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课本例题谈学生“知识建构”和“数学素养”
——“模块融合”教学实验有效性探究
2019-08-07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510600韩晓雪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510600) 韩晓雪
一、“模块融合”教学实验背景介绍
“模块融合”是笔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验.该实验尝试将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模块”划分,然后通过教材重组实现模块间的融合.该教学实验突出表现在将函数作为初中代数部分的敲门砖,将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内容拆分成几部分,分别放入七年级“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章节中,实现在七年级进行函数模块的知识螺旋上升,同时利用函数知识引入方程、不等式概念,并利用函数图像的数形结合性解决方程、不等式的相关问题.类似的在八九年级实现分式方程和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模块融合.该教学实验旨在融合,通过教材重组的课堂教学实验更有效的实现学生知识系统建构,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二、课本例题常规教学困难分析
笔者在进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章节的讲义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的重组过程中关注到课本的一道例题:甲、乙两家商场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 元后,超出100 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 元后,超出50 元的部分按95%收费.顾客到哪家商场购物花费少?
该例题出现在9.2.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可以说是一道课堂教学中非常头疼的题目,其主要困难表现在与学生的既有知识系统和解题能力不匹配.众多教师反应,该例题在中等程度班级教学中,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最终教学效果仅停留于理解题目解答,而不能掌握方法更难以灵活运用于它题.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其思维障碍有以下几点:1、题目条件过于繁琐,题目中虽然只出现4 个数据,但隶属两个不同方案,而且每种方案都有一次分段,造成学生读题困难.2、问题提问方式开放,一般题目都是问一个量的多少,而这道题问到哪家商场购物花费少,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将什么量进行比较,从而无从下手.3、题目涉及双重分类,第一重分类为什么要把消费50 元和100 元作为分类的截点,第二重分类为什么要比较两店花费的三种情况,这两个重要问题是这道例题的解题关键,但即使老师合理引导,也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自主探究得到.以上困难究其原因是教材设计的不合理,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刚刚结束,没有任何铺垫和引导,突然出现一道如此难度的实际问题,就好像在学生面前突然立起一道陡峭的山梁,而又没有给予合理的攀爬路径.
三、“模块融合”教学实验设计及课堂呈现
(一) 教学实验设计
针对以上分析的课堂教学困难,笔者在进行讲义编写时,结合“模块融合”的理念,对本章教材作出以下调整:
调整1 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函数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例如:引导学生从函数y=0.3x+6 得到不等式0.3x+6<7.5.
调整2 在《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节课中,自行设计了两道例题,一道为简单不等式的应用,一道为简单的方案选择问题.
调整3 在实际问题后设计融合课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某电信局收取网费如下:A 网费为每小时3 元;B 网费为每小时2 元,但要收取每月基本费15 元.设每月上网总费用为y(单位:元),上网时间为x(单位:时).分别求两种上网方式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若选择B 网费模式,则上网时间x满足什么条件才合算?A:y1=3x;B:y2=2x+15,显然x≥0,这里涉及两个一次函数,我们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图像如图1.在图像上我们可以发现,当x=15 时,y1=y2=45,两图像交于一点.而要求B 网费模式更合算,即y1>y2,则对应图像右上段,y2=2x+15 的图像位于y1=3x的图像的下方,即交点(15,45)的右侧图像范围,因此得到此时x>15.
图1
调整4 给出上文涉及的“甲乙商场选择”问题,并且由教师指引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三步走.下文课堂呈现会具体论述.
(二)“甲乙商场选择”问题课堂呈现
该实验课程由课题组中七年级教师在实验班操作完成,笔者作为听课教师参与并记录了该问题在课堂中的呈现情况.
环节1 分小组讨论题目条件,自行提出与解题有关的问题.通过学生有序讨论并发言,总结出以下关键问题:问题1:若要作比较,那在两家商场的花费与哪个量有关? 问题2:如果原购物款为x元,能得到两家商场的花费与x之间的函数吗? 问题3:如何比较这两个函数的大小?
环节2 学生独立思考,逐一解决以上问题,并展示题目解答.部分学生基于《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已学过的简单方案选择问题,提出与上文教材解答方法一致的过程.在教师巡视课堂中也发现了不少学生采用函数方法解答,并邀请一位学生展示,其基本思路如下:
把富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并涂布于无机盐培养基平板,挑取10株单菌落划线纯化,并接入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30℃静置培养15 d,0.2 μm滤膜过滤,取滤液进行气相色谱检测[6]。
(1) 当累计购物不超过50 元,两商场一样;
(2) 超过50 元而不超过100 元时,明显选乙;
(3) 超过100 元时,设累计购物x元(x>100).可得甲商场:y1=100+0.9(x-100)=0.9x+10,乙商场:y2=50+0.95(x-50)=0.95x+2.5.分别计算x=100和x=200 时的函数值,做出两个一次函数图像,如图2是学生课堂所做草图.
图2
通过图像发现,当x>100 时有交点,在交点两侧呈现不同的大小关系,因此利用0.9x+10=0.95x+2.5 求两函数交点(150,145),由图像可得当x=150 时,y1=y2=145,此时两家商场一样,当x <150 时,y1>y2,此时乙商场更便宜,当x>150 时,y1<y2,此时甲商场更便宜.
该方法利用函数图像清晰明快的解决了为什么在消费超过100 元时要分类得出三种选择.利用函数的数形结合性直观展示了代数实际问题的思维难点,提示了分类的必要性.
环节3 思维拔高,学生提出新解答.在老师肯定了环节2 中学生的方法后,有学生提出另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他说既然我们用函数图像清晰的显示了超过100 元后两商场消费的情况,那能否把前两种情况也都直观的表示出来呢? 于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思考上述问题,并做出以下解答:设累计购物x元.可得甲商场:当x≤ 100 时,y1=x; 当x>100 时,y1=100+0.9(x-100)=0.9x+10;乙商场:当x≤50 时,y2=x;当x>50 时,y2=50+0.95(x-50)=0.95x+2.5.在同一坐标系做出图像,如图3为课堂上学生所做草图.
图3
两函数图像有一段重叠,是当0<x≤50 时,此时甲乙两商场一样; 由上一环节的学生解法可知,两函数图像有另一交点,为(150,145),由图像可得:当x=150 时,y1=y2=145,此时两家商场一样;当x <150 时,y1>y2,此时乙商场更便宜;当x>150 时,y1<y2,此时甲商场更便宜.
对于学生有这样的思维碰撞,产生这样的解答,教师给予了表扬,也同时关于该题做出总结:方案选择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函数之间的大小比较,那么只要先弄清楚这两个函数是什么,再比较就简洁明了,而函数图像是比较大小的直观展现,也许我们未来遇到的问题会更复杂,但利用函数解决这类方案选择问题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四、结合上例的“模块融合”有效性探究
(一)“模块融合”促进学生自主“知识建构”
从知识系统角度上,数学知识既是离散的,又是连续的.如何将离散的数学知识变成连续的知识链,是教材开发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目标.基于教学内容和难度螺旋上升,也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我们不能刻意的将同一知识链的内容强行安排在一起.而“模块融合”的教学实践,着眼于知识链中的“链”,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链的形成.
在上例中,笔者在进行教材蓝本运用过程中,调整1 中函数引入设计,合理设计实践问题,把函数和不等式有效整合,打破概念之间的隔阂,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角度理解不等式,在学生知识系统有机的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调整2中,先不讨论上文涉及的“甲乙商场选择”问题,而是自行设计了两道例题,让学生从易到难接触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用函数的角度理解不等式的应用,从函数图象角度观察不等式的解集范围,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基础,实现从认识到理解应用的能力升华.调整3 中,增加一个课时,为融合课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其中进行例题设计,比如上文提及的网费选择问题,较之“甲乙商场选择”问题函数更简单,图象更清晰,学生更易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从函数图像角度深化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实现代数知识的几何内化.基于以上设计,完成融合课程后,给出上文涉及的“甲乙商场选择”问题.学生经历之前的融合建构知识系统过程,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困难了.
“模块融合”教学实践在课程设置中,进行了知识内容的调整,同一模块按知识建构顺序排列,形成一条知识链,有利于学生的纵向知识架构.同时不同章节采用类似的引入探究等设置,有利于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体会数学的共通性及关联性.其原因除了来源于知识内容的相似性,也是本着利于学生知识建模的方向完成.
数学是知识点关联性非常强的科目,知识之间既有横向的平推,又有纵向的深入,因而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三维知识系统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三维知识系统的建立就如同建构一座知识大厦,每层知识是什么内容,上下知识如何联结,这些都是决定了知识系统是否合理坚固的重要因素.所以,“模块融合”在有效建立知识链的同时,还有效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把链变成网,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系统.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能把书从薄变厚,又能把书从厚变薄”,我们进行模块内融合就是希望学生能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像树木生长一样,由主干延伸构建合理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抽取和综合应用.
(二)“模块融合”促进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学素养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表现在能解题上,更体现在其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模块融合”紧扣新课程有标准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思路出发,寻求“模块间融合”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
在上文的课堂呈现中,我们能清楚感受到“模块融合”教学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环节1 改变了以往课堂的问题解决方法,而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其可行性来源于前面几节课的融合课程的铺垫,学生对于用函数解决方案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其感性认识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学生可以成功的提出问题,其“推理能力”已然展现,而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将学生提出的各个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变成三个有层次有递近的关键问题.环节2 中,与传统的班级教学比较,从函数的角度理解这一不等式的应用问题,部分学生已能比较顺利的得到实际花费与购物原价之间的关系,能比较深刻的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联系.在构造函数的过程中,发现变量的分段性质,从而顺利实现分类,突破了原教材中“分类思想”的思维起点和障碍.之后用函数的方式在每一分类中,进行两个函数的比较,特别是从图象角度理解,充分展示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化.而环节3 可以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亮点体现,不同于之前学生的先分类再构造函数的方法顺序.学生根据“实际花费随着购物原价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征,分析得到这两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函数.从而直接得到“分段函数”,再利用两分段函数的图象进行非常形象的比较.学生的符号意识、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当然虽然只是少数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模块融合”教学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模块融合”从“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形成”这一思路入手,进行模块间融合,将不同模块的内容串通起来,实现其数学本质的联结.同时打破现有的模块划分,将不同模块内容放在一起,虽然需要学生更高的学习能力,但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同时培养了更多核心概念,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水平.使得数学模块之间不再是割裂的个体,而融合成为统一的数学整体.正如上文所述,学生通过函数与不等式的融合学习,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数感、符号意识和推理能力,所以才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探究,形成课堂上的发散与创新.当然以上尝试对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一旦接受并领悟之后,将非常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形成,也将使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