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与发展下的生产率增长、结构性变革与不平等

2019-08-08侯瑞瑞冯茜房丽军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5期

侯瑞瑞 冯茜 房丽军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视角,对我国1978年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进行刻画,并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探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寻找能促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经济转型与发展   生产率增长   结构性变革   不平等

经济结构性变革的衡量—基于二元经济结构视角

(一)两部门结构盒形图及基本假设

对于二元经济结构而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产值构成以及就业状况。正因如此,二元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通过产值构成以及就业状况得以表现。本文对二元结构的变化过程进行刻画,如图1所示。图1左下角为农业部门,右上角为非农业部门,左侧纵轴和右侧纵轴表示产值占比,上边横轴与下边横轴表示从业人口占比。图中任意一点为此经济体的二元结构构成,也就是农业部门从业人口比例和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口比例。举个例子,对于点c,其坐标为(50.40),即农业部门从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的占比为50%,产值占比为40%。对于任何国家,其各个时期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可以用点表示,然后对点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就可以得出该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轨迹。所有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变化轨迹均在图1下方,若点在对角线上,表明该国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产值构成以及就业结构比例合理,其劳动生产效率无差异。某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时,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于非农业部门,因此其二元经济结构变动轨迹在对角线下方。

(二)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方向的可能性及指标设计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或加剧及其实现条件。设t0时期二元结构经济体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状态由Q点表示,经济体运行到下一个时期t1时,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所有可能类别如图2中的区域A至D所示。为便于讨论,假设Q点位于图2中的位置。

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假设为: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大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N2/L2>N1/L1;设全国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k。本文将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方向分为如下两大类别:

一是加剧。经济体由Q向B区域转变时,则表示其二元结构差距加剧,并且在加剧程度上,B1>B2>B3。如果向B1区域的状态转变,表示更大的非农业部门产值由更少的非农业人口进行生产,因此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扩大,同时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则两部门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B2、B3区域的转变方向表示非农业部门产值占比扩大的同时,农业部门的劳动人口同时也在向非农业部门进行转移,但人口转移的比重小于产值占比变化程度。B2区域内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增大,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相互差距扩大,但由于人口的转变,使其加剧程度比B1方向的小。而B3区域内虽然非农业部门产值占比的增量依然比农业部门人口的转移量大,但此时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开始减小,表示其加剧程度比B1小。

二是改善。向D区域的转变则表現出二元结构差距缓解,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小,两部门间生产率相对差距缩小。D1与D2的不同在于,向D2区域转变时,非农业部门产值占比减小,这只在农业部门依旧占有较大比重时才会出现。

综上,可以得知为了使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需要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同时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即两部门间生产率差距缩小。反之,二元结构加剧。

衡量二元结构转变的指标设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二是非农业与农业间的生产力水平差距降低。本文将这两个特征各用一条坐标轴表示,构建直角坐标系,以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为横轴,以此时对应的比较生产率之差,即来表示第二个特征,为纵轴。

把上述的坐标轴系称为综合二元转变指标ZH,将用于刻画我国全国、东部、中西部地区三者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差异。为进一步比较同一个经济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二元结构转变状态,构建二元经济结构改善指标:

式中t0、t1既可以是相邻的两年,也可以是任意间隔的年份。GS>0时,表示t0至t1时期二元经济结构加剧;GS<0时,表示t0至t1时期二元经济结构改善。

(三)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特点

在前文构建的盒形图和相应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美国1948-2015年的全国数据、我国1978-2017年的全国数据,进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特点的分析。

图3反映了我国1978-2017年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轨迹。这个时间段我国农业就业结构总体不断下降,非农业就业结构和产值比重不断提升,但与美国1948年的经济结构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农业产值比重为4.06%,而农业从业人员占比高达28.3%,而美国1948年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为23.49%,产值占比为7%,2015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为5.03%,产值占比为2.4%,其经济结构基本上为一元结构,说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任务远未完成。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存在不少波动和反复。1978-1984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减小,我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阶段; 1984-1992年,我国农业部门产值比重和就业结构比重不断减小,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在恶化;1992-1996年,我国农业产值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二元经济结构指标也不断改善;1996-2003年,我国农业部门从业人员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而农业部门产值占比却快速下降,体现在二元经济综合指标上为直线式恶化;2003-2017年,我国非农业部门产值比重缓慢上升,而农业部门从业人员结构却快速下降,综合二元转变指标显示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出现较大改善。

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对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本文在全国视角下对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进行分解,记t0至t1时期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k。根据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异质性,将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进行分解:

设从t0至t1时期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存在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从业人员△L≥0,所造成的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比重的改变量为△L/L≥0,则 :

从而:

记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为p、q,化简得:

从式(1)可以看出,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可以分解为三大组成部分:一是由各部门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所引致的增长,称为增长效应,记为:

二是仅由部门间就业结构转变引起的增长,称为结构转变效应,记为:

三是从业人员的部门间转移与各部门增长效应的综合作用,记为 :

,分别表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在该期的基础状况,这种基础状况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大小,二是从业人员占比。随着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效应的趋势是非农业部门增长效应对全国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由于体量的缩小,农业部门所带来的增长效应越来越小。

结构转变效应SD的大小由部门间转移人口数量及比较劳动生产率之差,即二元经济结构差距共同决定。当就业结构转变方向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即农业部门就业人口比重缩小,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时,原来的二元经济结构差距越大,且t1时期就业结构转移得越多,则结构转变效应越大,对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有正向作用。

综合效应与结构转变效应不同之处在于,它由就业结构转变以及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上的差别共同作用造成。分别表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与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之差,表示就业人口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过程中,损失的是原来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增长的部分,得到的是非农业部门中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增长的部分。

从综合效应的表达式可以看出,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对全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是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要求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并向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靠近,需要的值要大于才能實现,使得综合效应对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作用为负,其背后的经济含义为缓解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所放弃的增长速度。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表现为结构转变效应中的的值不断减小,同时由于农业部门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逐渐完成,所能转移的劳动人口将越来越少,则结构转变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将变得越来越小,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由各部门技术进步本身来驱动。

当二元经济结构彻底转向现代一元经济结构时,的值基本为零。同理,本文继而对两地区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进行分解,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我国各阶段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对全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全国层面。通过计算,得出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然后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变化阶段,对各个阶段下各个部门增长和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贡献进行分析。

对于农业增长效应,其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呈现总体减少的特征,并且区域稳定。1978-1984年,农业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发挥了主力作用,贡献率介于30%-67%。在此之后,贡献率逐步下降,甚至在1990年和1999年出现了贡献率为负的情况。1985-2005年,农业部门贡献率波动加剧。自2005年起,其贡献率稳定在10%-20%的区间范围内。

对于非农业部门,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符合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特征。1985-2003年,贡献率甚至出现了超过100%的情形,此时农业部门贡献率低于0,表明非农业部门发展对农业部门产生了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部门技术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非农业部门增长贡献率区域稳定,介于60%-70%的区间范围内。

无论是结构转变效应还是综合效应,均和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存在较强相关性。1978-1984年、1992-1996年、2003-2017年三个阶段,结构转变效应明显,贡献率较高,绝大多数时间贡献率都超过了10%。1985-1992年、1997-2003年,二元经济结构恶化,结构转变效应弱化,贡献率较低,甚至在部分年份为负值。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人口逐步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农业部门从业人员比例不断减少,2003年占比接近50%,2013年占比将为28.3%。二是在1996-2003年二元经济结构恶化阶段,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增大,但人口转移却并不与之相匹配。

地区层面。根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对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增长效应与结构转变效应进行。如图7所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走势相似。1978-1983年,受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增长效应显著。自1984年起,农业增长效应减少,且中西部地区波动幅度超过东部地区。1993-1998年、2001-2016年,中西部农业增长效应超过东部地区,由此可知,对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来说,其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非农业部门增长效应看,其地区差异和结构转变效应差异显著。1978-1983年,东部地区非农业增长效应低于中西部地区,1985-2016年,中西部地区则低于东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技术拓展均超过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非农业部门比较落后。考虑到篇幅的因素,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非农业增速效应和结构效应不再详细展示。

如图8所示,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释放出较大的转移人口,使得东部内、中西部内以及地区间结构转变效应都较大;1985-2000年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阶段中,地区间结构转变效应较小,地区内部结构转变效应更大,一方面由于这一阶段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东部地区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绝对差距尚未拉大,使得地区间人口流动活跃程度较2000年以后低。2000-2016年,随着东部非农业与中西部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绝对差距的不断扩大,地区间结构转变效应变得更为活跃,超过中西部地区内的结构转变效应贡献度。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作用

(一)二元经济结构改善指标分解

(2)

从式(2)中可以看到,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在于农业部门和非農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间的相互关系,在t0时期的二元结构状态下,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非农业部门,并且。

同理,本文继而对两地区二元经济结构改善指标进行分解,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

(二)我国各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改善或恶化的来源

本文按照已经划分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阶段来设置时间跨度,即1978-1984年、1984-1992年、1992-1996年、1996-2003年、2003-2016年进行测算分析。根据数据,测算得到各部分效应的贡献率,如表1所示,由于综合效应值较小,依旧归入结构转变效应中一起讨论。

在三个结构改善的时间段中,东部和中西部非农业增长效应分别达到85.77%、91.5%、100.1%,意味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相对减速是历次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改善的主要原因。

农业部门增长效应由15.95%下降至7.25%,再下降到3.08%,说明农业增长在对二元经济结构改善的作用上越来越小,原因是虽然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在改善期间超过非农业部门,但由于其基础薄弱,作用有限。

农业内部结构转变效应、农业从业人员在地区结构上的调整,其对农业的改善作用都具有负向作用,原因是1978年以来东部农业从业人员在全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占比下降了7.6个百分点,即农业生产更多由生产效率更低的中西部来承担。

在两个加剧的时间段中,非农业部门增长效应的贡献度都较低,东部非农业贡献度分别为23.08%、27.64%,中西部地区非农业贡献度分别为-37.13%、12.54%,而农业部门增长效应贡献度则很高,东部农业分别为29.70%、23.14%,中西部农业分别为73.15%、34.98%。说明在二元经济结构加剧阶段,非农业部门增长过快并非主要原因,而是因为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过于缓慢导致的。

对于非农业部门的结构转变效应,无论是在改善还是加剧阶段,其作用都是使结构差距加剧,原因是非农业部门内生产率更高的东部地区从业人口占比不断上升,相应地中西部地区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农业部门通过这一调整使得劳动生产率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鲁.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结构调整[J].经济体制改革,2015(1)

2.杨凡,陈川,杨海涛.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1(1)

3.王海军,张峁.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1)

4.史红燕.英、美、日经济结构转换时点的比较分析—兼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2(4)

5.肖李春.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