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9-08-07张冬梅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危重胃肠机体

张冬梅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1

ICU病房患者病情均较严重,其生活方式同其他病房患者不同,由于患者机体新陈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使身体组织耗氧量增加。当患者机体处于高能量消耗时,需补充大量能量,其患者机体内环境出现紊乱状况[1]。以往医疗机构对ICU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不是十分重视,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现对ICU危重患者予以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ICU危重患者中选取5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25例。实验组:有14例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年龄选取区间为18岁至80岁,年龄均值为(49.21±2.16)岁;参照组:有13例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年龄选取区间为19岁至80岁,年龄均值为(49.31±2.24)岁。分析以上所有基本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详细了解,并对患者予以抗感染、调节电解质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内容为:将机械通气装置连接好,保证患者维持呼吸后,需及时留置胃管,为之后回抽胃液提供便利。保证患者胃液量低于150mL,不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有利于胃肠营养干预。取浓度为2.5kJ/mL的营养液,每天对患者予以500-1000mL的剂量。为患者予以全天24小时早期胃肠内营养泵注支持,最初滴速需控制在每小时20mL左右,连续对患者予以20天营养干预,干预时需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电解质、血气分析、肝功能变化等情况,调节营养液滴速和剂量。如胃肠内干预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善,需根据患者机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肠外营养干预方法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可静脉滴注营养液。

1.3 判定指标

分析50例ICU危重患者的各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50例ICU危重患者的各营养指标

实验组ICU危重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值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2.2 分析50例ICU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发生腹泻的患者有1例,发生便秘的患者有1例,发生呕吐的患者有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3/25);参照组:发生腹泻的患者有3例,发生便秘的患者有2例,发生呕吐的患者有2例,发生溃疡的患者有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0/25);组间数据对比,卡方值=5.0936,p值=0.0240<0.05。

表1:分析50例ICU危重患者的各营养指标

3 讨论

ICU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其预后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如ICU危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体质变弱,皮下脂肪逐渐消失等情况,需及时予以适当的营养支持[2]。日常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组织器官功能改变情况,如出现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营养支持。ICU危重患者的营养指标出现异常时,需予以恰当干预[3]。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不仅能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还不断满足机体需求,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对肠黏膜屏障予以保护。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避免胃肠功能出现衰竭情况。胃肠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应用较广,其具有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对患者机体所需营养予以充分补充,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避免相关组织失去相应功能,有效的维持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代谢情况[4]。对于ICU危重患者,营养物质的及时补给具有重要意义,但需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补给,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重视患者的自身营养期情况,及时予以适当的营养支持[5]。

综上所述,对ICU危重患者予以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患者预后,使患者机体内炎性反应得到明显缓解,使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明显提升,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危重胃肠机体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邓俊峰作品选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