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9-08-08胡莹
胡莹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按照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长久规划,才能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经济的现代化模式。基于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中,需要合理的分配工作,有效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有效利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产生的原因,然后探究相应的完善策略,希望可以借此给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问题原因 完善措施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现状
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东西和南北的跨度都较大,不同的地区在资源、交通、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经济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来规划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各项政策更为贴合实际情况。中国广阔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区划,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也受到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特殊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一)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是指常州、苏州和无锡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民营企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苏南地区我国首先推行了乡镇企业的建设,利用企业来带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通过鼓励企业的建设来提高经济的活跃性。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苏南地区的农村地区能够依托地方政府机构对经济资源进行自主管理,在农村集体产业高度统一的制度框架下,成功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江苏苏南模式下的苏南农村工业化是简单产业转移的首例表现。当时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购买了大量工业设备,但是这些都为被市场淘汰的设备,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整体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在市场上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另外,过时设备产品进入同构化,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困难。其次,工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乡镇工业企业的职工基本上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行业技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农民办工业的初期启动成本比较低,通常采用集体建房,成立规模较小的企业,集约化程度低。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源配置从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配置,乡镇企业租赁机构也越来越依赖政府,大大降低了原有制度的效率。但是经过一年的时间,江苏乡镇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控制权进行了调整,从而摆脱了制度的低效率。乡镇企业通过拍卖转让、租赁管理、并购、股票买卖、离散破产、集体资产存量转换等一系列举措,吸引企业干部职工参与入股,推进外向型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产权移植,并引进和利用海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化。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一种小商品经营模式,是商品的具体操作和具体组合,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小商品的多样化使得温州的商品生产具有特色,在改革开放前,温州地区工业基础较差,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脆弱性较高;除此之外,地方经济的直接作用不突出,农民人均耕地较多,只能以养殖为主。温州地区以人力资本知识存储市场经济,温州地区经济制度改变始于微观经济主体中家族企业的开始,家族企业的产权相对清晰,产权界定明确,使得所有者向后人转移,加强了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积极激励作用。此后,家族企业在企业和政府的游戏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红帽子”,寻求法律保护,从而减少了“非法”造成的交易成本和效率损失。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相应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正是因为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在温州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假冒伪劣的现象,因此整个地区陷入了信任危机中。政府有权要控制“红帽子”企业做好安排,在温州地区制度变迁之初,新一轮的股份制合作替代了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促使市场交易成本内部消化。
(三)浦东模式
该模型具有典型的外生特征。浦东是中国与世界贸易交流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发展方式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早期发挥市场惯性的优势,提高了浦东轻工業在卖方市场的影响。但是在缺乏改革压力和动力的情况下,与卖方市场交易的买方市场逐渐走向平缓,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兴产业体系的惯性,市场化改革的难度增大,因此本世纪下放权力的政策并没有使市场的主体被国有企业取代。随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全面振兴国有经济的基础上,国有企业的出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旺盛的市场主体。不断建设和逐步完善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高要求的市场体系,使上海浦东成为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创新功能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浦东的开放和发展,是大量利用外资,并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政府强势发挥示范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下走在全国前列,通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经济基础,结合原有的经济地位,对租船制度进行了制度安排,带来了庞大的租金收益。
(四)长三角、珠三角模式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者,经济活动频繁且十分活跃。长三角是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资源共享,相辅相成。近年来,安徽,山东,江西等一些城市已经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由“小珠江三角洲”扩大到“大珠三角”。在后续的发展中,由于重视教育和人才引进,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有人才支持,这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深圳原来是在香港“前店后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深港面临着经济转型的紧迫任务,提高了香港金融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港口服务优势,深圳在发展制造业中重点加强与香港在物流和财政方面的合作,广州是辐射华南大都市,主要以汽车,电子,石油和化工为支柱产业,这是佛山光复经济圈的一部分,实现错位发展东莞是制造业城市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在物流,工业方面加强与香港的合作。
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逐渐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提升发生速度与集中化程度,以上海为中心基本覆盖了长江三角洲的所有城市。近年来,广东投资1亿元,正式启动以广州为中心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并加入珠三角城市。高速交通的建成连接了三角洲城市的骨架,提升了城市群的整体形象和商业效益。同时,在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逐步走向融合。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人事部门联合签署“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发展联合宣言”,有效推动了当地的人才培养,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上海和江苏已经有了签署了教育合作意向书,通过交替举办“江苏教育论坛”来推动素质教育资源共享,两所著名高校探索其他有组织的独立学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的研究合作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梳理和分析地方实践具体特点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应该只是一个虚无的指标,它需要提前勘探宏观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并对各地发展实践进行指导,这样才能使经济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但是,由于个别区域经济发展和不确定性,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又回到了我们区域发展模式的宏观战略,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实践,需要促进其逐步改善和提高。
(一)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我国的国土面积较为广阔,所以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首先进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这种非均衡的战略来进行有效协调,进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与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各自的利弊,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为了解决中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不平衡的问题,国家进行了资源的协调,虽然对于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帮助,但是抽调资源的地区也受到了制约。对于落后的地区而言,工厂的搬迁与物资的转移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初始的带动,然而这种资源调配的方式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落后地区的补贴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这些地区的问题,但这些地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体制和地方产业缺乏等问题没有解决,落后的经济水平没有获得改善,所以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很大。
其次,梯度发展理论是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理论背景。非均衡的战略能够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提高,但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一个是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二是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结构向趋同,损失区域分工利益,降低资源配置整体效益,由于产业布局分散,因此规模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1980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数值指标分别为16.1%、14.6%、16.1%。而且在后续的建设中,虽然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偏重,但是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三是增加垄断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生产要素流动,造成分散格局和大规模重复建设。
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社会经济注入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但是这种方法当前仍在逐步的完善中。在选择路径上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没有能够选择真正的市场经济。
(二)现阶段三种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经济为了适应国际发展的趨势,进行了多种战略的调整,当前国内的贸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开始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希望可以借此缩短区域间经济的差距,进而刺激市场的活力,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具体的情况来看,不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都处于探索的阶段,虽然有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但是在持久发展中仍然缺乏战略规划。也正是因此,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贫富差距仍在拉大。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区域封锁,所以很多资源协调存在困难,导致发展存在稳定性的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时,存在自由贸易的限制,很多现代化的技术无法流入,因此发展缺乏长久的动力。着眼于近期相对高效的发展产业结果不仅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封闭市场,而且导致了地区之间不平等竞争的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这些地区长期关闭的话产业布局格局的发展将持续发达与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将继续扩大,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利益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困难。
二是区域产业建设缺乏特色,同质化较为严重。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积极推进,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项目的效益,忽视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因此在我国重复建设中一些地区争相引进外资开放优惠政策,争相降低对外贸易的价格,造成过度或恶性的竞争,甚至地区间的联系低于国际的联系。但我国仍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质化现象,加速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地方政府特别是政府加大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压力,迫使部分地区超额投资与全球浪费资源,生产能力低效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剧。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出现的原因分析
区域经济的建设大多有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性,但是在长久的规划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建设产业结构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这就使得地区的盲目跟风,导致经济效益提高缺乏持久性。而且,政府部门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倾向于关注经济利益。总而言之,中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区位与政治因素
区位差异。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时采取了梯度推进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逐渐开放,例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借助其区位的优势来进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忽略了开放地区与接壤国家的经济水平差异,这就导致相关的带动性并不够强。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在进行开发时,未能有效的将网络和交通融入其中,所以当地经济的发展大多依托政府保护与政策支持,缺乏自主的发展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速度较缓的问题。
政策因素。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存在东西部分化,因此需要均衡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依托于生产力均衡分配和建立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这两个理论支柱。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个平衡的发展战略上,中国要改变东方和中西部差距以及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差距,执行了西倾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和工业化投入,形成了许多新兴产业基地,经济发展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以非均衡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发布了多个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两大支柱的基础理论是非均衡布局和区域土地分割原则的生产力,它们倡导投资于投资环境重点的社会资本良好,东部地区经济效益较高,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东向西梯度发展。在优惠政策方面,国家开放只开放东大门,开放政策试验区,如经济特区,开放的沿海城市都集中在一代,地方政府对东部地区的经济自主权更大在财政、税收、外资和外贸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黄金优惠政策。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在各种因素的支持下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西部和中部地区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导致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步拉开。
(二)环境层面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差异
中国被封建文化统治了两千多年,这使得小农的自然经济意识根深蒂固,特别是在一个相对孤立的中西部地区,居民普遍缺乏更加进取特点。这些表现为企业家精神冲动薄弱,轻易满足低风险容忍,不能承受更大的困难和挫折,不愿冒险独立生产生活贫困,有很强的依靠思想和观念来打破传统的命运和习惯,不容易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等。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各种经济行为与市场的发展出现了矛盾,导致区域经济的发展陷入某种瓶颈,不再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投资环境方面,人们受到的传统约束较大,进而极大地影响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效益,发展区域经济缺乏动力,因此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
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制度创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是新一轮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地方政府要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行政区域政府要树立新的区域观点,把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地方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所以在当前阶段需要进行制度的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约束,大胆进行经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帮助政府行政机关进行职能的转变,充分利用起社会的资源。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瞬息万变,要适应这一局面就要采取创新的策略,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敢想敢干,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二)长期规划和完善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尽管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人均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来看,却是一个资源小国。另一方面,中国的自然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是首要任务,这个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了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这使资源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一问题,我国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要立足于可持续的角度,从绿色发展和环保发展的方面入手,不再追求眼前利益,而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让区域经济的发展更为持久。而且从多年实践的经验来看,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才是推动经济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后续的发展规划中,政府要合理的引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鼓励现代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相应的政策补助制度。另外,还要转变相应的观念,通过宣传来倡导绿色发展与环保发展。当然,这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责任与义务,让企业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念,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投资效益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高,但经济效益低的矛盾问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依靠更多投入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来提高生产力,以此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投资效益,突出投资重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以最小的资源输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优化投资,实现产业的转型,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鼓励技术含量较高,能耗较小的企业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产业,这样不仅能提高投资的效益,同时也可以使经济发展的方式更为科学合理。
结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区域经济发展初步实现了预定目标,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因此,各个地区应针对目前实际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指示,抓住机遇,继续实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措施,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区域经济优化模式方面,要根据自身实际,还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变和推进优化的原则,不断推动产业的转型,加快现代化企业建设的脚步,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这样才能让经济发展更为科学与长久。
参考文献:
1.董璐,张长青.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北方经贸,2018(11)
2.路蕾.深度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调整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
3.解文峰.两种分权模式下区域经济绩效比较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4.沈冠辰.我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曾刚,尚勇敏,司月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演化——以中国16种典型模式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11)
6.张潇尹.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7.安蕾.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徐云松.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9.毛林.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5
10.尚勇敏,曾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标准的再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5(1)
11.高杨.基于产业集群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煙台大学,2014
12.王健.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相关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3.潘兴侠.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4
14.孙岩.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15.刘小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6.牟文昊.多机场影响下的临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