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2019-08-06张丹丹巫昱吴津钰

会计之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社会网络企业价值

张丹丹 巫昱 吴津钰

【摘 要】 目前,成本粘性问题对企业发展所带来影响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而企业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企业价值,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价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更容易调整成本非对称性的变化,即成本粘性,使企业的整合成本和风险更低,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企业价值。文章将我国的部分上市公司在2008—2017年这一段时间的历史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在研究中融入产业集群、成本粘性、企业价值的理论,构建模型,对产业集群、成本粘性、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断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 成本粘性; 产业集群; 企业价值; 知识溢出效应; 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16-0099-07

一、文献综述和假设的提出

(一)相关概念与指标测度

1.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测度

(1)产业集群的概念

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明确提到,所谓的“产业区”也就是把一些专业性比较相似的产业聚集起来的区域。

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著名经济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撰写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1998)一文中表示,所谓的“产业集群”就是同区域或者相邻区域中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通过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联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集群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下游产业中的企业、供应商、技术机构等[2]。

还有一些研究学者也对产业集群的具体内涵展开研究,并且对产业集群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之中不仅仅包含相同的产业,还存在一些支援性质的产业,他们把产业集群又称作企业集群[3],有的学者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又把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集群[4]。西方的很多学者都把产业集群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产业集群的测度

已有相关文献对集群的确定方式进行了解释和说明。Maine et al.[5]在对产业集群研究中主要使用地图项目成果来划分集群内部和外部企业,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还有一些文献使用产值的区位商来识别集群,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区域之中,某个行业区位商数值是高于1的,那么就意味着该区域存在产业集群。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区位商主要的作用只是衡量某一产业在某个区域中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区域专业化与产业集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不能够使用这种方式来对产业集群进行测度。

本文借鉴王等[6]的研究成果,從产业集群的抽象定义中对其共同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也就是类似行业、相关企业以及相应区域,把这三大因素作为产业集群的固定因素,从区域范围、相关行业及企业数量三个方面来界定集群,再使用K值聚类分析方式对这些收集起来的样本进行分析,并且把企业划分成两种不同的组别:其一,企业总数比较多的组别;其二,企业总数比较少的组别。两者相比,明显可知,企业总数比较多的组别企业集中程度比较高,这些企业就可以形成产业集群。通过K值聚类的分析来确定区域中是否存在集群,如果三位数行业总数超过K数值,那么就意味着存在集群,进而把企业分为集群中的企业和集群外的企业。

2.企业价值的概念与测度

(1)企业价值的概念

随着产权理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企业逐渐转变成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所有权者带来经济效益,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解析企业价值的核心涵义。

①从资本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价值这个关键词组最早是由美国学者Modigliani et al.[7]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们在财务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提出了经典的MM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在资本市场达到饱和状态下,资本结构并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这里所提到的企业价值主要代表的是企业股票和债务的市场价值。企业价值等于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和债务市场价值两者之和。

②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分析:Frykman et al.[8]在研究中明确指出,公司价值就是企业总资产的价值,而总资产价值又可以划分为权益价值、企业债务价值、养老金、股东权益以及其他权益。由此可以推断出企业价值的计算方式,就是上面所说的五种权益的总和。2012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布的《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中明确地对企业价值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企业机制就是股东全部的权益。

本章主要是从股东结构与企业机制的关联性角度来分析企业价值的构成。

(2)企业价值的测度

目前常见的评估企业价值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①折现估值法。在对企业价值进行测度的时候,最为普遍的方法就是折现估值法,一般也被叫做现金流贴现法。现代金融对企业价值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在将来一段时期内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资本价值最早是20世纪初Irving Fisher[9]在其撰写的《资本和收入的性质》一书中提出的,并且在这之后一些研究学者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认为资本价值的核心内容就是现金的贴现值,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演变成为了当前使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这种方式计算过程中比较复杂,因此运用受到限制。

②价值创造法。价值创造法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EVA经济增加值法,最早是由Alfred Marshall[10]提出的,EVA经济增加值法的核心内涵就是:只有当企业全部收益超过企业全部投资成本,才意味着企业创造了价值,如果没有超过就意味着企业价值的损失。

通过这种方式来衡量企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EVA=NOPAT-TC×WACC   (1)

其中NOPAT代表的是企业税后息前的利润;TC代表的是企业投资的全部成本;WACC代表的是平均成本投入所带来的资本。

③期权定价法。期权定价法最早是由Black et al.[11]在设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且构建了比较经典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这种方式在当时经济学术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期权定价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维持良好的运营,而且还可以对资不抵债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机会价值。

④相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也被称之为市场法,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评估企业的价值,一般使用的衡量指标包括市盈率、市净率等。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企业价值的估算指标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认为经济增加值(EVA)这种方式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并且企业剩余价值会受到企业财务数据的影响,可行性不高;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并不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收益状况,因此主要选择的是托宾Q值衡量方式来对企业的价值进行估算。托宾Q值估算法最早是由著名经济研究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的,主要作用就是评估企业的价值。托宾Q值估算法的巨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从市场角度估算企业的价值,从财务角度估算企业的重置成本,这样就保障了数据的多样丰富性;托宾Q值估算法把企业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了量化,以此来估算企业未来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托宾Q值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推广运用性比较强。

3.成本粘性的概念与测度

(1)成本粘性的概念

传统成本性态理论认为成本和作业两者之间呈现的是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当作业增加,那么成本也相应地增加,并且两者的增加幅度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学者发现,成本和作业量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20世纪90年代,Noreen et al.[12]最早提出成本和作业量两者之间并不是呈现一种线性关系。在这之后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成本具有一定的粘性。所谓的成本粘性的含义就是说,当作业量呈现上升趋势的时候,成本增加量将超过作业减少量。

许多的学者依据中国特点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成本粘性进行了研究,并且很多学者对依据产权性质划分的企业的差别性展开研究。万寿义等[13]主要对中国的858家上市企业在2004—2010年这个时间段中的历史财务数据进行了研究,并且把这些企业按照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进行了划分,以此来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对成本粘性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性质的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是高于非国有性质的上市企业,并且资本密集度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力会更高。曹晓雪等[14]主要把研究对象对准央企,通过事件研究方式来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央企负责人在首任期间企业的成本粘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汤晓建[15]主要对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高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成本粘性。杨春丽等[16]在中国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也发现成本粘性,并且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特征来分析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密集程度以及劳动密集度这三种不同的因素对企业成本粘性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三大因素与成本粘性是正相关关系。

(2)成本粘性的测度

目前能够计算出成本粘性数值的模型有三种,其一,对宏观因素分析的ABJ模型;其二,对微观因素分析的Weiss模型;其三,薪酬粘性分析的Level模型。本文主要介绍前面两种模型。

①ABJ模型——宏观测度。ABJ模型最早是由Anderson et al.[17]提出的,主要是对宏观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推算出的数值就是企业成本粘性的标准数值。ABJ 模型主要使用的是回归模型来对宏观因素样本进行分析,以此来计算出成本粘性状况,并且对成本粘性的变化状况与业务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当企业的经营收入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成本费用的提高百分比为β1%,企业的经营收入降低1个百分点,企业成本费用降低的百分比为(β1+β2)%,如果企业的成本存在粘性状况,那么当企业的业务总量增加时,销售收入也相应地增加,并且成本的变化程度小于对应业务量下降时的成本减少额。

②Weiss模型——微观测度。很多的学者研究得出,想要进一步提高成本粘性计算数值的准确性,通过ABJ模型需要进行比较繁杂的计算过程才能够实现,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想要实现缺少相应的条件,所得出的结果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Dan Weiss[18]在2010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来计算企业的成本粘性,也就是WEISS模型,具体的模型为:

通过WEISS模型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边际成本的变化状况来对企业成本粘性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业务总量减少时,边际成本比成本变动率小,可以推断出Sticky<0,就意味着企业存在成本粘性;相反则不存在成本粘性。

(二)产业集群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产業集群是企业经营运转的一个重要环境,对企业的价值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区域中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集群会造成一定的外部性现象,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共享市场、技术、品牌效益等[10,19]。这些外部性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如美国高技术企业集群外的企业与中心集群的距离越小,则企业成长越快[5]。区域中某行业企业的集中有利于该行业企业的成长[20]。由于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产业集群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三)成本粘性和企业价值关联性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知,成本粘性和企业盈余管理以及企业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盈余管理角度来分析,Anderson et al.[21]在研究中发现,企业的成本粘性会造成企业费用和收入呈现相同比例的增加状况。Weiss[18]的观点表明,企业可以通过成本粘性来调节企业的盈余管理状况。由上述所描述的情况,提出假设2。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社会网络企业价值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大数据时代社会区域创新网络学习与能力建构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不同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差异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