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数字影像视角下的民族性叙事

2019-08-06韩文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民族性

韩文超

摘要:在泛数字影像环境的当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为影像艺术的“民族性”审美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与文化环境。泛数字影像的民族性叙事在民族、文化、影像、艺术之间构建起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国的“民族性”文化基因影响下,影像叙事之于中国影像艺术,不仅是传统的审美特征的民族.-%45的表达,更是在用影像语汇讲述艺术的民族性风致。

关键词:数字艺术;影像叙事;民族性;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268-01

一、前言

作为一个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的艺术门类,审视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中国影像艺术都保有其自身的独特的民族性美學特征。尤其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跃迁,影像艺术向着泛数字化形态转型发展,逐渐形成一种立足于中国文化基因的民族性审美范式。从这一视角出发,泛数字影像的民族性叙事在民族、文化、影像、艺术之间构建起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影像艺术的“民族性”文化基因

追朔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从1895年卢米埃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舶来品出现的影像艺术,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其实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脉络,回望这些由地域文化、文脉承续、个人学养以及深重的文化精神所带来的文化传承,如此蕴养了属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作为文化载体的影像艺术,在这样的中国文化土壤里的生发、传承,自有其特殊的“民族性'基因。

当然,单纯的从“民族性”角度来看,最具有代表性的影像作品当属动画“中国学派”辉煌时期的大量动画影像。1923年由杨左匋创作了中国首部动画短片《暂停》,到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出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故事性动画——《大闹画室》……伴随着故事性动画的逐渐成型,作为影像艺术的这些作品的诞生,在影像叙事上就自然的有着中国的“民族性”征意味。在中国的土壤里,影像艺术的发展必然会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从而带有其明显的中国地域性特征。

由影像艺术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其作为艺术门类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伴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器材等外部条件在不断的更新迭代,但作为影像艺术本身,有人赋予的内在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部分则是一如既往地体现在影像之中。也就是在文化审美层面中影像对于文化与传统的继承。

三、影像艺术的“民族性”审美语汇

从影像叙事研究的基本范畴来看,将包括影像叙事语言研究、影像叙事法则研究、影像种类的叙事特征研究、影像叙事的美学研究这四个主要方面同创作者的成长过程、艺术趣味、审美主张与创作手法相结合来相互对照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自发与自觉的民族性烙印深植于这一的艺术载体之上。

诸如影片《铁扇公主》中所融合的众多民族文化元素的美术设计。人物造型、器物道具等均借鉴了传统绘画手法,尤其是背景场景设计借鉴了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的技法。如山石树木所使用的墨晕、皴法,虚实、留白营造出的画面氛围,大场景综合借鉴了传统山水画和西方绘画的因素。

影片中西结合的创作方式与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二人的爱好与专长是分不开的。万籁鸣受八大、青藤、老莲的影响颇深,万古蟾则主攻过西画,二人美术风格在该片中融合交汇,相得益彰。

而从表现手法、内容取材、故事结构、人物造型四个主要方面来看动画艺术的‘民族性。中国早期动画表现形式多借鉴传统艺术,显现出明显的中国动画“民族性”特征。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进行尝试并逐渐运用水墨、皮影、剪纸等,由此在这些传统艺术形势下,尤其是以皮影为代表的传统叙事艺术形式之下,自然具有其‘民族性语汇特征。

四、泛数字影像视角的民族性叙事

转向数字化高度发展的当下,由影像艺术的“民族性”审美语汇来反观影像叙事的发展。在以人为主导的艺术当中,叙事语言的东方风格、叙事法则与东方审美和观看方式的结合与适应、叙事美学与中国既往以来深重的融汇。一言以蔽之,作为艺术的影像叙事因其发生、发展,是必然具有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的。

排除过多的外部影响因素而单纯看影像本身,包括路遥的《人生》、芦苇的《西夏路迢迢》、近来热播的《白鹿原》,当然还有《红高粱》等等。从选题到叙事再到视觉观感,这些影像都透露出对于文艺工作者所受到的地域文化的熏染以及这种学养下的文化自觉,朴实中的力量、生命背后的苍凉、岁月掩映中激荡……数字特效、视效提升、设备迭代等各个方面在技术上促进了影像叙事的发展。而类观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动画影像艺术作品,即便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作品,在选题之初以及视觉风格上都带有强烈的东方美学特征。同时从技术层面看,这些作品中也能看到数字技术发展给影像叙事带来的影响。

可以说,在泛数字影像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中有了快速、高质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于“民族性”审美的表达有了更为有利的技术与文化环境,以创造鲜明民族风致的影像作品。于此而言,影像叙事之于中国影像艺术的民族性,不仅是传统的审美特征的影像延续、民族文化的心理表达,更是在用中国语汇、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民族性
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探析民族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表达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