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奖励旅游现状及对策

2019-08-06毛洋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定义特征对策

毛洋洋

[提要] 当前旅游市场的火暴,使得旅游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同时随着人们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奖励旅游逐渐兴起。但是,我国奖励旅游起步较晚,还很不成熟,一直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在旅游市场中,缺少专业管理人才,管理不善,没有一套完整的执行标准。本文对奖励旅游的定义、特征以及奖励旅游现状进行说明,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促进奖励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奖励旅游;定义;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5月6日

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已成为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同时它也是一种公司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奖励旅游起步较晚,在21世纪才逐渐认识到奖励旅游的重要性。当前学术界对奖励旅游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奖励旅游的探究也不成熟,因此,有必要对奖励旅游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从而促进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

一、奖励旅游的定义

(一)什么是奖励旅游。《香港大词典》中界定为“工商企业及其他行业为刺激工作人員的积极性、增强归属感以及搞好与有关部门、团体和个人的公共关系而组织的免费旅游。”《国旅游百科全书》将其概括为“一些组织单位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举办的免费旅游。”世界奖励旅游协会的定义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于达到该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旅游假期作为奖励;同时也是为各大公司安排以旅游为诱因,以开发市场作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

根据以上三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大辞典》和《中国旅游百科全书》都强调的是企业为了调动有关部门、员工和个人的积极性以及团队的凝聚力而开展的免费旅游;而世界奖励旅游给出的定义主要强调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最终目的是作为一种客户邀请函,使企业能够盈利。从以上三种定义可以看到,奖励旅游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企业寻求更好发展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奖励旅游的定义较前两个来说更为精准与全面,是前两个定义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得到不断的创新。

(二)奖励旅游的特征

1、奖励旅游的高端性

(1)高需求档次。开展奖励旅游的企业应给奖励旅游的旅游者提供区别于一般旅游者的服务,同时对于住宿水平、接待水平、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服务上,也应提供给旅游者高端的服务。这也决定了奖励旅游在开展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做到尽善尽美,保证高品质、高质量,提供合理、丰富的旅游活动。

(2)高经济效益。除了高档次的需求外,奖励旅游同时也肩负着高经济效益的重任。由于奖励旅游接待的人数多、规模大,它能给接待奖励旅游团队的旅游地带来很高的经济收入,推动当地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

2、奖励旅游的文化性。奖励旅游带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它与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相连,带有很强的文化性的旅游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企业特定展开的文化活动,带有一定的人情味与文化内涵的活动项目。体现了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内涵,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与能力。

3、奖励旅游的创造性。奖励旅游是一种具有很强创造力的旅游活动。奖励旅游区别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活动,但也并非是简单地提高旅游的各方面质量,更重要的是在奖励旅游活动中增加符合该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理念。

奖励旅游需要精心的策划和安排,对旅游活动的每个要素进行重新排列与组合,重点突出其特色,而且是特属于企业的活动项目,为企业量身打造的独一无二的活动。

二、我国奖励旅游发展现状

(一)奖励旅游集中在较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奖励旅游逐步得到发展,但其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奖励旅游的领头羊也都以一些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为主,目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他们将奖励旅游作为一种企业长期经营的手段,同时也带动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所以二者相辅相成。

(二)奖励旅游发展不均衡。奖励旅游由于其独特性,已经成为会展旅游中的一个热门部分,也是会展旅游的重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由于奖励旅游的门槛较高,对各个要素均由较高的要求,并且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国内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奖励旅游的方案,只有少数企业能拿到一些经验,这就造成了地区间的差异。

(三)奖励旅游市场不规范。奖励旅游属于高消费旅游活动,所以在刚进入国内市场时就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之而来的是各旅行社一哄而上开发的系列奖励旅游活动。事实上,很多中小型旅行社并不具备这种开发经营的能力,只是在一般的旅游活动上加上了一些较为昂贵的项目便成为了奖励旅游。奖励旅游的发展逐渐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并无太大区别,使之逐渐大众化,失去了原本的内涵。

(四)奖励旅游活动内容不丰富。由于我国奖励旅游起步晚,仍处在探索阶段,出于对成本的把控,奖励旅游提供的产品大多为一般性产品,不具有太多的创新性,且主要选择在公司周边地区展开。内容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很难吸引到奖励旅游的旅游者的眼球。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高,没有起到带动消费水平的目的。

三、我国奖励旅游发展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奖励旅游市场。奖励旅游在国外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也是在国外最先兴起的,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在我国发展较晚,所以对它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很多企业,认为奖励旅游只是简单的给员工放假,随便出去走马观花似的玩一下,只是在某一个阶段公司给员工带来的福利,没有看到真正的奖励旅游带来的“附加值”,没有看到奖励旅游背后为公司带来的真正利润与价值。相反,它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还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一些企业把奖励等同于公费旅游,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其旅游产品都无特别要求,因而会产生旅游产品质量低、游玩档次低等问题,他们并没有看到奖励旅游背后为公司带来的真正利润与价值,只图快捷、简单,只是“涂鸦式”填充。相比之下,国外的奖励旅游则更注重“以人为本”,让企业员工有更好的融入感与更大的参与度,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要发展奖励旅游,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市场。不管以自身的能力来宣传还是通过政府媒体等,都应该采取相应手段来积极发展奖励旅游。近年来,奖励旅游不断发展,发展的速度大大提高,出现的问题仍然是涉及范围小,只在我国的少部分发达地区才有奖励旅游。在一般的二线、三线甚至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几乎都不知道奖励旅游的存在,就更不用说了解奖励旅游了。

在各大新闻网、知名杂志、报纸、电台等有效网络平台报道相关新闻。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尤其是国内各大企业。另外,对于企业内部,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常在公司开展相应的座谈会、演讲,让公司员工知道奖励旅游的积极作用,既起到宣传的作用,又在无形中带来一部分客源,为奖励旅游的发展带来契机。

(二)开发奖励旅游新产品。奖励旅游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旅游的旅游活动,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一个旅游项目,不是簡单的旅游公司提供的旅游活动,也区别于旅行社提供的包价旅游。它就是专门为企业提供的一套完整的活动。因此,这对那些要提供奖励旅游服务的专门企业就得指导并了解要准备进行奖励旅游活动的企业的人员需求和企业自身的需求,要同时满足两者。

第一,奖励旅游的活动策划,要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精神融为一体。专门的奖励旅游公司要了解到需求公司的需求,不管是对活动场地的设计,还是灯光、场地布置等,都应该有相应的体现,将策划活动做到尽善尽美。让员工深刻感受到企业的精神,能让员工时刻有一种参与感。

第二,企业可以借鉴旅游细分市场变量中的人口细分市场来分类,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划分。如可对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个性来进行分类归类,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设计出不同的旅游活动项目,增强员工的参与度,给员工带来一次难忘的经历。

第三,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奖励旅游的目的地的应该选择知名度较高、游览价值较高的,不应该选择那些游玩价值不高的目的地。这样才能增加被奖励旅游的旅游者的体验感。

(三)培养奖励旅游专业人才。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较晚,其中,相关的专业人才缺乏就是导致其发展不好的一个原因。当前很多高校开设了《会展管理》这门课程,里面包含了奖励旅游,但仅仅涉及到其中的一小部分,都是作为一个了解的版块。因此,应在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单独的一门关于奖励旅游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奖励旅游专业人才,从而推动奖励旅游的发展。另外,奖励旅游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也多是在企业进行。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旅游与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结合,不仅要学习关于奖励旅游的知识,还要进行企业管理相关的学习。将二者进行结合,使奖励旅游的发展朝着更加优质、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淳亮.香港大词典[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

[2]梅远.中国旅游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胡斌,朱海森,孙柯.我国发展奖励旅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李晓莉.中国奖励旅游经营的特征、问题与思考——基于旅行社的访谈分析[J].旅游学刊,2011.26(11).

[5]熊继红.关于我国发展奖励旅游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定义特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如何表达“特征”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抓住特征巧观察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