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德龙陷“卖身”传闻 中国业务“末路”已现

2019-08-09董枳君

商学院 2019年3期
关键词:零售业便利店业态

董枳君

麦德龙被收购一事再次发酵,这也是时隔近两年后,再次传出阿里巴巴入股麦德龙的消息。

2月14日,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正与德国零售批发商麦德龙展开新一轮谈判,或收购其中国业务的部分股权。

对此,《商学院》记者分别向麦德龙中国和阿里方面求证,双方均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麦德龙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关于麦德龙寻找拓展自身业务能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我们不予置评。”

事实上,这并不是麦德龙的第一次“被入股”, 2018年就有消息称麦德龙中国业务正在寻求出售,复星国际正在洽谈收购麦德龙股份。

1964年,麦德龙在德国诞生。1995年,麦德龙来到中国,与此同时,家乐福和沃尔玛也先后来到中国。2014年,麦德龙中国实现189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缩窄到8%,2015、2016年更是连续两年增幅在1%。

2014年,麦德龙开始试水便利店,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便利店“合麦家”,试图在中国高速增长的便利店市场中分一杯羹。然而,合麦家在上海开到4家店后,就停滞不前。2017年9月,合麦家关闭仅有的4家合麦家便利店。

目前零售业已经进入新零售发展时代,传统实体零售业者必须在电商、实体业态升级方面作转型。

与此同时,麦德龙的财务也出现“缩水”的现状。据Pitchbook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麦德龙的营收就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麦德龙营收实现历史最好的655.29亿欧元,之后缓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亿欧元,但在2016年其营收下降63%,至218.70亿欧元。2017年营收跌至213亿欧元。

如今中国业务疲软的麦德龙不得不寻求合作伙伴,而阿里会是最好的选择吗?麦德龙在华发展该如何扭转颓势?新零售大背景下留给麦德龙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中国业务频繁“被出售”

近半年来,麦德龙中国的“绯闻”不断。

这是麦德龙近半年来第四次传出中国业务将所变动的消息。2018年9月,外媒报道,德国知名批发零售超市麦德龙正在评估中国业务,包括出售股份和寻找合作伙伴等事宜。2018年10月,麦德龙再次传出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 2018年11月2日又曝出麦德龙正在与腾讯洽谈合作事宜,具体消息将于不久后公布。

而就在2018年10月,《商学院》就中国业务是否出售采访麦德龙中国方面时,麦德龙中国品牌总经理曹湧对《商学院》表示:“完全造谣”。曹湧表示:“我们不会出售麦德龙中国业务,新店也在按计划筹备。”

麦德龙中国频繁“被出售”股份背后,是麦德龙并不理想的生存现况。

“麦德龙现购自运在全球门拥有超过760家门店,覆盖35个国家。截至目前,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5家门店。” 麦德龙中国总裁 Mr. Claude Sarrailh (康德)对《商学院》表示。

实际上,这家世界零售百强第三位的欧洲老牌零售批发超市,自2010年营收就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麦德龙营收实现历史最好的655.29亿欧元,之后缓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亿欧元,但在2016年其营收一度下降63%至218.70亿欧元。

这也正是麦德龙不断希望通过重组改善业绩的主要原因。据彭博社报道,麦德龙甚至愿意出售其中国业务高达80%的股权给中国合作伙伴,而能否成功交易的关键,在于多家潜在买家的价格是否让其满意。除了95家门店,出售的标的还包括麦德龙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的多个不动产。

“庞大的门店数量和日渐降低的收入使得麦德龙集团不得不重新考虑中国业务的价值。”电商行业专家、零售行业研究员李成东认为,在麦德龙之前,已有多家外资零售商撤出中国。这个时候撤出中国并不是一件很“掉面儿”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阿里在此之前并未出现在麦德龙中国的绯闻名单上,但其与麦德龙的合作已有多时。

据康德介绍称,早在2015年,麦德龙就与阿里达成合作,入驻了天猫国际,当时两者宣布麦德龙将和阿里在商品供应链,跨境电商和大数据方面进行合作,成为阿里欧洲战略的重要伙伴。

与此同时,阿里旗下菜鸟网络也与麦德龙有一定合作。据菜鸟方面介绍,麦德龙目前已进入菜鸟全球供应链体系,该体系可从原来的进口到仓接货、到港接货升级为直接到海外源头接货,全程把控降低商家供应链成本。

“如果能够成功,阿里巴巴可以凭借互联网优势,结合大数据,进一步将麦德龙打造成新零售体系下的巨头。”零售行业专家、商性学院院长庄帅强调,虽然超市类拥有大润发,但对于阿里来说,对抗腾讯系庞大的线下零售网络还远远不够。

不过,麦德龙中国是否将由阿里接手仍存在较大变数。李成东称,双方之间的谈判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不排除有破裂的可能。

在华水土不服

近几年,业界都在热议新零售,创新业态以及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一切几乎都发生在中國的零售业中,但大家把中国零售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忘记了,那就是外资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他们似乎在中国零售业中被边缘化了。

作为曾经的零售巨头,麦德龙近年来一直在进行重组,旨在发展旗下核心的现购自运业务,出售Kaufhof百货商店,进一步从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中拆分出来。此外,麦德龙还打算出售旗下处于亏损局面的连锁大卖场。

为扩张在华业务,2014年,麦德龙对中国市场作出了一个全新的判断,认为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小型业态,于是开始试水便利店“合麦家”。麦德龙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一个便利店品牌,被列为重点发展同样选择从上海开始,还迅速开启了特许加盟模式。

但是合麦家门店只开了4家,到2017年,因为门店销售始终有限,而房屋租金持续上涨,最终仅有的4家门店全部关门。而从提出便利店计划到全部关门,不足3年时间。

亚洲市场对于麦德龙来说有多重要? 据康德介绍,麦德龙亚洲门店数量排第三位。

在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亚洲市场,麦德龙现在的处境很尴尬。

“因为定位,错失中国机会。”管理专家毕波对《商学院》表示,对公不对私,与大众消费市场隔离。麦德龙是针对专业顾客的现购自运(指专业顾客在仓储式商场内自选商品,以现金支付并取走商品)超市,相比传统送货批发商,有即时获取商品和营业时间更长的优势。它定位于“有限”的客户,只对单位、企业法人或者小零售商等工商领域的经营者和群体消费层。

从数据上看,麦德龙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家乐福和沃尔玛。麦德龙中国主打高端付费会员制,在C端客户中难以推广,这导致其主要客群为B端客户(即中小企业),而B端生意很难为其带来爆发式的营收增长。此外,麦德龙还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市场扩张策略,门店数量十分有限,这令它在中国市场难以打开知名度。

纵观如今的中国的零售市场,更多的还是C端的生意,是大众消费市场。如此,麦德龙显得特立独行。

“目前零售业已经进入了新零售发展时代,传统实体零售业者必须在电商、实体业态升级方面作转型。事实上,家乐福等同业者也在尝试向中小店转型。这意味着实体业者在向更有前景的专业业态或小而美业态转变,而原本陈旧的百货等尴尬业态会逐步被替代。大店成本高且选址难,而中小型紧凑门店则选址灵活化,更有利于零售业者的发展。”庄帅指出。

“麦德龙目前将着重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打造差异化品类管理及专业服务,以满足专业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已完成所有门店与麦德龙网上商城的对接,整合线下会员数据,同时与第三方平台,如饿了么、美团展开合作。”康德指出,麦德龙的业务模式能同时服务于B2B和B2C。未来,麦德龙将积极地探索在O2O商场、食品配送、福利礼品三大领域业务的快速增长。

“2018年麦德龙在中国共开设5家门店,2019年我们也保持相同的速度。”康德強调。

如今,麦德龙中国区总裁麦德龙进入中国已超过20年时间但面对整体经济环境和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究竟是拥抱合作伙伴还是自身加快转型都是一件不小的挑战。

猜你喜欢

零售业便利店业态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各地便利店有多绝?全国网友吵翻天了
便利店指数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的逐步回归分析
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大健康业态:购物中心的下一个风口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从业态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Retail Therapy
步步高年内将开10000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