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现状分析
2019-08-07李霞
李霞
[摘 要]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研究现状展开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产品流通模式;农产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人们对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把农业产出物从农民的地头到最终用户手中的这个物理性流动问题,即农产品物流问题,就成为解决农产品供应问题的一个关键点。
农产品物流各项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1 农产品物流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情况
国内外代表性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特点对比如下:
(1)美国:美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发达,农业信息流基础发达,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高,政府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
(2)日本:日本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该类产品市场硬件设施完备,农业合作组织在日本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3)荷兰:荷兰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拥有先进的电子虚拟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先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成熟的冷冻行业。
(4)中国:本国农产品物流的现实状况是,市场体系一步一步逐渐完善,农产品物流形成了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形式、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多样化的局面,新型流通业形态逐步形成的态势慢慢显现,目前仍然以传统流通渠道为主。
1.2 國内学者研究现状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农产品物流问题。近一两年,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当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环境、热点话题展开的,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学者们以“互联网+”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销售模式、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农产品品牌创建、农村电子商务配送体系等问题。
(2)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农产品国际贸易等问题。
(3)以“电子商务”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等问题。
(4)以“供应链”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互动关系、特色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外贸农产品物流管理等问题。
(5)以“O2O模式”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等问题。
(6)以“新零售”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农产品物流发展、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等问题。
(7)以“物联网”为背景,主要探讨了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优化等问题。
另外,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了农业物流信息你研究;结合冷链技术,进行了物流损耗与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利用绿色消费理念尝试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研究;利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研究了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金融风险评估与防范问题;研究了大数据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结合供给侧改革制度研究了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问题;以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问题;关注农产品包装,进行了重视包装标准化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的研究;利用改进灰色模型,进行了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预测研究;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研究了农产品物流系统体系建设。
总结一下,主要体现在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物流模式、供应链、物流体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1.3 国内外学者研究方向和结论
下面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介绍学者在从哪些方向入手对农产品物流问题展开了研究,以及有哪些结论。
国外的一些学者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结论主要体现在:(1)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效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2)农产品供应链的简化和运行效率对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效果显著;(3)农产品供应链同时面临产品质量标准不一,基础设施落后,供销标准配套难等问题;(4)农产品供应链的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创建更科学的对接模式和更高效的运作方式。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结论主要体现在:(1)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完善;(2)基于大数据、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互联网+、新零售、新农村建设来研究农产品物流;(3)方法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2 农产品流通模式
当前,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主要有4种,各模式的特点如下所述:
农村经纪人和运销队伍为主导的贩运型流通模式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强、积极性高的优势;但组织化程度低,不紧凑;市场不确定性非常大;信誉度也不高。
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生产加工型流通模式具有提高生鲜农产品附加值,龙头企业对农户的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优势,但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的契约关系比较脆弱,实力不平衡,多是短期合作。
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市场带动型流通模式旨在通过培育市场,以市场带动流通,但多用来进行集散、交易,功能比较单一,限制了其引领农业发展的作用。
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生产基地及联合采购型流通模式是通过超市对农民进行标准化指导,能够提高农民的市场适应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缩短了供应链的长度,但与超市对接的多是一些合作社或者自有基地,绝大多数的散户的农产品无法进入超市销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对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影响,又出现了C2C、B2B、B2C三种创新流通模式。 C2C使供应链的长度缩短了,大大降低了牛鞭效应,农产品的新鲜度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信息更对称。B2B模式提供了更透明的价格,买卖双方信息更对称,都能找到最佳的合作方,交易过程更高效,增强客户体验感。B2C模式进一步缩短了供应链条,更好地实现货物配送,消费者更有组织保障,降低了采购的风险,采购量将会大大增加;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实现了信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