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8-07龙玲玲

理论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大学生

龙玲玲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问题,对青年大学生寄予了深切期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重点,应从“三个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重点,从“三个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难点,从“三个层面”推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使更多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的鲜亮底色,使高校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使青年一代接力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045 — 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1〕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时期,面对多变多元多样世界,有着激情、兴奋,也会有困惑与烦恼,道德和心理教育引导不当会出现理想混沌、价值虚无、功利主义和消费异化等问题。这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性,卓有成效地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从“三个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重点

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与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真理性,实现“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现实路径,为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提供理论指导,也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当前多重思潮交织、思想观念多元、利益主体多样的形势下,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需要高校教师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引导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让学生详细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在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学时,应结合十九大精神,从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等三个方面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使大学生掌握“实践与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升华。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品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科学反映时代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矛盾、正确引领时代实践的鲜明品格。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使青年大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性,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3〕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价值、方法)认识世界、解读世界,认清当代世界发展走向、发展趋势,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洞察当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反对一成不变、僵化守旧的形而上学思维,主张用批判的精神、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观察问题。社会主义思想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已逐渐从理想到现实,从乌托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马克思指出,把信仰寄托于宗教,去彼岸世界采摘花朵,注定是虛幻的,“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不断的改革开放,让学生明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创新。

二、从“三个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难点

我国高校多年以来都是对大学生采取“两课”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丰富的理论素养、良好的教学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价值维度,防止信仰教育碎片化、庸俗化、空泛化。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和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分析,关注最新时事变化,帮助学生培养马克思主义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维度

经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多的传播证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检验,是科学的理论。让广大学生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世界的发展阶段,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在世界的发展坐标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走向,深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规律。“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这个比喻,用口语化的形式形象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检验、人民检验的正确的抉择。在教学中应多运用这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清晰明白的句子,梳理历史,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维度中,准确把握历史脉络,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维度

马克思主义教育要立足于现实,如果理论知识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枯燥的说教内容,再加上有的教育形式呆板,没有生动形象的理论讲演过程,内容空洞,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增强学生的抵触情绪,也可能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不用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实现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全体人民统一的信仰目标。以阐释好“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一种形象表达”为入手,鼓励每一位大学生建构自己精神世界,展现对未来的憧憬,释放自己的梦想。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例,习近平主动请缨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砺意志和品格,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值得我们每一名青年学生学习。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立志成才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见贤思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做到理想坚定、信念坚决、不畏艰险、敢于创新、善于挑战,勇于开拓,不断修养历练,培养优秀品格,让生命在拼搏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为民族复兴大业续写辉煌的时代篇章。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在于能够使人在多元的价值观迷雾找准方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信念,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广大青年学生克服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观迷失等问题的利器。然而,追逐真理的历程不是一路坦途,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也不是一劳永逸。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风云变幻,国内社会深刻转型,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广大青年接触、学习、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思想,同时西方腐朽思想、封建迷信、非主流文化等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与传统媒介相比,繁杂的媒介文化、虚实相间的社交文化、极具诱惑的时代文化影响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塑造。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维度,要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青年信仰容易受到物质性、利益性侵蚀。市场经济的运行,加上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存在,一部分青年受到资本逻辑和拜物教的影响,沉沦于片面的和物化的生活之中,出现信仰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诉求和价值期盼,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人文关怀、价值关照,是广大青年的精神指针和价值指南。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解决好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

三、从“三个层面”推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坚实后备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和寄托。当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把高校成为锻造优秀青年学生的大熔炉。

(一)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当前,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广大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速,范围更加广阔,途径更加便捷,如何在碎片化、冗杂化的信息洪流中正确筛选,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当前,西方国家文化软输出变化万千,各种诱导性、虚假性信息纷至沓来,一些青年大学生沉浸在网瘾中追逐“王者的荣耀”难以自拔。加强马克思主义引导,就是鼓励青年学生脚踏实地,对《共产党宣言》《实践论》《矛盾论》等经典著作应系统的读,与社会现象相结合的读,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冲破信息时代言论碎片化、片面化的壁垒,对纷繁多样的社会思潮进行比较、批判和去伪存真的思考,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

高校青年大学生应与时俱进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认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让真理武装头脑,让真理引领理想,让真理坚定信仰,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于内心,准确理解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的生命力。

(二)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要引导教育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更要推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担负时代使命,学习好、传播好马克思主义,青年大学生责无旁贷。广大青年不应成为沉浸在网吧、沉浸在互联网游戏中随波逐流者,不应认为自己离传播马克思主义遥不可及而置身事外,而应利用网络阵地,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新媒体、新媒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和信息的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最新思想以及方針、十九大等新精神传播出去,通过微信、微博、QQ等互联网方式,传播正能量,为好人好事点赞。此外,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静心思考,勇于指出虚假言论和不实信息,敢于批判“反马言论”,做到不跟风、不盲从。

(三)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模范践行者

当前,整个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迎来了发展变革调整的关键期。“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新时代是一个需要广大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与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为青年搭建广阔圆梦舞台的时代。广大青年大学生,不应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局外人”“旁观者”,应该远离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立足于人类的幸福和其自身的完美而做出职业选择,不为利益诱导,不为虚荣心左右,敢于立志,敢于担当,勇于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给予了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5〕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群众基础。新的历史征程,需要青年大学生接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火炬,把信仰的火种不断燎原,接力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伟大实践。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1)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7:70.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