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中益气健脾颗粒对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的影响分析

2019-08-07王永军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阻肺肺气

王永军

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中医科

0 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报道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为8.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慢进行发展,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发作频率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1 慢阻肺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慢阻肺主要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不调所致。此病的病机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征,其本虚是指患者的肺、脾、肾亏虚,其标实是指患者存在痰浊、血瘀。慢阻肺的病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1.1 痰浊壅肺

人体的水液代谢依赖于肺气通调水道、脾气运化转输、肾气蒸腾气化的功能。上述任何一脏的功能发生异常便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使人体内的水湿凝聚成痰,以肺部为器,蓄积于气道。痰邪阻滞气机,可导致肺气宣降不利,进而可发生喘证。肺气宣降不利,百脉无法朝会于肺,可形成血瘀,使心脉受阻。肺失治节,难以助心行血,心血运行不畅,可导致肺病及心之证。

1.2 肺气亏虚

气为血之帅,气行即血行,气滞即血瘀。人体一身之气集于肺,肺朝百脉。人体若屡屡感应六淫邪毒可产生痰邪、浊气。痰邪、浊气长期蓄积于肺内可消耗、损伤肺气,久之可因肺气亏虚,失于宣降而导致喘证。

1.3 气滞血瘀

中医认为,久病耗气、久病血瘀。肺部顽疾久治不愈可损伤正气,导致血运不畅,使瘀血无法排出,久病入络,可导致气滞血瘀之喘证。

1.4 阳虚寒凝

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肺病患者的病情若久治不愈,易因脾肾阳虚、血失温煦而导致阳虚寒凝之喘证。

2 慢阻肺的辨证分型

慢阻肺的证型包括基础证及临床常见证。慢阻肺的基础证包括血瘀证、寒饮证、痰热证、痰湿证、肺阴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及肾阴虚证。慢阻肺的基础证虽可单独出现,但经常多证共存。慢阻肺的临床常见证包括以下3类:(1)实证,包括外寒内饮证、风寒袭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2)兼证,主要为血瘀证。(3)虚证,包括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

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病情的中医辨证以实证为主,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病情的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在一项临床研究中,有研究人员将778例慢阻肺患者病情的中医证型分为6个类型,这些类型如下:1)脾虚肝郁兼痰饮伏肺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食少、口淡无味、自汗、咯痰、喘息、脉沉无力或脉弦等临床表现。2)风寒袭肺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恶寒、痰稀、头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临床表现。3)肺气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喘息、咳嗽、咳白痰、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临床表现。4)肺脾气阴两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少气懒言、胸闷、痰粘、体倦乏力、舌少津、脉数等临床表现。5)肺肾阴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干咳、少痰、便秘、口干、失眠、盗汗、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临床表现。6)痰瘀交结兼心肾阳虚型。该型慢阻肺患者可出现发热、面部与肢体浮肿、重度喘息、恶心呕吐、胸痛、重度喘息、舌红、舌体瘦薄、脉代或结或紧等临床表现。

3 慢阻肺的中医疗法

临床实践证实,采用益气健脾、清肺祛痰、活血化瘀等中医疗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将78例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应用益气健脾颗粒(冲服)进行治疗,在用药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益气健脾颗粒的药物组成为茯苓、陈皮、炒白术、炒党参、淮山药各12g,苏梗6g,炙甘草3g。

4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其评分较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慢阻肺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5 讨论

综上所述,应用益气健脾颗粒对肺脾气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与生活质量。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阻肺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此病的发生与吸烟、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致死率较高,可显著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在治疗慢阻肺方面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但疗效欠佳且易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中医疗法在治疗慢阻肺方面具有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其治疗费用、安全性高等优势。将来,我们应针对中医疗法在治疗慢阻肺方面的临床效果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阻肺肺气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金化浊方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近十年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