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9-08-07俸卫荣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硬膜外低位心肺

俸卫荣

晋宁区中医院 云南晋宁 650600

在手术时配合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但选择何种麻醉方法更安全有效是临床重要的问题[1],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在手术时使用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手术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54例,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7例患者一组,研究组患者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06±4.12)岁,15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参照组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70.01±3.82)岁,13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两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患者均已签署知情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并符合合并心肺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精神性疾病[2]。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建立静脉通道。

对照组使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T8,9或T10,11处进行硬膜外穿刺麻醉。研究组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3]:在L1-3处进行硬膜外穿刺麻醉。

两组患者在穿刺置管成功后均给予2%利多卡因2-3ml作为实验量,确认无蛛网膜下腔麻醉及局麻药中毒征后给予罗利合剂(罗哌卡因注射液75mg10ml+2%利多卡因10ml)8-10ml,适当给予头高位,对照组控制麻醉平面T6以下最高不超T4,研究组麻醉平面控制在T8以下。术中不加辅助用药,常规给予面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麻醉前后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以及并发症情况(低血压、呼吸抑制)[4]。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麻醉前后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比较

研究组麻醉后血压、呼吸频率和心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24,n%)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情况3.70%明显低于参照组22.22%(P<0.05)。

表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合并心肺疾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对于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大多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手术经常配合麻醉,麻醉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患者在手术中承受的痛苦,减少患者因疼痛等造成在手术中出现的乱动、不配合等现象[5]。因为麻醉是通过药物进行的,经常会出现并发症,血压的异常等,而心肺疾病患者也会出现呼吸频率、心率等异常,因此降低并发症,达到麻醉效果是临床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次研究中,低位硬膜外麻醉,麻醉后收缩压(102.38±9.92)mmHg,舒张压(73.18±5.97)mmHg,心率(83.16±6.25)次/min,呼吸频率(16.61±1.43)次/min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并发症仅有1例(3.70%)出现低血压。低位硬膜外麻醉通过控制麻醉的水平位置,起到麻醉效果,并且对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影响较小,虽然会影响心率的变化,但是也在正常范围内,并且也避免了插管麻醉到来的肺部感染的机会,通过硬膜外的麻醉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减轻了术后的免疫机制,有效降低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在手术时,用低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明显,麻醉后对血压和心率影响较小,降低并发症,安全性高,可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硬膜外低位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