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对桂林市外贸企业的影响
2019-08-06谢有琪
谢有琪
[提要] 跨境电商的迅猛之势对我国外贸企业而言无疑是新的策动力,然而同时也给外贸企业带来挑战。本文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桂林市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桂林市外贸企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桂林;跨境电商;中小型外贸企业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30日
一、引言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跨境电商发展狂潮席卷全国,所有外贸企业无一例外的受到冲击,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企业内部的所有环节都无一幸免,包括原料采购、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物流仓储、报关通关、支付核销等。因而,随之而来的跨境电商的发展研究也全面展开,角度各异。本研究主要筛选了50家桂林中小型外贸企业进行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调研,并从调研数据中分析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桂林市外贸企业产生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研的50家企业中包含7家外贸企业、8家合资企业、35家股份制企业。50家企业中,62.5%为生产型企业,25%为贸易活动企业,其他为货代业务的企业,无仓储、运输、物流业务等性质的企业;而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8家)、竹木生产加工(5家)、生物科技(5家)、材料化工(5家)、机械电器(4家)、医药及生物制品(4家)、电子信息(3家)、汽车及零部件(2家)、纺织(1家)、橡胶制品(1家)、其他(8家)等。总之,桂林市外贸企业多数为生产型企业,如食品饮料生产、医药及生物制品、竹木生产加工、生物科技等。企业的地理位置集中于桂林市七星区(21家)、临桂区(6家)、永福区(4家)其他地区的外贸企业数量是1~3家。
(二)调研结果。以下是对企业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之后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分析。
1、采用的外贸方式比例,如表1所示。(表1)
2、公司使用线上跨境贸易平台时长,如表2所示。(表2)
3、公司选择线上跨境贸易方式的原因,如表3所示。(表3)
通过分析以上三个方面,不难发现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看到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同时结合自身产品的优势慢慢将传统和新型的外贸方式结合起来,纯跨境电商企业也逐渐成为趋势,而仍有一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外贸方式出口产品,同时在访谈中也了解到由于跨境电商平台仍不完善、公司产品特征、物流体系不完善、人才短缺等因素成为了部分传统企业暂缓转型计划的原因。
4、公司采用的线上跨境贸易平台类型和公司的主要贸易国分布情况。(表4、表5)
以上關于平台使用情况和公司业务区域的数据显示,桂林外贸企业的国际合作主要仍集中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这与阿里巴巴2018年发布的ECI指数(中国与主要经济体跨境电商连接指数,如图1)较为契合。可见,当前几家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对桂林市外贸企业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其他区域性的跨境电商平台如Lazada、Shopee等的影响力也逐渐形成;这也主要得益于国家发展跨境电商的政策倾斜。“一带一路”五周年座谈会上,商务部发布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增速3.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7.4%。(图1)
5、公司在跨境电商平台业务年利润率,如表6所示。(表6)
6、公司在线上跨境贸易遇到的问题,如表7所示。(表7)
根据数据显示,跨境电商平台外贸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外贸模式对桂林市外贸企业起到了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仍有不少困难在阻碍桂林市外贸企业的发展,如市场上僧多粥少、人工成本的增加、缺乏专业人才等较为突出。因而,政府应该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乐观的是相关企业的高层领导也已经看到了跨境电商的前景,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加大了力度,尤其是亚投行的成立。
7、影响线上跨境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如表8所示。表8数据显示,线上跨境贸易方式较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也暗示着作为新型外贸模式跨境电商外贸需要不断地在政策、法规、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完善。另外,跨境电商平台使得做外贸更加简便易操作,从而导致卖方市场竞争加剧,可以说这两个方面是跨境电商发展前期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正在通过不断改革进而推进发展,如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这也是对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提出的建设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积极回应和支持;2017年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系列的国家大政策无一不利好于跨境电商的发展。(表8)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除了我国,我们周边的国家都逐步进入跨境电商的时代,从而也会产生新型的外贸保护主义等问题,因而对于传统的外贸企业而言转型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应高瞻远瞩。
8、公司物流、仓储运作方式,如表9所示。(表9)
9、公司目前仓储、物流存在的问题,如表10所示。(表10)
通过对表9、表10中数据的分析,我们得知桂林市外贸企业更多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具备自主运输能力的企业仍占少数,因而存在物流成本过高的情况,这也间接反映了桂林市的外贸企业的发展在地理位置因素上并没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也因此导致物流速度慢、管理困难等问题,从而给业务发展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10、公司在线上跨境贸易发展上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如表11所示。(表11)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桂林市外贸企业在转型跨境电商的过程中确实遇到多方面的困难,也需要政府从多方面给予支持。
三、结语
上文对桂林市外贸企业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因素作了分析,包括产品结构、地理分布、海外市场、物流仓储、使用跨境电商平台的类型和年限、模式、难题等基本情况;同时结合访谈中企业提供的信息作出了如下关于桂林市外贸企业结合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转型的总结。
在跨境电商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之下,外贸企业面临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首先,国家政策大背景之下,2013年的“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2017年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系列的国家大政策无一不利好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对桂林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转型都起到了强心剂般的稳定推动作用。其次,桂林市外贸企业跨境电商转型发展可以发挥本土资源特点和政策优势:其一,桂林属于国际旅游城市,重工业分布较少,自然资源丰富,如罗汉果、葡萄、竹木等,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其二,就地方政策而言,桂林市也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倾斜,包括2017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提出“广西将重点探讨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广西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8~2020年,广西将加快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吸引跨境电商企业落户广西,设立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总部。2016年3月,桂林市计划以推进桂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桂林电商谷國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打造“电商桂林”。2017年10月,桂林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启用,将为外经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助力。2017年12月,桂林市成立“跨境电商交流服务中心”,主推企业走出国门。
然而,2015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入新常态,对商品类型、市场结构和贸易进出口模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桂林市外贸企业也概莫能外。换言之,采用跨境电商模式进军国际市场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甚至是阻力,因而从长远来看,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和服务才是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核心力量,但是当前大多数桂林市外贸企业的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仅仅靠价格优势获得市场。而全球范围内市场需求也在逐渐萎缩,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诸多因素对桂林市传统外贸企业带来了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同时,对企业本身而言,企业管理费用、人员费用、物流仓储管理费等的上涨更让传统外贸企业倍感压力。因而,当前桂林市传统外贸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迫切需要从产品特色、贸易模式等方面作出创新,才能找到新的蓝海。
此外,根据网络调研发现,部分桂林市外贸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网站成效较差,这对于高度依赖网络宣传的跨境电商模式而言是一种劣势。同时,部分外贸企业仍然在传统的OEM模式下的生产经营,导致了企业链各环节的断裂,使得企业策略与市场脱节,从而不利于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尝试。再者,企业也反映地理位置导致了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因而传统外贸企业如何迎合有着物流速度快和服务效率高的跨境电商模式是首要考虑的难题之一。最后,调查结果显示跨境电商配套环境不健全也是桂林市外贸企业转型的瓶颈之一,如跨境贸易通关手续繁琐、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
最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是桂林市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模式发展转型的共同难题。AliResearch研究数据分析预计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37.6%;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5,032亿元,同比增长约60%,这意味着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同时,由于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兴的外贸模式,桂林高校中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规模,然而桂林市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够强、发展空间小,难以吸引外贸知识丰富且电子商务技能熟练的中高级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庆玲.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研究分析,2019(2).
[2]梁丽君.广西外贸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J].观察评论,2019(2).
[3]廖润东.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的困境及对策[J].企业战略,2017(11).
[4]吴迪.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和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
[5]谢炳轩.中国外贸企业如何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转型升级[J].现代商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