成长、发展的初期,积极为幼儿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幼儿园环境,通过多途径开展幼儿美术教育,以让幼儿在感知美中发现美进而表达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闫岩.有效教学策略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