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9-08-06米敬胡生荣王绍伟
米敬 胡生荣 王绍伟
摘要:近年来涉环保项目的“邻避”运动时有发生,为全面客观掌握我区涉环保项目的“邻避”情况,深入研究“邻避”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从“邻避”问题面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防范化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邻避运动;现状;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14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IMBY” movement invol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has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In order to grasp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the “NIMBY”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in our district, and study deeply the deep-seated causes of the problem of “NIMBY”, the article conducts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w to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NIMB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NIMBY” movement;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Preventive measures
“鄰避”一词由英文“NIMBY”音译而来,是英文短语“Not In My Back Yard”的缩写,意思是“不要在我家后院”[1]。“邻避”效应最早用来描述美国人对化工垃圾的排斥和反抗[2]。后来逐渐以此概括建设某些设施时,项目选址地区强烈排斥反对甚至引发群体性抗议的现象。与之相关的设施即称为“邻避设施”,相关的抗议活动则为“邻避运动”。
涉环保项目的“邻避”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益群体担心周围环境恶化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而引发的运动。该事件广泛存在于建设工业园区、公路铁路、核电厂、垃圾焚烧厂等诸多领域。近年来,时有铁路在反对声中改线、垃圾填焚烧厂在舆论压力下中停建的报道,从各“邻避运动”的历史事件可看出,涉环保的邻避运动主要反映了公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不充分,缺乏平等协商对话的渠道的问题[3]。
1 “邻避”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公共参与意识显著增强,更多的公众主动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来,为建成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但公众参与决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只要不建在我的后院就行”、“凭什么由我们来承担风险”的负面情绪[4]。更有由于掌握信息不对等、专业知识欠缺、对政府不信任等因素使上述情绪升温发酵,最终形成“邻避”运动的情况。从我国近年来的几次大型“邻避”运动不难看出,“邻避”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决策者重新研判,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法治、政府管理和公民参与[5],但也会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风险甚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防范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放松懈怠,如果处理应对“邻避”问题采取“一闹就停”的方法,做不仅会鼓励了以“闹”解决问题,更会损坏政府公信力,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2 垃圾焚烧项目“邻避”问题的防范与化解
本文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剖析垃圾焚烧项目“邻避”问题根源,找寻解决方案。选择垃圾焚烧项目为调查对象主要基于垃圾处理问题全国大到首都小到县城都会面临,最常见的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做好常见项目的“邻避”化解思路可便于其他 “邻避”项目借鉴复制[6]。通过分析调研了解,引发垃圾焚烧项目“邻避”运动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项目的污染本身的问题,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垃圾焚烧的恶臭、二噁英等问题已经可防、可控[7],而大多原因是由于项目推动过程中程序上的不合理以及补偿问题所致。例如对垃圾焚烧场没有“规划先行”,布局随意,或者项目建设前没有主动对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来消除公众疑虑,此外,项目建设前也没有健全补偿机制,基于上述多种原因进而引发了 “邻避”运动。
调研中发现同样的“邻避”设施,在某些地方遭遇强烈抵制而在另外的地方却可以顺利落地,这可能与当地设立“邻避”设施的示范工程以及采取合理的补偿机制密切相关。既然涉环保项目的“邻避”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益群体担心周围环境恶化影响人体健康引发的,那么设立示范工程向公众开放参观不失为化解“邻避”事件的新思路。仅靠单纯抽象的技术数据往往难以改变公众根深蒂固的观念,只有通过公开示范,揭秘垃圾焚烧项目的工艺过程、各工段运行的环保设施及其治理效果,定期公布安全环保等数据等才能更好的扫除大众心中疑虑,提升公众的认知度接受度和满意度。此外,也必须要尊重和承认垃圾焚烧场周围居民对全社会做出的付出和贡献,给予合理的补偿。例如,垃圾焚烧项目在选址阶段建设单位就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完成信息公示,在与公众沟通中要开放坦诚,说到做到,通过有效的沟通、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式把问题矛盾化解在萌芽期。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不仅要解决公众的认知问题还要解决公众的利益问题,在补偿过程中做到合法合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让群众最大受益。此外对借助环保“邻避”名义进行恶意炒作的要有效防控,严防借助“邻避”项目的恶意炒作的事件发生[8]。
3 建议
要想妥善防范化解垃圾焚烧的“邻避”问题,必须要各方上下贯通、统筹推进、合力完成,实现项目从被动的行政审批、许可到公众主动的接受、认可的转变。主动有效的公众沟通、畅通公开的信息渠道、充分规范的公众参与、妥善合理的补偿机制是防范化解“邻避”问题的根本基础;合法合规的厂址选择、严格有效的监督监管、正常安全的企业运营是防范化解“邻避”问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对“邻避”问题的防范与化解提出如下建议。
3.1 顶层发力,加强统筹严格管理
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指导产业布局,加强监督,从源头降低“邻避”问题的风险。对环保类项目等“邻避”设施,要科学论证、合理规划,认真稳评、准确选址,在规划选址阶段就努力减少或避免邻避风险,严防因选址决策不当引发矛盾[9],确保“邻避”项目合法合理合规建设,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3.2 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分工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督导职责,推动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度,及时处理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统筹推动、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落实防范与化解工作主体责任,共同推进“邻避”问题防范化解。
3.3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沟通正确引导
将选址、建设、营运等环节透明化、法治化,充分保障维护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建设单位及时公布项目情况,听取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方法做好利益群体的解疑释惑工作,营造正确舆论导向。鼓励建设单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与公众代表对话、座谈,重视选址的民意基础,将专家论证结论和当地民情民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各方面潜在因素综合考虑。
3.4 建立长效补偿机制,多渠道合理补偿
政府积极筹集协调,建立健全合理的补偿机制,對受“邻避”设施影响的居民可采取多种形式(经济、物质或公共服务)给予合理且充分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句艳华.从垃圾焚烧的“邻避效应”看社会的信用崩塌[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 14.
[2]黄涛.邻避运动:发展之痛,进步之阶[J].中州建设,2014(15):45-45.
[3]俞海,张永亮.我国环境“邻避运动”困境内因与化解[J].环境保护,2014,42(18):49-51.
[4]王斌.公共设施建设中的邻避政治研究——基于若干实地考察典型案例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秦静.邻避运动中媒体的功效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6]俸欣欣.桂林市邻避工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南京:广西师范大学,2015.
[7]李晓佳.白良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二噁英可知、可控、可防[EB/OL].E20环境平台.
[8]王梦南.中国邻避事件的发展模式和应对策略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9]中共浙江省委维稳办课题组.浙江省”邻避运动”情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6):16-19.
收稿日期:2019-05-05
作者简介:米敬(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