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2019-08-09彭迎萍
彭迎萍
【关键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2—0043—01
幼儿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受到家庭、社会以及学校三方面的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家庭。如何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家庭结构影响。所有的家庭结构中,父母俱在对于幼儿成长而言无疑是最有利的,单亲家庭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且比例会比正常家庭要高得多。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结构,都离不开家长细心经营家庭环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二,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因而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由此可见,家长的榜样对于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与行为习惯。第三,教育方式的影响。教育方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体系,并且有它特有的规律,因而不管家长的主观愿望是什么,一旦违反它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几种:民主型、养育型、片面型、矛盾型等等。家长采用哪种教育方式都会培养出不同性格的孩子,并且孩子的心理也是截然不同的。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1. 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部分家长对于教育孩子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没病没灾,并且供孩子读完国家最低要求的义务教育就完成了任务。但是这却是错误的思想,并且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成材。家长只有在心理上重视培养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几个方面的观念:首先,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近年来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这就表明了心理健康问题其实离幼儿并不遥远。并且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从点滴抓起,提高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 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能力。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当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在生活上无法独立。要想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做自己生活的主人,逐渐养成不依赖家长的好习惯。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给予他们适当的行使权,不要盲目地影响和评价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安排行程,什么时候做作业、看电视、玩游戏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来孩子就无法自主选择,因而渐渐束缚了孩子的思想,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应该学会让孩子自由选择,前提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生活中家长还可以故意做错一些事,给孩子指正的机会,培养孩子学会发现错误的地方,并且不断帮助孩子在选择与决定中成长,在锻炼他们自主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3. 重视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来说,进入幼儿园也从侧面反映了孩子从家庭走向集体、走向社会的开始。孩子进入幼儿园初级阶段,会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焦虑、哭闹、害怕、不愿意去幼儿园等现象,假如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家长要及时地与幼儿园教师沟通,搭建好沟通的桥梁,共同寻找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帮助孩子逐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且接受新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家长与教师尽早地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并且共同商量解決其心理问题的对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其实就是社会。每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会大不相同。但是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是比较有利的,这是因为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并且感受到被尊重,被家庭所需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平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孩子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并且言行举止要文明得体,工作要勤奋认真,待人真诚,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