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

2019-08-06邢景敏张后辉

环境与发展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部对策建议困难

邢景敏 张后辉

摘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工作困難重重,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对策建议,为西部地区持续有效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环境保护;困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143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fragil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difficult.The main difficulties are analyzed an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western region.

Key words:In western Chin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成败,决定着能否有效解决西部生态环境恶化、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建立于2018年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它为促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1 生态环境概况

西部地区是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据统计全国82%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位于西部地区[1],是全国自然生态类型最为复杂和脆弱的区域之一,生态的脆弱性、战略性、复杂性在全国都属典型。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湿地萎缩、冰川消融、工农业污染等生态问题类型多样,生产性破坏、地质性破坏、气候性破坏等生态因素相互叠加,且面临着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研究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助于破解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2 存在的主要困难

2.1 环境保护思想有待提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政府部门处理不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存在“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为招商而降低环境标准”等经济发展优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环境保护思想认识不高,对环境保护政策理解不深,存在着“过关思想”,无法引导企业落实生态环境责任,部分领导干部视环保行业为高危行业,对环境保护岗位存在抵触心理和情绪。部分建设单位负责人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导致落实企业主体环保责任不力。部分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企业的事情,与自身无关。

2.2 环境保护制度有待完善

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制定不及时、不协调,不能很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例如:地方环境立法建设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环境立法数量相比发达省份较少[2],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亟需修订或制定;部分地区在扬尘、机动车、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执法方面,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法律法规,造成权责不清、多头执法等现象,严重影响环境保护工作效率。

2.3 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有待强化,环境保护投入有待提高

队伍保障是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但目前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生态环境系统编制不足、环境保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面对日益增加的监管任务,普遍存在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效能。如部分西部地区环境监测二级站实际在编人数不足国家颁布的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二级站标准70人的一半[3]。加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现有仪器设备、车辆等难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技术支撑短板日益凸显。区域内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部分第三方环境咨询机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法满足高质量服务环境保护工作要求。西部地区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投资占约占GDP的1.0%~1.5%,而这仅能使环境状况得到初步遏制[4],环境保护投入资金缺口大,严重制约环境保护工作推进。

2.4 环境保护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一是顶层设计和研究不够,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不足,导致出现在“红线区”“高危区”布局建设项目,环保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二是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精准,部分地区和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之间政令及要求不统一,对于各项法规、文件、规定的解释和执行不统一,导致企业的种种不便、浪费甚至违法。三是环境执法不彻底、处罚不到位、执法难度大等现象较为突出,基层解决执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不足、手段不多,环境执法的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有待提高,执法水平亟待提高。四是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与公众对宣传形式及内容的高要求、高期待不相适应,能震撼心灵的、能牵引情感的、能产生共鸣的环境保护宣传作品比较少,有事实根据的、有数据支撑的、有图片印证的环境保护宣传作品也较少,难以满足公众需求。五是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互动不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观念淡薄,对参与持消极和观望态度,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更多的是公众被动参与,存在参与行为不当和参与理性不足的情况。

3 主要对策建议

3.1 强化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树立正确的思想引领,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西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明确各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和矛盾,督导本系统(区域)扎实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着力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示范基地,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持续转化的绿色发展通道,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3.2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促进生态环境机构改革,增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

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的制修订。各级政府要完善落实助力企业环境保护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经济政策,发挥好引导作用。建议尽快研究探索,建立“尽职免责”机制,既严格责任追究,又尽量避免环境保护工作者“流血流汗又流泪”,提升、推动工作热情。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机构改革、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系统编制方面存在的困难,统筹调配力度,尽力给予倾斜支持,逐步建成一只專业化水平高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议政府部门组建“大环保联合机构”,即涉及环境保护工作业务的部门联合成立的一个协调相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提高前期介入和对接工作效率,避免因环境保护限制因素造成的投资失误。积极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技术合作与联合攻关,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废水治理、土壤修复、农村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生态环境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等重点领域,着力研发和引进一批关键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共性技术,保障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3 强化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和重要参与者,企业负责人必须提高环境守法意识,切实承担起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带头、认真学习贯彻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遵纪守法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红线。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日常检查,主动接受和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防止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强对企业职工的环境保护培训,增强职工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 深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生态环境门户网站、环境报、微博微信及“新媒体”作用,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发布的传播力和精准度。持续推进环境保护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基地建设工作,带动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环境舆情监测,强化与网信部门联系并扩大与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合作,防止出现舆情“盲点”,牢牢把握舆情应对的主动权,及时掌握动态、准确研判、深入分析,快速反应、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将事实真相、措施行动、处置结果向社会公开,努力消除公众误解并接受监督。

参考文献

[1]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地球科学进展,1996(11).

[2]夏锦文.区域法治发展的法理学思考——一个初步的研究构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卢爱民.浅析西部地区环境监测现状及发展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6).

[4]王俊霞,王荣.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8).

收稿日期:2019-04-24

作者简介:邢景敏(1984-),女,汉族,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技术咨询。

猜你喜欢

西部对策建议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