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观念摄影中的“实”与“虚”

2019-08-06李延奇

传媒论坛 2019年13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纪实观念

李延奇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自达盖尔1837年发明实用摄影开始,摄影艺术已经有179年的历史了,摄影这个在工业时代出现的一种媒介表现方式,已经走进了各个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摄影也逐渐被当作一种开放性的艺术媒介所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艺术领域中,摄影是记录客观事实的最高工具,它可以记录客观事实同时又可以用主观性的创造把客观性加以改变,达到表达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的目的。在当代的艺术中,摄影与绘画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等相结合,已成为整个艺术世界中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组成部分。在传统意义上来讲,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往往与媒介、形式无关,而摄影恰好为艺术领域添加了一个中心的媒介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人们开始用摄影把自己的观念表现出来,而不是单单的记录客观事实[1]。

观念摄影的内涵是对社会生活、人生、价值理念等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纪实中,摆拍摄影艺术创作中,要考虑摄影艺术在创作中是担当记录工具还是语言工具,如果只有单纯的记录那就不是纯粹的观念摄影,本文主要着重阐述对观念摄影中的纪实与摆拍的重新理解与认识。

一、观念摄影中的纪实与摆拍

(一)关于观念摄影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观念为艺术思想创作主体的艺术创作方式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当时的西方艺术家们通过摄影艺术、装饰艺术和行为艺术等艺术手段作为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抛弃了传统绘画艺术的方式开始不断地创新,寻找一种新的媒介方式来表达艺术家们作品的创作内涵,而摄影艺术的出现恰好得以被此时的艺术家们所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2]。

观念摄影艺术是由社会进步所造就的必然产物。观念摄影艺术融入了摄影艺术家们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表达出了摄影者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想法和观念思想的形式。观念摄影艺术从摄影技术出现起,就带有浓烈的艺术家本人的主观观念和主观思想,不同历史阶段的摄影作品具有不同的观念思想内涵与创作语言,但并不是指所有作品都以主观思想创作的摄影作品就是观念摄影。观念摄影的表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有组织的将摄影艺术融合到观念艺术当中去。第二种是通过摄影的方式去记录和表达艺术空间和艺术行为。

分析观念摄影的起源可分别从西方观念摄影和中国观念摄影的角度来阐述。

西方观念摄影的源起在摄影诞生之初时就开始具有观念的意识,只是业界尚未把这一想法给予明确的规划。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旅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算是观念摄影中的最早起源之一。这些作品充分地说明了观念摄影自摄影之初就开始运动并逐渐发扬光大,观念摄影艺术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3]。

中国的观念摄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摄影的影响出现了一种专门以摄影形式作为媒介诉求客观事物的艺术创作。当代中国艺术家开始专注于从不同角度重新定义摄影艺术。比如“新摄影” “新影像” “实验摄影”等。经过中国观念摄影艺术家们的努力,中国的观念摄影艺术从无到有,虽然经历了短短的20多年,但是逐渐被国际摄影艺术界和摄影艺术展所接受并获得好评。

(二)观念摄影的主要表现方法

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是多元化的,主要是指能够运用影像表达出观念摄影艺术家的主观想法、观念和情感。纪实和摆拍分别是观念摄影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从形式上来看,纪实和摆拍似乎是矛盾的,但事实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从很多著名艺术家的摄影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摄影作品。在传统的纪实摄影中,摄影艺术家为了记录事物并表达出客观事实内容的一种记录方式,只是单一地去记录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观念摄影中的纪实是多样性而非单一性的,在记录事物的客观性的同时也在创作中添加了作者的主观性和个人情感,并且真实性更多。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中的纪实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正是运用纪实中的“实”和摆拍中的“虚”,将二者运用到观念摄影的思想理论中去拍摄。这样的作品往往更加具有感染力。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观念摄影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代表了当今人民的精神需要和感情表达诉求[4]。

“虚”的概念运用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方式是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表现方式。纵观摄影艺术的发展,从近代到当代都可以看出摆拍的重要性。例如,人们乐于通过在特定的日期合照来记录一些有意义的时间点,从而通过摄影艺术达到表达人们感情诉求的目的。在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今时代,静物拍摄运用“虚”的概念这种摄影方式不断地在放大它在摄影中的重要性。它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己想表带的中心思想去设置和装饰。综上所述,观念摄影中的“虚”更有利于摄影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陈列和要求达到自己需要的艺术效果。

二、“实”在观念摄影中的运用

“实”作为观念摄影中另一重要的摄影概念,从当代各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含有大量的纪实元素。因为纪实元素不仅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最本质的内容,而且可以反映最真实客观的社会文化、人文特点等社会状况。

(图1) 女工·手

(图2) 阀门

在以往的摄影艺术发展和学习当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摄影作品中得出一些重要的事实和结论。在以往的传统的摄影创作中,艺术家更关注的是摄影艺术中的叙事作用,更准确地说,摄影艺术家更聚焦于当代摄影中摄影艺术的绘画性,而这并非因为摄影师内心中有某种怀旧复古的情怀。而是由于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述出摄影艺术者的内心独白和情感表达。上面的这两幅作品是笔者的作品之一,作品的拍摄地点是一家县级城市的豆制品加工厂。作品的出发点是表现出当今社会中底层社会群众生活的艰辛,本组摄影作品可以代表基层群众的生活艰难。作品创作的出发点是根据当今的社会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为灵感所创作,在当今社会大家更多的关注是奢华的生活和拜金主义,而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默默无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底层人群的生活。而女工这个弱势群体更能表现出当今社会底层群众对当今社会的奉献。如果没有底层劳动群众对社会的奉献,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正常地运转。另一方面,手是力量的释放者,所以本作品用手来表现出力量感。通过拍摄手在工作中的瞬间来表达出女工生活之苦和辛勤的劳动,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把摄影艺术中的观念性与纪实性相结合,即通过这样的“实”的摄影方式来阐述“手”的深层含义。纪录“手”来引发当今社会有联系的事物,用来探讨现实社会的关系。通过这种“实”的观念摄影方式,充分摆脱了以往先入为主的传统摄影概念的介入,进而改变了大家习惯性的摄影观察方法,更好地发挥了观念摄影艺术的理性思考[5]。

摄影艺术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但这种语言不只是单纯而被动地记录客观事实。出色的观念摄影作品,其摄影的纪实表现力逐步上升到精神的能力,更加强调作品主观能动性。

三、“虚”在观念摄影中的运用

“虚”在摄影中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在摄影发展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摄影中得“虚”已经成为摄影中必不可少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观念摄影与它相辅相成,存在着必然联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运用摆拍的方法来进行观念摄影的创作。

图3的这幅摄影作品运用了“虚”的方式来进的观念摄影的创作。主要想表达的观念是人们在面向生命方面思想进行的探讨。拍摄地点在地下车库,让人物面向光的方向表现出对生命的追求的渴望感。身体进行了土化处理,表示出人在面向生命时候终结的恐惧感,但又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在当今社会青年人自杀死亡率的不断提高,通过这幅摄影作品表现出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追求,揭示出真爱生命的思想观念。

(图3) 土画·恐惧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在不断地进步,随着视野的开阔,观念摄影的概念也逐步的在放大,不管是批判和赞扬,都会让这种创新理念不断前进。随着数码摄影在今天人们的日常体验和交流中的普遍应用,当代摄影艺术家也通过各种创新去响应这种新数码时代的变化潮流。

观念摄影已经不知不觉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正在运用一种寓言式的影响效果来体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来阐述普通老百姓和社会精英骨干在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感符号。任何的艺术创作都不是单一的,要学会运用多元化、多种元素相结合,把创新理念放在首要位置。纪实摄影中得“实”可以反映社会、人文的很多现实情况,这是不可以取代的,而观念摄影中的纪实施加了摄影艺术家的思想理念和主观性。而摆拍把社会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进行了客观化,更好地表现了摄影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纪实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砚边纪实
健康观念治疗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